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世界為之顫抖的王朝,為何存在不足百年

他是一個在草原興起的民族,男兒一生都以騎馬射箭為業。雖然他們的文明並不是高度發達,但他的利劍確使同時期的王朝都為之懼怕。他橫掃中亞各國,一直打到地中海沿岸。大敗歐洲聯軍使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勢力遍佈歐亞大陸,眾多的民族臣服於他的鐵蹄之下。但他立國不足百年就被滅亡,國家分裂,後世再無當日雄風。

一個讓世界為之顫抖的王朝,為何存在不足百年

這個王朝就是元朝,元朝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將於最大的王朝,第一個由草原民族在中國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但是他還是一個殘暴短命的王朝,從武宗海山之後大元宗室就沒有平靜過面對皇權你掙我奪不得安寧。享國只有90多年。

一個讓世界為之顫抖的王朝,為何存在不足百年

元武宗海山

終結元朝最終失敗的原因,我的個人意見有以下幾點。

一:元朝雖然表面上看是一個統一的大王朝,但元朝與四大汗國並不是十分緊密,雖然名義是上的正統國和屬國關係,但實質各自獨立甚至相互仇視。察合臺、窩闊臺汗國還一直與元政權保持長期的敵對關係,經常侵擾元的邊境地區,但一再被元軍擊敗,窩闊臺汗國汗海渡最終敗於元軍身死後,國家也被察合臺汗國都瓦侵吞。這就嚴重影響著元朝國家的內部穩定。

一個讓世界為之顫抖的王朝,為何存在不足百年

二:元朝在建立之初在其統治的元朝正統地區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四等人制度但在平常的任用上,雖然表面上沒有但客觀上是存在的,一般認為主要分一等為蒙古人,二等為色目人(中亞,歐民族),三等漢人(原北方金統治的地區的漢人),四等為南人(原南宋統治地區的漢人)。在一制度的推行在很多程度上威脅這元朝的統治,在地方的官員中漢人要聽蒙古人的,漢人行政也要蒙古人監督。在科舉取士的標準上,同樣存在不平等。比如在考試內容上,蒙古人、色目人相同,漢人、南人相同;殿試時, “漢人、南人 試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蒙古、色目人,時務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會試時共錄取 100 名,這四類人各取 25 名,貌似平等,問題是漢人、南人在人口總數上超出蒙古人、色目人 不知多少倍。在法律量刑方面也存在不平等,《元典章》規定蒙古人扎死漢人,只需仗刑五十七下,付給死者家屬燒埋銀子即可;漢人毆死蒙古人,則要處以死刑,並"斷付正犯人家產,餘人並徵燒埋銀"。《元典章》同一盜竊也, 其一般法律, 初犯刺左臂, 再犯刺右臂, 三犯刺項。而蒙古人犯者, 不在刺字之條。色目人犯盜, 亦免刺刻斷。至藩囚官強愎自用, 輒將蒙古人刺字者, 則杖七十七, 除名, 並將已刺字去之。在種嚴重民族歧視在很大程度上威脅了元朝的統治,尤其是官僚基層民眾的利益,嚴重破壞了其威脅著其統治基礎,大大加快的其滅亡的速度。

三:其皇室內部常年爭鬥,世族忽必烈比較熱衷漢化,學習漢朝改用國號為元,並積極推動漢化策略,導致了蒙古族內部的不和和分化,內部鬥爭日趨激烈。元朝宗室沒有形成穩定的皇位繼承機制和藩王節制機制,導致鐵木耳(忽必烈兒子)死後,就陷入了長期的在政局動盪,天子輪流做,一坐兩三年,換的太快太頻,內鬥消耗太大,直到最後一任元順帝上位才算基本穩定下來。但當時的元朝已經大廈將傾,而且順帝還是個只知吃喝玩樂的皇帝,使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王朝變得更加危險,農民起義以及內部的爭鬥接蹤而來。導致元朝最終走向滅亡。

一個讓世界為之顫抖的王朝,為何存在不足百年

元世祖忽必烈

四:元朝建立的時候蒙古族才是個剛有文字的民族,民族本身的文化很薄弱,也沒有統一的宗教,在佔領中原以後但他沒有進行綜合性的漢化。元朝統治階層也沒有使民眾形成統一的思想。蒙古族以前篤信藏傳佛教,這與中原地區的佛教有很大不同,在戰爭中,又引入一些其它宗教,如伊斯蘭教。這與中華文明產生信仰上的巨大沖突,為廣大主體民族所難以容忍和接受,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雖然都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國但清朝統治階層則高明得多,實際上逐步拋棄了原有的薩滿教信仰,全盤接受了儒家思想,得到了知識分子和民眾的信任。

一個讓世界為之顫抖的王朝,為何存在不足百年

五:在經濟上採取的經濟政策傷害了民族的勞動積極性,嚴重破壞了經濟,使民眾生計艱難,無法維持正常生活和勞動,終於使得眾多百姓掲杆而起,走上反抗道路。

總的來說元朝的快速滅亡與其實行的眾多政策是分開的,只有學會總結經驗,解決好民族矛盾,與時代發展相同步,才可承天道順民意。也不至於如此短命。

雖然元朝統治時間短,但在元朝統治時期,對於民族的融合,戲曲文化的發展,與國際社會的交往,以及開彊擴土,都有著積極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