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發現你家孩子說過這些狠話嗎?如果說了,試著用下面的方法解決

最近有個寶媽在社交平臺大吐苦水,自己的剛懂事的親生孩子把自己氣得不行了,氣也生了,教育的也教育了,就是問題還沒有解決。

原來這個孩子突然特別愛說狠話:

“你這個臭媽媽。”

“媽媽是個大笨蛋。”

“滾一邊去!”

“我要打死你!”

“爸爸你這個大壞蛋!”

……

有發現你家孩子說過這些狠話嗎?如果說了,試著用下面的方法解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聽到這些話,第一反應就是暴怒:“你怎麼可以這樣說話!以後不許再說!”可有沒有發現,你越是制止,他越喜歡說。這都是因為孩子進入“詛咒敏感期”。是的,之所以這麼愛說狠話,是因為這個敏感期在作祟。他們沒有十分清晰的語言邊界,但他們的學習和模仿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強,能夠迅速發現語言的力量,找到了樂趣,然後開始沒輕沒重的使用。

這個階段挺令人討厭的,對吧?可沒有辦法,誰讓這是成長的必經階段呢!朋友經常帶著孩子在小區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一次他們回家看繪本的時候,他突然指著書對媽媽說:“媽媽,你是臭大便。”當時一聽,朋友一臉懵,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問了一句:“你怎麼說這種話,這樣媽媽會傷心的。”“誠誠他們也這樣說的。”不得不承認,這些話成了孩子之間的聊天常態,也成了拉近孩子距離的利器。在他們的認知裡,這並不是什麼罵人的狠話。

有發現你家孩子說過這些狠話嗎?如果說了,試著用下面的方法解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兒童語言裡,開口說話並不是發育的起點,而是從平時的語言環境開始,他就開始不斷地儲存各種語言信號。每年春節,有不少朋友特別煩回老家。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只是有一個朋友是因為不想孩子生活在一個髒話的環境裡。有一年回去,剛學會說話的孩子,迅速學會了很多方言髒話。為了糾正,他們一家三口更改了計劃,原本想多留幾天,不得不趕緊帶著孩子遠離。

的確,遠離髒話的環境是父母必須做的一件事。自己既不創造這種環境,也不讓孩子接觸這種環境。因為別人不會覺得這會對別人的孩子產生什麼影響,甚至有的人還會附和、誇讚這孩子學得真快。而孩子卻會發現一些詞彙會讓成年人反應強烈,發現樂趣就會變本加厲地使用。這時候,如果你越是制止,他越是喜歡說。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忽略。你越淡定,他越發覺不到有趣的地方。早教專家林怡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她在和一個小女孩玩的時候,女孩突然說:“我要殺死你。”

“是嗎,我要是被殺死了,你就再也見不到我了。”

“那你去哪兒了?”

“我就變沒了。”

“那我要把你吹斷。”

“我要是被砍斷了,你就需要用膠水把我黏好。要是沒有黏好,我就死掉了。”

……

女孩很快就被別的事情吸引了,也就把這些念頭忘了。

看吧,只要讓他們挖掘不到樂趣,一切也就變得不再有趣。

有發現你家孩子說過這些狠話嗎?如果說了,試著用下面的方法解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論是誰,都希望自家的娃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個天使寶寶,可現實永遠是殘酷的。如果孩子說狠話的時候,先在自己心裡默唸三遍:“是親生的”,然後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情。總之,讓孩子覺得那些話很無趣,就不會繼續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