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逆流而上

已經很少看勵志類的書籍了,一來覺得,雞湯文都沒有勺子,讀的時候,熱血沸騰,讀完以後,什麼都沒留下。二來覺得,自己混得很normal(一般),有點怯懦,不敢看勵志類書籍。因為不看,就可以覺得自己還不錯,就可以安心地留在原地。

三十而已,逆流而上

直到有了寶寶後,才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條件,才想要去奮鬥出不一樣的人生,想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和驕傲。

馬上就三十歲了,既沒有年薪百萬,也沒有上海的一套房子。甚至,年初的時候,公司一直裁員,一直動盪。

焦慮過,迷茫過,也痛苦過。特別是,看朋友圈的時候,別人都過得比自己好。

某某去國外度假了,某某又換了新房子,某某開著寶馬,某某吃著大餐,那頓大餐,需要我一個月的工資……

看著自己,家境普通,甚至有點貧寒,父母給不了自己任何幫助,甚至還需要給父母生活費;看看餘額,這個月的房租,又要交了;中秋到了,月餅禮盒,回家路費,都是開銷。

不是沒有埋怨過,為什麼自己的起點這麼低?!

更致命的是,我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我是被忽視的那個。等父母想起來關心我的時候,我已經經歷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好在,我已經習慣了,靠自己吧!

我傷心難過的時候,想不到父母。或許,想過吧,但是,日復一日地,也就不會再想起了。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但是,這扇窗,是要靠你自己,千錘百煉,最終鑿開的。

現在,我快三十歲了,才認識到這個道理。我快三十歲了,才終於找到了自己。

現在的我,可以自信地坐在電腦桌前,認為辦法總比困難多。可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點,不否認,不抬槓。現在的我,內心強大而自信。

三十而已,逆流而上

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些道理或者東西,很早就懂得了。對於我來說,一個長期不被家庭接受和認可的人來說,我知道,這些太難了。

是什麼,讓真正的自我,覺醒的呢?

是讀書!!!如果不是讀書,我現在還生活在家庭的陰影下,可能被媽媽嫁出去了,以很高的彩禮,當然,彩禮不是我的。

我現在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選擇嫁給什麼樣的人,選擇給寶寶真正的愛。

《逆流而上》的作者劉媛媛,本身就是一個勵志的人。書中,更多的是,她自己的一些感悟。一路跌跌撞撞,或許,很多年後,再看這些文字,會覺得很稚嫩。

但是,就是這份稚嫩,才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更像同一條路上的人,她在前邊走,我們在後邊跟著。

不會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她有的想法,我們都有。語言也很質樸,像她的人一樣,用每個人都能聽懂的詞彙,講述一條逆流而上的魚。

感觸最深的,就是不要怯懦,想要的,就努力去爭取,不要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讓我想起了,紀伯倫的那首著名的詩《我曾七次鄙視我的靈魂》,它側身於生活的汙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三十歲了,雖然沒有劉媛媛那麼成功的履歷,但慶幸的是,找到了自己,也知道了自己未來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三十而已,逆流而上

此刻,看著寶寶熟睡地臉龐,我無比清楚地知道,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要讀很多書,才可以讓我的寶寶耳濡目染。我要帶他去很多地方,才能領略不同的人生百態。我要一直修行,才不會計較這一時的得失。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才不會要求我的孩子,望子成龍。

慶幸遇見了《逆流而上》,慶幸可以有機會,絕地反擊!

願我們,心裡有火,眼裡有光,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