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位於中國東南端最角落的玉環

雖然面積不大 但歷史悠久

如若我們垂直深入去了解玉環的過去

就會為玉環深厚的文明發展歷程而驚歎

三合潭遺址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三合潭遺址位於玉環市玉城街道南山村,地處三面環山的三合潭河谷盆地,遺址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因該盆地由蘭花溪、大福溪、龍潭溪三條小溪匯流沖積而成,它特定的地理條件,為玉環島保留下了一段近三千年前人類活動的歷史過程。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在該遺址內出土了碗、罐、尊、網墜等陶器,以及大量的泥質陶、夾砂陶、印紋陶陶片和原始青瓷片,還有魚鉤、箭鏃、小刀、鐮、矛等青銅器。幹欄式木構建築的木質殘柱排列有序,以挖坑、墊板、立柱為營建手段,平面佈局基本完整。三合潭遺址具有河姆渡、馬家浜、良渚文化的建築傳統,是一處西周至戰國時期東南沿海地區具有越文化特徵的古村落遺址。

曾家古城遺址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位於玉環市大麥嶼街道曾家村老城頭,是元代末期的古城遺址。《玉環廳志》卷一下《輿地志·古蹟》載:“古城舊志:在仙人山,今名老城頭。舊有寨城,周圍約五里。明洪武二十年徙民內地,城遂廢,今址尚存。《隆慶樂清志·古蹟》有玉環城,又有玉環鄉南社,皆海中島岙。洪武二十年徙居民腹裡,其地遂虛。成化十二年割附太平。”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據民間傳說,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起義軍大舉南下,圍攻鹿城(今溫州)。元將方汝賓無力抵抗,在甌江口坐船順江流漂流到玉環島,在仙人山(今古城頭)立寨稱王。解放前該處還有多段城址,後因附近村民拆除城址石頭用於建房,城址變成荒坡,在土坡斷層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瓦片。

靈山寺遺址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靈山寺,位於玉環市楚門鎮東西村西岙,全稱“靈山壽聖寺”。始建於唐鹹通年間(860~873年),後於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有僧圍塗造田7頃,宋神宗賜“靈山壽聖寺”匾額,並賜金擴建。元至治二年(1322年)毀於火。至順元年(1330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寺僧一濂、惠宜化緣募資,先後重建山門、兩龐、演法堂、觀音大士殿、藏經樓、鐘樓、僧廬等。清乾隆年間又重建。該寺院建築在解放後被拆毀,僅存基址。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20世紀90年代,寺院住持在舊基址上重建,現有廟宇建築近10座。整個寺院依山而建,東、南、西三面為溪澗,分佈面積約1萬多平方米。寺院中還保留有石刻及石構件20餘件,包括經幢、石鼓、柱礎等,據傳是唐時期的遺物。

苔山寨城遺址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位於玉環市清港鎮苔山村東南山頂,是清朝的古城遺址。寨城依山頂地勢而建,呈不規則曲線形,面積約3萬平方米。城牆由塊石砌築,周長約600米,目前約三分之二的城牆仍清晰可辨。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高約3米,截面呈梯形。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下令“撤邊海三十里居民而空其地”,玉環島居民遷內地。傳說此時鄭成功的部將陳文達、阮祿攻佔沿海各縣,阮祿率兵在玉環苔山安營紮寨,佔山築此城。城內有校場用以練兵,城南約半里有營房、哨臺、煙墩等,另在城東北百米內有一水井。

東岙遺址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位於玉環市楚門鎮東西村羊角山西北面的緩坡地帶,為清代以生產瓦片為主的地穴式或半地穴式窯址。共發現4個破壞嚴重的窯址,其中2個僅在斷面有紅燒土殘留的跡象,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分佈面積約120平方米。另外2個斷面明顯的窯址殘餘長度約3米,剖面呈近卵圓形,中間最寬處約2.3米,殘高約2.5米。

東青古驛道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位於玉環市玉城街道東青村大路邊村外灣山邊,原為玉環廳城通往京都及其他周邊地區的主要陸路幹道,始建於清末。現存長度200餘米,路面用亂石鋪砌,最寬處約1.2米,窄處約1米。呈東西走向,東通東青、蘆浦及楚門半島,西接九子岙並通向玉環城裡。

換個角度看玉環:這些千年古遺址正在訴說你不知道的玉環故事......

在古道邊有一座路廊,原為石、木結構,解放後在一次颱風中倒塌。1978年前後,路人和鄉民自願捐資重修路廊,以石樑承重,石板鋪頂,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路廊東面的影壁仍為清時期的建築。古道原從路廊中過,解放後因路廊坍塌,後被改至由路廊南面通過。

文物的珍貴就在於承載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蘊含了厚重的歷史意義且不可複製再造,一旦損壞即使修復也會失去一部分文化價值。玉環歷史上經歷了兩次人口大遷徙,以及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的狂轟亂炸,使玉環古文物損壞嚴重,現存的古遺址就顯得尤為珍貴。

內容來源:玉環文化、《玉環文物概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