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行史上首次負利率國債!借給國家的錢本金都不還我?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為實現刺激經濟的目的,海外市場對負利率的討論逐漸升溫。對於這一問題,美聯儲曾多次表態拒絕負利率施行,但英國在這一問題上顯然更加大膽和先行:當地時間5月20日,英國債務管理辦公室發行了37.5億英鎊(約46億美元)的國債,這筆國債將在2023年到期,收益率為-0.003%。

英國發行史上首次負利率國債!借給國家的錢本金都不還我?

其實英國此番發行負利率國債並不出人意料之外。英國央行此前已經釋放信號,改變對負利率的否定態度,還承認並不排除推行負利率政策的可能性。英國央行負責制定利率的官員西爾瓦娜·坦雷羅還明確表示:“縱觀歐洲的經驗,負利率具有積極意義。”

國債,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為了實現特定支出用途而向出借人借的債,並且在借款時國家即明確了歸還時間和借債利率,其中的出借人主體包含個人、企業等。對於個人而言,國債是理財方式的一種,因為由於個人向國家讓渡了自己財富的使用權限,因而會得到一筆根據出借金額而定的報酬,也就是根據國債利率測算的利息。稍有理財經驗的人都瞭解,針對主要的集中理財方式,根據安全性由高到低排序分別為國債、銀行存款、基金、股票。因為國債的還款保證是國家的稅收收入,因而基本不存在債務違約的風險。正因此,加上其利率一般也比較高,因而國債往往成為很多穩健理財人士的首選。

英國發行史上首次負利率國債!借給國家的錢本金都不還我?

負利率國債是什麼意思?就是國家向個人、企業等主體借債時即明確,在到期歸還時,還款金額將低於借款的本金金額。發行此種國債對於國家而言毫無借債成本,此外這一舉措的目的也是想刺激人們將手中的現金用於消費支出而非牢牢地攥在手中不捨得花出去。因而經濟陷入停滯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們越來越減少支出,從而使經濟發展失去活力。

這樣的操作乍一聽似乎非常違背常理,但事實上,實行負利率的國家也並非只此英國一家。主要有歐元區經濟體、北歐國家和日本目前都在實行負利率政策。

也許讀者會疑問,真會有人“傻”到在這種情況下把錢借給國家嗎?是的,會有人去借給國家的。為什麼呢?

英國發行史上首次負利率國債!借給國家的錢本金都不還我?

第一,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持有現金尤其是大量是有成本的。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對自己資金的擁有方式主要有兩個,一是持有現金,二是存於銀行或其他投資方式。然而,持有現金一方面有可能面臨損耗和進行保養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會面臨安全問題。例如,將大量現金放在家中,你真的會放心嗎?假如將其存放於保險櫃之中,那麼購置保險櫃就是存放現金的成本,而保險櫃並不便宜。

第二,在通貨緊縮尤其是通貨緊縮率超過了負利率的預期之下,雖然利率為負,但購買力卻上升了。通貨緊縮意味著資金升值,商品的價格下降。購買國債就是限制了自己的當期消費,雖然國債的收益率為負,但卻能購買更多的商品了。

第三,負利率的數值往往並不大,通常會非常接近於0,例如此番英國國債的利率為-0.003%,其實人們並不會損失多少本金。算個賬,如若購買1萬英鎊的國債,到期後只會損失0.3英鎊,其實還是微不足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