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遼寧興城位於渤海之濱,遼東灣西岸,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古城雄踞遼西走廊咽喉之地,扼守著東北地區與山海關內的交通要道。

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隨著王朝的更替,寧遠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清入關後,東北地區被視為龍興之地。為了保護龍脈,清政府對山海關外實行了嚴格的封禁。百姓無法自由往來,寧遠城一度陷入了沉寂。

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順治年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河北、山東等地的百姓難以為生,紛紛湧入地廣人稀的東北。朝廷解除封禁,在這條被稱為“闖關東”的路途上,寧遠城是出山海關的第一站。

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第一批“闖關東”而來的人們,不僅帶來了關內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更把勇往直前的闖勁兒帶到這裡。忠勇血性的軍城與勇於開拓的先行者交融碰撞,寧遠迅速發展起來,成為東北地區一處繁華之地。

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後,以賠款的方式結束了戰爭。沙俄軍隊帶著掠奪而來的寶貝來到了寧遠,準備從這裡將劫掠的財物送上火車運回國內。

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寧遠百姓得到消息後,與沙俄發生了衝突,不讓國寶流失到國外,抗爭中打死打傷了沙俄數十人。沙俄軍隊要求寧遠州地方政府賠款十萬兩白銀,揚言不交出“兇手”,不賠款,就攻入城內,血洗古城。

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為了保護古城的安危,寧遠知府趙臣翼拒絕了部下提出的離城暫避建議,孤身一人前去與沙俄談判。在侵略者面前,趙臣翼據理力爭,但傲慢的沙俄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一再要求賠款交人。趙臣翼看到局面很難挽回,當場拔刀自刎。

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唯餘一點丹心在,灑向長空碧血飛”。趙臣翼以死相拼的舉動,有一次喚醒了當地百姓的血性。上萬寧遠人把火車站團團圍住,百姓們切斷水電,拆毀鐵路,把侵略者死死困在寧遠。最後,沙俄軍隊被迫放棄了攻城計劃,撤退回國,寧遠城轉危為安。

遼寧這座古城太有血性,上萬百姓力阻沙俄,知府以死相拼

烽火凝於風光,歲月浸入寧靜。民國年間,寧遠改名興城,人們希望這座充滿戰火硝煙的城可以興旺發達起來。雖然古城改了名字,但一代代寧遠人守衛家園,捍衛民族尊嚴的氣節卻從未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