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說起外蒙古,想必生為中國人都不陌生,外蒙古曾隸屬於中國,但在清朝結束後,1924年宣佈從中國獨立,如今也有96年了。

它被中國人民稱為“窮鄰居”,也是一個“抱著金山卻要飯”的不要臉傢伙。

在這將近100年的時間,外蒙古的經濟發展如何呢?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抱著金山吃軟飯

外蒙古有著豐富的資源,現已被人挖掘的就有80幾種,額爾登特的銅鉬礦資源更是位居亞洲第一。而蒙古的面積高達15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積第二大內陸國家。

而外蒙古總人口還不到230萬,還不到深圳龍華一個新區的人口數。外蒙古國面積寬闊人口稀少,資源卻非常豐富,按理說,蒙古應該同澳大利亞一樣經濟發達,人民過上富有的生活。資源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如果不是中國的好心,蒙古國也許早就國破人亡了。

也許是深居內陸,交通不方便,也許是技術較為落後,沒有先進的科技,導致豐富的資源不能得到很好的開採。脫離祖國媽媽的懷抱後的外蒙古以採礦業和畜牧業為生。多年來蒙古國的經濟嚴重處於崩潰狀態,大部分外蒙古人民過著貧苦的生活。

無事不登三寶殿,近幾年來,有不少國家忙著給外蒙古國獻殷勤,而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回的禮,看上的無非就是蒙古國那豐富的資源。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蒙古國的GDP還不及內蒙古的一個縣

2016年世界銀行數據顯示,蒙古國的GDP總量為110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約為715億元。

與此同期,內蒙古的GDP總量為18632億元,足足是蒙古國的26倍。內蒙古自治區有12個市,2016年各市GDP超過蒙古國GDP總量的有9個。

數據顯示,2016年內蒙古準格爾旗的GDP約為1143億,相當於蒙古國的1.6倍,這與說明,蒙古國全國的經濟總量比不上內蒙古的一個縣。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內蒙古

更糟糕的是,蒙古國的大部分資金是靠外界得來,2016年蒙古國的外債利息高達230億美元,為了緩解當前國家的困境,蒙古國政府要求百姓賣牛賣羊來幫國家還債。

2015年,蒙古國財政部部長曾向世界公佈:政府已無力為公務員和軍隊發放薪酬。到了2017年,蒙古國人口失業率高達10%。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蒙古國居民生活毫無保障

蒙古國的首都是烏拉巴託,佔地面積約為4700平方公里,居住在首都的百姓佔總人口46%。蒙古國的市區和郊外差距懸殊,單看市區,在零零碎碎的老平房裡還能見到幾棟較為像樣的高樓,而郊區的情況則是居民區和工業區混雜在一起,往更遠處望去便只能看見蒙古包了。

過去幾年還有不少裝卸貨物和開大卡車司機,現在10人裡就有8個失業。逢年過節生活在首都的家庭連蛋糕這種低檔品都買不去,更別提那些更貧困的家庭。他們把省下來的錢用來買燃料等一些生活必需品。這樣的生活條件也許還比不上我國建國初期的生活。

更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底,蒙古國團工會主席在演講時說:“我國已嚴重陷入經濟危機,無業人士正在捱餓。”後因接受不了現實自焚身亡。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蒙古國經濟滯後的原因

“第三鄰國”政策

蒙古國南有中國,北有俄羅斯。蘇聯解體後,蒙古國為了防止受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影響,想依靠其它國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國,為此提出來一項“鎖國政策”。

蒙古國本可將資源賣給中國和俄羅斯兩國鄰國,但自從“鎖國政策”實施後,蒙古國的資源便無法運輸到日本和美國兩個國家了。而這也導致蒙古國即使有再多的資源,卻找不到變現的道路,不得不說,蒙古國這是在自找死路。

在中俄兩個鄰國中,俄羅斯本身就資源充足,一個靠賣資源為生的國家不可能為了蒙古國的發展,而向其購買自己已有的資源。因此,蒙古國最好的銷售出路便是中國了。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人口稀少,經濟結構單一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實際上,真正抑制蒙古國經濟發展的是人口問題。

惡劣的自然環境,落後的生產力和醫療技術,導致蒙古國的人口增長率較低。而更重要的是,蒙古國實行“一夫多妻”制,有錢人家有幾個老婆,而沒錢人家只能做一輩子單身狗。再加上大部分人聚居在首都,導致蒙古國大部分土地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價值而荒廢。

相比之下,中國在1949年至1995年間進行人口遷移,早期大部分人遷移到內蒙古,新疆等落後的邊緣地區,在後期也帶動其發展,慢慢的,曾經較為落後的地區也得以改善,經濟發展得相當不錯。

再來看蒙古國的經濟結構,蒙古國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畜牧業和採礦業,而這樣的經濟結構較為單一,並不利於發展,能容納的就業人士也極度有限。

蒙古國技術的落後,導致大多數資源都處於未開採狀態,另一方面,其國家深處內陸,交通不發達,使得即便開採出來的資源也沒有好的銷路。

而畜牧業這方面,蒙古國的大部分面積處於沙漠化,且地勢高,冬天天氣非常寒冷,不利於牛羊生存。

而相比我國內蒙古,同樣屬於高原,卻靠著遼闊的草原,大力的發展畜牧業以及奶乳加工品,不僅為牛羊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美麗的大草原風光,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去體驗,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這與蒙古國的經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遏制外資,自食其果

最讓人擔憂的是,蒙古國親信西方國家,在經濟發展並不富裕情況下,遏制了來自外國的投資,深陷排外的泥潭中。在西方國家的影響下,蒙古國選擇和中俄兩個鄰國保存警惕性關係,導致了不少外資企業撤出蒙古國。

從前幾年蒙古國的經濟發展可以看出,中國和俄羅斯不過是從友誼方面還是需求方面,為蒙古國提供的物資和技術上的幫助,都大大的為蒙古國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然而,一些極端的蒙古反派和一些反面的社會媒體的刺激下,導致蒙古國的百姓拒絕中俄為其伸出的援手。不僅終止了和中國和俄羅斯合作的項目,甚至有人提出禁止進口中國產品的建議。

當全國各國都在爭著同中國結盟,和中國合作時。蒙古國卻遲遲猶豫,而結果卻是“只提供買賣,不結盟。”

不知是可笑還是可悲。蒙古國至今還不知自國的狀況有多糟糕。不少蒙古國百姓還天真的以為自己國家將會是下一個迪拜或者多哈。

蒙古國的官員甚至表示,迪拜只靠石油都能在三十年裡崛起,而蒙古國有很多資源,要不了幾年,本國就能脫離這種經濟狀態,過上好日子。

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

唯一的出路——和中國打好交道

如果蒙古國想發展起來,改變現狀,蒙古國百姓想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唯一的出路便是同中國合作。從近十年的貿易市場看,中國是蒙古國最大貿易伙伴國,其經濟正逐步依賴於中國。

其實,歷史上的蒙古國是屬於中國領土的一小部分,中國不僅可以為蒙古國提供技術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中國是一個科技強國,但資源卻不及蒙古國,把資源輸送給中國,雙方都能從中受益,何樂而不為。

無論是歷史,經濟實力還是地勢條件,抱住中國的金腿是蒙古國當前最理智的做法。而強大的中國,一直是國人最好的歸屬和依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