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王室为何能够实现万世一系,而中国却不可能?

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天皇是国家的元首,国家统一的象征。王室家族的徽章为十六瓣菊花,所以也被称为“菊花王朝”。虽然日本在历史上出现过南北朝两个天皇并立的分裂局面,但是日本自有朝以来,总共126代君主,且均出自这一个王族,从未改朝换代,号称是“万世一系”。虽然从时间上来看前日本前14代天皇均无史可查,而出自神话传说,时间也都跨度很大,以当时人的健康水平根本活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天皇最早有着可靠依据的应该是从15代应神天皇开始。

日本王室为何能够实现万世一系,而中国却不可能?

(安倍主持令和天皇登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够存在如此之长的时间,而未出现改朝换代的情况?

虽然日本和中国古代都经历了封建社会,而且也都分士农工商等阶级。日本和中国的情况有着很大不同。

日本古代各个阶层几乎是严格区分,天皇之下有将军和大名,还有武士阶层,再往下则是平民和农民。各阶层之间虽然有矛盾,然而却不是完全对立的,也存在共生关系。另外阶层增多缓和上层统治者和下层之间的矛盾。权力斗争在阶层内部之间展开,而平民和农民附属于各自的武士和领主。他们自然不会把矛头对准天皇,更何况天皇本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经不再拥有实权,大权在领主出身的幕府将军手中。神权加身的天皇成为一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成为幕府将军的附庸。幕府将军挟天子以令各方大名,各方大名彼此斗争的同时也在暗自意图取代幕府将军而代之。日本本身也是岛国,这天然隔绝了外族,所以基本就是内部领主之间在窝里斗

日本王室为何能够实现万世一系,而中国却不可能?

(德川家康)

然而中国自秦之后便形成了统一的中央王朝,这也就打破了分封建制的模式。传统意义上的贵族被消灭,而培养贵族土壤也被铲除。历代崛起统治者不是来自农民就是来自外族。统治者与民众是对立关系而非是共生关系。统治者为了统治,尊崇儒术和科举制度,使得被洗脑的读书人(也是农民出身)为自己服务,而又没办法封王变成为贵族,更不可能获得永久的封地。他们只能通过买卖兼并土地的方式来获得生产资料,其本身就是帝王的工具,与农民也是对立关系,而不是共生的从属关系。当王朝统治者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上时,那些不能入仕为官的农民也就成了匪。或者取而代之或者拥立外族,也就发生王朝更迭。

日本王室为何能够实现万世一系,而中国却不可能?

(刘邦)

日本的分封建制,弱化了中央幕府将军的权威和实力。统治者之间的斗争,这也使得日本更加容易接受外部新鲜事物,最终促成日本的明治维新率先结束封建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近代化。当统治者内部没有矛盾,权力集中于天皇一身时,那么统治者与国民之间对立也就开始了,为了转移矛盾,对外扩张也就开始了,直到二战结束接受美国改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