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著殘疾證跟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證明自己是烈士

老人拿著殘疾證跟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證明自己是烈士

1990年2月的一天,一位老人帶著一本殘疾證跟一本編有《誰是最可愛的人》初中課本,來到當年38軍部隊。

向部隊領導說明他是松骨峰戰鬥中活著的烈士“李玉安”,經過查證,那位老人確實是李玉安。

消息一出,各大媒體還有電視臺,紛紛採訪報道“烈士”活了。

老人拿著殘疾證跟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證明自己是烈士

李玉安是誰?他出生在山東一個貧苦人家,從小就吃了很多苦,解放戰爭的時候參軍入伍。

先是在英雄部隊的同一連當兵,後來在松骨峰戰役中,是二排的副班長。

松骨峰戰役是抗美援朝中的一場激烈的戰鬥。

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的第二次戰役中,給美軍一場沉重的打擊,受重創的美軍乘汽車難逃。

志願軍奉命搶佔松骨峰,對美軍進行截擊,以配合兄弟部隊對敵人的痛殲。

老人拿著殘疾證跟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證明自己是烈士

李玉安就是志願軍的一名,在那場戰爭中,他們切斷敵人的逃路,是頑強地用命來戰鬥。

他們部隊先趕到汽車路邊,佔領一個小山崗,攔住敵人。

敵人為了逃走用了32架飛機,10多輛坦克朝佔領的小山崗打來,當時的土地都被炸翻了,這些戰士們沒有放棄,依舊拼死對抗,敵人的屍體堆滿整個山前。

激烈的鬥爭持續了8個小時,戰士們拼盡全力攻打敵人,而敵人為了能逃走活命,也是用盡力量來對抗。

後來,戰士們的子彈沒有了,敵人佔領那個地區,還用戰鬥機扔汽油燒戰士們。

火在這些戰士身上燒著,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是撲向敵人,將他們抱住,讓自己身上的火也燒向他們。

如此的決絕悲壯,這場戰役最後勝利了,但也損傷慘重。

老人拿著殘疾證跟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證明自己是烈士

李玉安在這場戰爭中,胸口留下碗一樣的大疤,戰爭結束,他被安排在糧庫當工人,但因為做事的時候,胸口喘不上氣,領導人讓他做警衛。

他的傷很嚴重,甚至影響生活,但因為各種原因,也只被鑑定成三級傷殘,一家八口人靠著他微薄的工資還有殘疾金來養。

在他退休前,有一次漲薪的機會,但因為看你到比他家還困難的同事,選擇讓出這次機會。

退休後,按照規定,可以國家來養他,李玉安卻想回家務農。

老人拿著殘疾證跟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證明自己是烈士

開始到鄉下田地裡勞作,他的手因為出了點力,便把舊的傷口撕裂,血流不止。

李玉安的妻子看到這種情形,勸他不要去田地裡勞作了。

但他回來就是準備務農的,如果不幹活,為何不留在領導給他安排的住處養老呢。

笑著對妻子說:“我是蹲過八卦爐的人,火燒都不怕,破點皮怕什麼”。

他開始堅持訓練手,雖然經常會出現問題,但慢慢地,那雙手也能使得上勁。

李玉安成為一個普通的農民,他不慕名利,踏實生活,年少時的光榮也已經淹沒在歲月裡,原本以為後半生可以這樣平靜度過。

但他的小兒子想當兵,因為是初中畢業,徵兵名額又有限,所以只得請求這一老父親幫忙了。

世人這才得知,當年的烈士還活著。

老人拿著殘疾證跟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證明自己是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