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文 | 米湯侃大山

引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長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1995年9月8日,洛杉磯西木區家中寓所,張愛玲躺在一張行軍床上去世,身下墊著藍灰色的毯子,沒有蓋任何東西,她很安詳,只是出奇的瘦。

張愛玲的一生如同浪花四濺卻飄忽不定,她的一生彷彿跟搬家很有緣分,從天津到上海,然後到香港,最後到美國,不是搬家就是在搬家的路上。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小時候的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

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原名張煐,十歲時根據其英文名字Eileen改名為張愛玲。

說起張愛玲的家族背景,也是極其不簡單的,外曾祖父是李鴻章,祖父張佩綸,皆是清末重臣。

等到張愛玲出生後,已經是家道沒落,父親張志沂是個封建遺少,母親黃逸梵是個新式女性,很矛盾的一對夫妻。

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父親張志沂在分家的時候帶走了豐厚的家當。

一直到張愛玲從父親家逃離出來,投奔母親之前,她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張愛玲和母親黃逸梵

3歲的時候,父親因工作需要,舉家搬往天津,一同前往的還有姑姑張茂淵。

次年母親不堪忍受父親抽大煙、續小妾的惡習,陪同姑姑遠赴歐洲,年僅4歲的張愛玲開始接受私塾教育。

雖然父親張志沂性格卑劣不堪,但從小飽讀詩書,對張愛玲的文學啟蒙教育還是起到很大影響。

張愛玲在私塾背經時就開始寫小說,其中有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快樂村》,7歲的她早早就顯露出文學天賦。

1928年,父親失去工作,帶著張愛玲和弟弟回到上海。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文 | 米湯侃大山

從歐洲留洋回來的母親,開始教導張愛玲學習繪畫、鋼琴和英文。

母親黃逸梵作為張愛玲心目中的偶像,從思想到穿衣打扮,都成為了她心中的標杆,一度對法蘭西和英格蘭充滿嚮往。

11歲那年,張愛玲進入上海聖瑪利亞女校讀,這時父母已經離婚,她跟隨父親生活。

少年時的張愛玲,文學才華在學校裡體現的更明顯,對她影響最大的要屬國文部的主任汪宏生。

13歲那年,張愛玲在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上發表第一篇散文《遲暮》,並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張愛玲中學時期集體照

在女校的六年裡,張愛玲隨後陸續發表了《秋雨》、《牛》、《霸王別姬》、《論卡通畫之前途》等文章。

這個時期張愛玲的文章瑰麗的文字中透出沉悶、蒼涼和無奈的氣息,與她的家庭遭遇不無關係,而且她表達的觀點和思想也讓人歎為觀止。

1937年,即將從聖瑪利亞女校畢業的張愛玲,為自己制定了一個海闊天空的計劃,中學畢業後到英國讀大學。

可在向父親訴說時,遭到了繼母和父親的拒絕,被毒打一頓後軟禁了起來,期間感染痢疾差點要了命。

為了心中的夢想,在一個清冷的夜晚,張愛玲逃離了父親家,投奔向母親。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文 | 米湯侃大山

張逸梵想將女兒培養成一位智行和雍容的淑女,奈何張愛玲在生活上愚笨不堪,這讓母親大為惱火。或許這就是天才跟凡人的不同之處吧。

1938年,張愛玲在英國倫敦大學遠東地區入學考試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倫敦大學。

天不遂人願,第二年由於戰事的激烈,張愛玲的倫敦之行泡湯,只能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

入學後不久,張愛玲就在《西風》月刊上發表了處女作《天才夢》。

用如魚得水形容張愛玲在港大的學習生活再貼切不過了,獎學金拿到手軟,學費食宿全免不說,還被保送去牛津大學免費讀書。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張愛玲和閨蜜炎櫻

香港時期的張愛玲是意氣風發的,除了對時尚關注外,她還痴迷於看電影,被光影的精神洗禮後,為日後寫作增添了很多好處。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大學停辦,在這裡生活了三年後,不得已下張愛玲乘坐遊輪返回上海。

當年秋天,張愛玲進入聖約翰大學文學系四年級,有意思的是在轉學入校考試中,文學考試竟然沒及格。

由於母親不在身邊,生活窘迫的張愛玲,開始為《泰晤士報》和《20世紀》等英文雜誌撰稿賺取收入。

《20世紀》創始人梅聶特博士專門寫文章推薦張愛玲的作品,稱她是“極有前途的青年才子。”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文 | 米湯侃大山

