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发生在17世纪初期至中期的三十年战争最初只是一场宗教战争,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之下,欧洲各个国家都纷纷参与了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原本的宗教战争演变成了一场争夺土地和权利的世俗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在演变过程中,都有哪些国家参与了呢?


一、 天主教最初的胜利

这场战争是由费迪南二世强势在波西米亚推行其天主教政策而引发的,而波西米亚却是一个各个宗教和各个派别和平相处的国家,为了应对斐迪南二世剥夺其宗教自由的决定,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却主要信奉新教的北波西米亚想要借机寻求独立,进一步分裂本已结构松散的领土。于是便开启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波西米亚起义。这次的起义活动始于1618年,同时也标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范围的陆地冲突的开始。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波西米亚的贵族在起义之处就深知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抗波西米亚的皇权是非常不理智的一种行为,于是在战争最初十多年中,波西米亚贵族寻找到了一个同为新教的盟友,也就是当时的德国。他们之间因共同的新教信仰而结成了联盟对抗费迪南二世,寡不敌众的费迪南也只能去寻求国土以外的帮助,与他一样信奉天主教的侄子也就是西班牙的国王菲利普四世。

很快,双方的军队在多个战线上展开了残酷的战争。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这次的宗教战争中。比如在今天的奥地利和东部的特兰西瓦尼亚,奥斯曼帝国的士兵为了能够通过帮助波西米亚人得到他们每年需要向自己的苏丹缴纳的费用而与波西米亚人并肩作战对抗着战争另一方站在哈布斯堡王朝一边的波兰人。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战争初期,费迪南二世与很多的天主教国家结盟,在他们的帮助下他和他的军队获得了了最初的成功。在天主教联盟的援助下,费迪南二世成功的平定了奥地利东部和北部的叛乱,造成了新教联盟的解体。但是费迪南二世并没有停止战争的继续,而是决定将战火继续向西蔓延扩张。他的目标是支持新教的丹麦-挪威的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

即便在丹麦-挪威有苏格兰士兵的帮助,但是面对人多势众的天主教联盟,丹麦-挪威的军队还是败北了。最终北欧的大部分领土都被天主教收入囊中。可是战争还在继续,随着瑞典新国王古斯塔夫的即位,上帝的天平开始逐渐倾斜。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古斯塔夫即位成为瑞典的国王之后,他不但将路德派确立成为瑞典的国教,还带领欧洲北部的新教信徒加入了这场浩大的战争中。1630年,古斯塔夫带领瑞典和其他的北方新教徒并肩作战,并一次又一次的击退了争夺土地和宗教信仰的天主教徒。也是在古斯塔夫的带领下,由瑞典主导的北方新教徒联盟收复了大量的被天主教夺走的领土。

但是英雄和传奇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上帝的天平也没有一直向新教一方继续倾斜。1632年,古斯塔夫就在卢岑战役中不幸阵亡。古斯塔夫的阵亡对于瑞典和北方的新教联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即便在这之前他们获得了接二连三的胜利,但是士气还是因为古斯塔夫的死而大打折扣。士兵们也逐渐萌生了退却的心理。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反观天主教这边,波西米亚的一个贵族为了能够自由的支配一些被掠夺来的领土而向费迪南二世提供了5万余名的士兵。有了这些军事帮助,一时失利的费迪南二世也开始了对瑞典的反击和军事打击。直到1635年,天主教联盟击败了瑞典和北方的新教联盟,双方决定停战。

由于双方的停战愿望,费迪南二世和瑞典签订了《布拉格和平条约》。在这个条约中双方达成了保护德国东北部新教徒的信教权利和领土的共同意识,但是对于当时的南部和西部(即奥地利和捷克共和国)的领土和宗教权利保护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并不完整的和平条约只是保证了局部地区的和平,由于其他地区的的宗教和政治紧张局势仍然严重,所以战斗继续进行着。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但是双方的盟友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比如法国从天主教联盟阵营转向了新教阵营而瑞典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开始站在天主教联盟一边反对新教的进攻。


