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前面说到湖州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小莲庄,下面来说一说他的孙子刘承干。刘承干继承祖上的大笔遗产却不善于经商,只喜欢藏书、读书、印书,

嘉业堂藏书楼便是他建的。

鲁迅与刘承干并不相识,更无交往,但却戏称他为“傻公子”,还是要从藏书说起。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刘承干为刘家第三代,就是在这样一个既有万贯家财、又充满对文化渴求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他继承祖业,得天独厚,跻身江浙巨富之列。可是这位富三代并不象他祖父那样善于聚财,他把钱全花在了如何聚书上。刘承干年仅28岁时,就开始了藏书家生涯。历时20年,藏书达l.3万部,18万册,60万卷,被誉为私人藏书第一人。他只要见到佳本,就不惜代价,百计收购。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为了一大堆收回来的书,他费尽心思盖起了一座规模宏大、设计独特的藏书楼。旧时的富豪们盖房基本都是以生活,休闲娱乐为主,而他这么煞费苦心,却是为了让那些书们“住”。他花了4年 时间命人建造了嘉业堂藏书楼,藏书楼占地20多亩,耗用白银12万银元,购买藏书花费三十万余元,刻书印书花费二十余万元,编书、校订、抄书等约花十万元,这样算下来,置办整套藏书楼约花费80万银元。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正是因为他这股子韧劲,才有了这座价值连城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

因清末刘承干曾捐巨资助修光绪陵墓,宣统曾赐以“钦若嘉业”的匾额,他以此为荣,故以“嘉业”命名。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宣统所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

藏书楼由园林和藏书楼两部分组成。园林内莲池、假山、亭台、奇石,错落有致,形胜神似,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代表。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藏书楼是一座中式建筑,坐北朝南,楼呈“□”字形回廊式两进两层走马楼,楼房设计结构对防火、防潮、通风等要求十分严格,周密设计,精心构筑。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因清末刘承干曾捐巨资助修光绪陵墓,宣统曾赐以“钦若嘉业”的匾额,他以此为荣,故以“嘉业”命名。

书楼顶上的两盏荷花状的吊灯是从法国进口,这在当时自然算是奢侈品。摆设的清式家具全部由名贵的红梨木制作,是南浔景区保存最完好的一组。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解放前夕,为了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免遭兵燹,周总理下令保护好藏书楼。1951年,刘承干致信浙江省图书馆:“愿将藏书楼与四周并藏书、书版连同各项设备等,悉以捐献与贵馆永久保存”。从此,藏书楼附属于浙江省图书馆。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行走在嘉业堂藏书楼中,那时候我还留着短发,时光匆匆。我们都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思考着这地主家的傻儿子一生的追求,不禁肃然起敬。他给后人留下了中国私人藏书楼的绝唱,他的举动是20世纪藏书文化史上的丰碑。

湖州富商私人藏书楼,用了几十万两白银,鲁迅称之为“傻公子”

如今,前往嘉业堂藏书楼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对刘承干先生的捐献之举,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把当今中国富翁家的“阔少爷”,和当年江浙巨富家的“傻公子”,联系起来一考虑,顿时让人沉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我是七月木木,生于江南小镇的小女子

爱好延续梦想,旅行,让我越走越远。

我们都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

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

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

这里是七月木木的旅行视界,欢迎关注 Forever七月木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