好景不長,在聖約翰大學短暫的學習後,由於不習慣教授的教學方式,以及經濟上的困難,張愛玲退學了。

退學後,張愛玲跟姑姑張茂淵一起住,躲在公寓裡專職寫作。

孤島時期的上海,內地的知名作家致力於抗日活動,文學界形成了一種真空狀態,這為張愛玲的崛起提供了機會。

1943年,通過熟人介紹,張愛玲結識了上海文壇名宿周瘦鵑先生。

很快就在周瘦鵑先生復刊的《紫羅蘭》上發表了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這一篇國文小說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張愛玲和胡蘭成

此後,張愛玲一發不可收拾,陸續了發表《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23歲張愛玲已是紅遍整個上海灘,一時風光無限好。

俗話說:哪個少女不懷春。

張愛玲自然沒有逃過這個定律,1943年冬天,張愛玲和胡蘭成相見,認識了這個大自己十四歲的男人。

胡蘭成是汪偽政府的宣傳次長,典型的文化漢奸,但此人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擔任過數個大報的主編或主筆。

他欣賞張愛玲的文采,相識之初便頻繁去往張愛玲的住所,一起交流文學,對張愛玲的文章讚不絕口。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文 | 米湯侃大山

胡蘭成此人是情場高手,作為愛情小白的張愛玲自然不是對手,兩個文人彼此相吸,日久相處之下生出情愫。

沒多久,在好友炎櫻的見證下,張愛玲和胡蘭成秘密簽了婚約。

然而,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是張愛玲人生中一段不尋常的經歷,也是讓她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歷。

1955年張愛玲乘坐“克利夫蘭總統號”遊輪赴美國,輾轉來到紐約,暫居到好友炎櫻家中。

次年五月,張愛玲住進了彼得堡市的麥克道威爾文藝營,在這裡她遇見了第二任丈夫,美國作家浦南德·賴雅。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張愛玲和賴雅

賴雅為人健談,性格活潑喜歡交朋友,而且懂風情極具個人魅力,兩人愈走愈近,他讓張愛玲看到了一絲希望。

兩人在一起後,有次張愛玲發現懷孕,賴雅舉辦了浪漫的求婚儀式,遺憾的是孩子最終沒降臨這個世界。

1958年,發表小說《五四遺事》,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桃花運》、《人財兩得》等劇本。

自來到美國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六年裡張愛玲的文學之路越來越艱辛,越來越看不到希望,對未來的迷茫和焦慮,促使她決定回香港和臺灣看一看。

回到香港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張愛玲都是很窮的,甚至要向好友宋淇夫婦借錢度日。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文 | 米湯侃大山

幸好在宋淇幫助下,接連完成幾部劇本,掙得稿費才擺脫這種局面。

1962年3月,張愛玲坐飛機再次回到美國,與賴雅團聚,此後賴雅受中風頑疾的影響,身體每況愈下。

在丈夫賴雅去世後,1972年張愛玲移居到洛杉磯開始幽居生活,在美國奔波了十多年,終於有了個安穩的晚年。

此後,張愛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紅樓夢的研究中,稱得上是一種近乎瘋狂的豪舉。

1977年,傾盡十年心血的《紅樓夢魘》終於完成,全書14萬多字,8月在臺北皇冠出版社第一次出版,11月再版。

張愛玲孤零零的一個人在房間裡度過了十個年頭,對這階段她用了兩句話來總結:“十年一覺迷考據,贏得紅樓夢魘名。”

她與魯迅齊名,24歲和漢奸結婚,落魄時借錢度日,卻留下無數著作

文 | 米湯侃大山

這時的張愛玲沒有經濟之憂,更看重自己作品的學術性,隨著《紅玫瑰與白玫瑰》、《怨女》、《傾城之戀》改編成電影,她的名氣越來越大。

有段時間,張愛玲為了躲避記者的採訪,遊走於大大小小的汽車旅館,導致許多文稿丟失。

20世紀九十年代,張愛玲出版了《張愛玲全集》,此時國內已經開始流行起張愛玲熱。

1995年張愛玲去世後,各地的文人、詩人舉行追思會,至此,一代才女的傳奇人生落幕。

海棠花,是她一生中鍾愛之物。海棠花俏麗枝頭,淡雅無香,卻有超然脫俗的品位。而張愛玲堅定“出名趁早”的人生哲學,是無法忍受“無香”的痛楚的,想必這就是宿命吧。

照片來源於網絡。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