二、 战争局势发生变化

虽然法国大部分人都是忠实的天主教信徒,提高天主教也一度是法国的国教,但是三十年战争的后期这场宗教上的战争逐渐涉及到了一些法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将法国的阵营转换到了天主教的另一边。

从很久之前法国的外交政策中就有一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也很深入人心的规定,这就是凡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事情法国都要从中作梗,都要反对。而且在以费迪南二世为代表的哈布斯堡家族和瑞典签订的《布拉格条约》中对很多领土和宗教做出的规定使法国产生了不满情绪。所以到三十年战争的后期,受《布拉格条约》和法国与哈布斯堡家族中的千百年纠葛影响,法国决定出兵支援新教。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1635年在瑞典败北之后,法国参与到了新教一方继续与天主教徒之间的争夺。而费迪南二世这边的军队经过了这么多场的胜利之后,军队也不是吃素的。在法国刚刚加入到新教一边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从战场上吃到什么甜头。

转机是在费迪南二世去世之后出现的。1637年,费迪南二世去世,他的儿子费迪南三世继承了他的王位同时也继承了他的军队和战争的局面。实际上费迪南三世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并不如他的父亲费迪南二世出众。当他在位期间,虽然他和西班牙的统治者一起发动了对法国反击,入侵了法国的领土并威胁着巴黎,但是没有多久法国就将失地收复了回来。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这次西班牙和费迪南三世的军队入侵法国和法国收复失地的拉锯战导致了法国的新教徒联盟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之间在接下来的几年之间的僵持。这种胶着、僵持的状态最终被葡萄牙的起义而再次打破。

16世纪之前,由于地盘和国力的问题,葡萄牙一直在西班牙和英国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在1580年葡萄牙在外交上更为明显的偏向了西班牙一边。也是从此之后,西班牙间接地成为了葡萄牙的统治者。而随着时间进入17世纪,葡萄牙人开始不满于西班牙对自己的统治,并于1640年开展了反抗的起义活动。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葡萄牙挣脱西班牙的控制的行为在深陷三十年战争的泥沼中的西班牙来说是非常出乎意料和后院着火的一种举动。正是葡萄牙的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实力也遭到了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状态随着瑞典人重新加入这混乱的战局而持续被削弱着。事情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欧洲的局势变幻莫测。首先是丹麦-挪威再次拿起武器加入混战,只不过这次它代表的是新教徒的对立面:哈布斯堡王朝和神圣罗马帝国。其次是法国的皇帝路易十三去世,他的儿子路易十四作为继承人登上了法国的王位。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随后的几年中,路易十四带领法国的军队一路过关斩将与哈布斯堡家族和神圣罗马帝国厮杀着。法军这边的战线取得了几次显著的胜利,但也遭受了重大的失败,特别是在1645年的赫布塔奥森战役(Battle of Herbsthausen)中。但是另一边瑞典人的战线中也是在1645年,瑞典人进攻维也纳,但没能从神圣罗马帝国手中夺取这座城市。

1647年在神圣罗马帝国军官的带领下,哈布斯堡军队击退了1645年在奥地利的瑞典军队和法国军队,双方又展开了你退我进的拉锯战争。在这一系列战争中,瑞典军队最终击败了在哈布斯堡阵营的丹麦军队,并从水陆两个方向逼近丹麦本国迫使丹麦求和。

你退我进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场全欧洲的大混战

1648年时法国和瑞典的军队汇合一起朝着神圣罗马帝国行进,并于兰斯等地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进行最终的决战。


结语

从1618年开始一直到1648年,参战的各个国家都以元气大伤。1648年法国和瑞典的联合军队在兰斯等地完胜神圣罗马帝国之后战争双方以及参战各国都决定讲和,重新确立新的欧洲秩序、修复国家之间的关系。战争双方最终在威斯特伐利亚签订了关于战后欧洲秩序的和约,至此基本波及整个欧洲,持续了三十年的一场区域性战争才宣告彻底结束。


参考文献

1. 《大英百科全书》

2. 《三十年战争研究》

3.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