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宋代曹勳在《山居雜詩九十首》中寫道:“陳梨甘若飴,雪梨脆而水……秋熱兼宿酒,啗之手不置……。

多年以前,每每讀到這樣的詩句,湖北省建始縣長梁鄉白雲村的水果種植戶潘賢成總有些遺憾。

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傳統品種的香,新品種的甜,兼而有之

自己從1991年開始種梨,一直難成氣候,本土品種沙梨個大香濃,水分卻不足,口感略渣,品質也不穩定。梨樹種了又砍,砍了又種,十年以來整天都在地裡撲騰,始終難見效益。

“你還不如給我老老實實種田餵豬”,那時候的老潘,經常被妻子罵得頭都抬不起來。

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老潘的梨園不打農藥、除草劑,不使用化肥

老潘知道,湖北省建始縣地處鄂西,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探明獨立硒礦床”所在地,境內硒礦蘊藏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資源最富集的地區,被稱“世界硒都”。

硒是人和動物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建始地區產出的各種農作物和中草藥裡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已經被證明經常食用可以保護視力,提高免疫力,防癌抗衰老。研究表明,我國有72%的國土面積屬於低硒和缺硒地區,一些癌症高發區也屬低硒區。

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老潘據此判斷,只要找到合適的品種,發展特色種植業大有可為。

苦惱的他開始四處尋找適合本土種植的優良梨種,甚至投書全國著名果樹專家、西南農業大學教授李雲龍尋求指點,討教品種更新問題。

李雲龍居然回信了!

教授在回信中說:“你所引進的品種早就被淘汰了,我給你推薦一個品種,是我們學校剛選育成功的極早熟梨品種。可以給你100根,單價12元。”

收到回信的潘賢成欣喜若狂,卻又憂愁滿懷。喜的是終於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憂的是上哪兒去湊這1200元?要知道彼時的建始縣,公職人員的平均工資也就五百元上下,而且家家“餘糧”不多,借都借不到這麼大一筆“鉅款”。

萬般無奈之下,潘賢成打起了家裡兩頭肥豬的主意,幾經動員,妻子拗不過在黑暗中摸索十年現在終於看到了黎明曙光的老潘,淚眼婆娑地目送老潘把兩頭肥豬趕到鎮上賣掉後,換回了100株心心念唸的梨樹苗。

好在這次沒有讓妻子失望。

經過三年的精心栽培管理,新植的梨樹於2004年開始掛果,摘下一個成熟的梨子嚐了一口,鮮嫩的梨汁順著手就流了下來,皮薄,核小,口感清脆,入口即化,甜得沁人心脾。

老潘頓時兩眼放了光。

這一嘗,老潘不僅嗅到了四溢的梨香,也“嗅”到了這個梨子品種廣闊的市場前景,堅定了他發展種植業的決心。

經過仔細觀察比較,老潘發現梨園中有一株梨樹樹幹特別挺拔、枝梢健壯、葉片蔥綠,掛果數量多,單果均重300克以上,果形端正。

其後三年裡,這根梨樹更是連年高產,果實品質上乘、穩定。

2007年,老潘利用這株樹的健壯枝條培育了500株子苗,將自家的六畝責任田全部種上梨樹,隨後又每年從新建的梨園中挑選長勢最好的梨樹枝條精心選育,最終利用單株選育法培育出性狀優良、品質穩定的“六月雪梨”這個新品種。

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2012年底,湖北省農科院派出專家李先明和楊夫臣,經實地考察、品鑑後,對老潘選育的“六月雪梨”給予了高度評價。

2013年,湖北省農科院會同由潘賢成組建的湖北省建始縣白雲林果專業合作社等5家單位,依據合作社的種植經驗共同起草編寫了《湖北省沙梨技術規程》,受到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蔡禮鴻的肯定,並於同年註冊了“白雲六月雪梨”商標。

自2015年中國硒產品博覽會開辦以來,“白雲六月雪梨”已經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特色硒產品”榮譽稱號。

2017年,經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檢測合格,“白雲六月雪梨”正式獲得綠色食品認證證書。

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十多年過去了,不打農藥、不使用商品肥料的“六月雪梨”在湖北省建始縣已經成功栽培了三千餘畝。

隨著市場的逐步認可,“白雲六月雪梨”品牌效應凸顯。如今,“六月雪梨”已成為建始水果產業中異軍突起的一張靚麗名片。

罵了老潘半輩子的妻子,則早已放棄了做飯餵豬的老本行,全身心投入到了老潘的“六月雪梨”事業,整日笑開了花。

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削取清甜梨似雪,

來熬冰片半匙糖。

能消心肺三秋火,

好納西風一季涼!

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土家族少女

歷時二十載,年復一年地精心選育,他在世界硒都育成“六月雪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