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五個根本


修行的五個根本


81.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善聚?所謂五根是也。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比丘,有此五根。

——《增一阿含經》第二十四卷 善聚品第三十二

第八十一則,這一則佛和我們講什麼是善聚。也就是五根,根在這裡是指的是能夠生出一切善法的本,所以叫做根。五根,就是生出一切善法的五個根本。

信根。“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學習佛法,就要對佛生起無上的信心,這樣才能夠從中獲得利益,如果用懷疑的態度學習,是很難受益的。蕅益大師在《阿彌陀佛要解》上講“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自己本來是佛,信諸佛決不妄語;信種下成佛的種子,必定成就佛果;信佛說的一切事決定真實,信一切諸法不出我們一念本心。

有了“信根”,還需要“精進”,精是專精,進是進步。學習任何一樣東西,都需要專精,才能夠有所進步,何況是無上的佛法呢?所以,學習佛法,一定要專心,要在生活中實踐,要有定課,哪怕最低標準的定課,每天堅持下去,就會有進步。

“念根”,就是我們要一心保持正念,不能夠讓邪念入侵。越南的一行禪師,就特別提出正念生活,你做任何事情,你都能夠專注,哪怕洗一個碗,吃一個橘子,你都能夠專注,心無旁騖。這就是一種修行的力量。

定根。也就是禪定。就是要使得我們的念頭統一起來,達到寂定的境界。比如唸佛,我們達到淨念相繼、一心不亂的狀態,這就是定。這個時候,我們的心不再會受外界動搖。

最後是“慧根”,慧就是智慧。有了定,才產生生慧,這個慧不是我們通過理性思維產生的智慧,這個是有分別心的。這裡說“慧”,是指無分別心生出的智慧,就是我們的覺知心,當我們的心一清淨,智慧自然現前。這不是通過後天知識積累能夠達到的境界,而完全來自心上的功夫,就是放下你的妄想、分別、執著。


修行的五個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