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追劇?立下flag啪啪打臉?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熬夜追劇?立下flag啪啪打臉?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南京英孚青少兒英語於2002年成立,18年來深耕南京。專注3-18歲孩子英語教育,英語啟蒙、英文閱讀興趣、考試學習、出國留學來英孚就夠了。我們的運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統一模式。50年專業英語教育經驗值得信賴,關注英語,關注孩子。

假期結束,

不知不覺,

2020年就剩餘不到100天了。

時間如果倒回年初,

你是不是立下不少flag?

可是追劇後就突然停不下來?

三天不運動,

健身就堅持不下去?……


別慌,

可能是因為你正在被一些心理學效應悄悄影響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揪出它們!


01

飛輪效應


Flywheel Effect


長假過後,重新進入學習或者工作時,是不是有點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如果你也這樣,那也許是受到了“飛輪效應”的影響!


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


熬夜追劇?立下flag啪啪打臉?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萬事開頭難,雖然飛輪剛開始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所以,那些沒有立刻開始的計劃目標,別慌,現在開始吧。

02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Zeigarnik effect


為什麼追劇後就突然停不下來?

為什麼工作學習時不完成一個任務,

就沒法聚精會神做下一個?

也許你受到了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的影響!

熬夜追劇?立下flag啪啪打臉?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蔡格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又稱蔡加尼克效應) 是一種記憶效應,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這個現象是由蔡格尼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實驗是這樣的:

1927年,蔡格尼克將受試者分為甲乙兩組,同時演算相同的數學題。讓甲組順利完成演算,而在乙組演算時突然下令停止。然後讓兩組分別回憶演算的題目,最終的結果是:未完成演算的乙組對該項數學測試中的題目記憶程度,明顯優於完成測試的甲組。


有句歌詞非常貼合“蔡格尼克效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所以蔡格尼克效應會使人走入兩個極端:一個是過分強迫,另一個是驅動力過弱。

熬夜追劇?立下flag啪啪打臉?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圖片來源:Pixabay


因此,目標不是生活的全部,當你驅動力弱的時候,你就要主動對抗拖延心理。當你過分焦慮時,你就要放鬆休息!好好享受生活哦。

03

習得性無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幾次四六級考試沒過,就想放棄了?這次怎麼還不行,是不是我真的不行?你在生活中是不也會因為遇到幾次困難後,就開始質疑自己了?其實,是真的不行,還是失敗的經歷讓你消磨掉了自信?來看看“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尋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熬夜追劇?立下flag啪啪打臉?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塞利格曼(Seligman)曾以狗為對象,做了一項經典的實驗。該實驗發生於1967年:

一開始,他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狗以難受的電擊。而狗在籠子裡難以逃避這種電擊。如此反覆,多次電擊後,當蜂鳴器再次響起時,塞利格曼沒有像之前那樣給狗電擊,而是先打開了籠門。可是,狗反而在電擊到來之前就先倒地呻吟顫抖,忘記了逃避。


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痛苦,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熬夜追劇?立下flag啪啪打臉?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圖片來源:Pixabay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所以,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了“習得性無助”,試著抬起頭,看看周圍是否有更廣闊的天地、更開闊的視野,走出思維的牢籠。


其實,生活中任何一種現象的存在,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我們可管中窺豹,防患於未然,計劃好合理的目標。如果你還沒有行動起來,沒關係,樹立起新的flag,我們再重啟一次吧。


看了以上這些 ,

大家有被哪一條心理學效應戳中了呢?

你還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心理學效應呢?

歡迎留言區打卡!


熬夜追劇?立下flag啪啪打臉?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