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文/江南之春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张芝草书《冠军帖》拓本局部之一


笔者按,此文阅读提示:该文分上下篇,上篇已3天前已刊发,本文下篇写作时,笔者本人下笔时虽多有收约,一路写下来仍然有近7000字。要讲清讲透“草圣”张芝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正史上关于张芝的记载极其少,所以笔者本人只能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以及张芝同时代的人和后来各朝杰出书法家艺术家对他的评价来还原一个比较立体丰满的“草圣”张芝。由于文章的专业性较强,有书法兴趣爱好的朋友们可以一读,无此兴趣的读者就绕过去吧。

(正文下篇):

“章草”到“今草”,看似变化不是很大,但实际上这是书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其意义是划时代的。

草书从西汉开始出现后,在此后近500年里,始终脱不了隶书的影子。章草愈是法度完备,今草愈是难以“降生”。至东汉中晚期,张芝的横空出世,这一局面才彻底被改写。

张芝天生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书法家。他曾有好几次机会出仕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张芝出身名门,其父张奂为东汉名臣,在东汉讲究门伐出身的时代,象张芝这样“不及弱冠,名满天下”的青年才俊要去朝廷做官的机会是很多的。

《书断》中就史有记载:“伯英名臣之子,幼而高操,勤学好古,经明行修,朝廷以有道征,不就。”

张芝“有道”而受到朝廷赏识,下诏求贤,令其作官,而他却不屑一顾,甘作布衣,这种不贪高官厚禄洁身自爱的思想境界,在那个时代是少见的。

当然历史也没有辜负他,他亦没有辜负时代。在东汉灭亡后,魏晋修史时,张芝是历史上在朝廷没有任何职务,仅以书法艺术成被国史立传载入正史的第一人。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张芝草书《冠军帖》拓本局部之二

在张芝以前,章草已经极其成熟,今草亦也有其书家者。但是今草的法度还很不完备,狂草则更没有出现。张芝的早年在学习与之稍早东汉草书名家杜度、崔瑗他们的草书时,花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杜度,他是汉章帝时期的人,做过齐相,生卒年月不详。史载:“虽史游始草书,传不纪其能,又绝其迹,创其神妙者,其唯杜公也。”崔瑗,是东汉另一位章草书法名家,是杜度的学生。此师生二人为当时草书章草大家,后来成为“草圣”的张芝还曾经说过自己的书法“上比崔、杜不足”。

但是杜、崔二人的草书,由于历史的更迭,没有流传下来,现代人已经无从见到了。但据看过他书迹的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韦诞说,是“杰有骨力而字画稍瘦,若霜林无叶,瀑水飞迸”(见唐张怀瓘《书断》)。晋卫恒《四体书势》说:“齐相杜度号善草书,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梁时庾肩吾《书品》列其书品为上之中,唐张怀瓘《书断》列其章草为神品,草书大家怀素称他的章草“天然第一”。

从这些距他们年代较近的书家书史记载来看,总之杜、崔他们草书是不错的,至少也是能品、妙品之列;另一个信息告诉我们:他们的草书成就主要是“章草”,而不是什么“今草”。

“今草”又分为“小草”与“狂草”。章草在我们今天社会生活中早已不再使用,书法家偶尔为之,是一种古字了;今草中的无论是“小草”还是“狂草”,都属于“活的字”。自创立完善后的1800多年来与我们今天仍然在使用的草书是完全一致的,基本上在形式上没再有什么变化,只是书写的技法有高低罢了。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张芝草书《冠军帖》拓本局部之三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张芝草书《冠军帖》拓本局部之三放大欣赏


在“章草”到“今草”的转化创造过程中,张芝是历史上关键的第一人。

张芝在精熟前人章草后,所书章草已经完全不让前贤。倘若要从章草中创立很多新的东西,已经十分困难与渺茫。张芝于是变革章草,将章草中的点画、波桀加以减省,使字与字之间的点画呼应,笔势气韵加以贯通。上一字的尾笔在笔势上做到与下一字的首笔做了一气贯通,而决不再各自独立,从“势”与“气”上加以改造。

天赋加勤奋,功夫终于没有辜负有心人。及至张芝的今草名帖《冠军帖》、《二月八日帖》、《终年帖》、《今欲归帖》、《绛帖》面世,当朝及整个后来1800年的书法史上,草书的法度得以完全确立,兹后在形式上有创新,但是基本的草书(指今草)要素与法度则已经全部具备。至此,张芝创造的草书已经完全与以前的“章草”面目和形式上区分开来,“今草”自此走上了历史舞台,直到1800多年后的今天。

张芝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如流水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虽合,数意兼包,若县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露”;

“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精熟神妙,冠绝古今”;

“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伯英即草书之祖也”。(——见唐张怀瓘《书断》语)

从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看,我们后人今天无论给予张芝多么崇高的评价也不会过之,他于草书的确是天才般的开创性贡献。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张芝草书《冠军帖》拓本局部之四


今草的创立后,它极大解放了书法艺术身上的很多的束缚,使书法从此从实用向抒情发展,使书法从此变成了无声的音乐,使书法从此成为一种纯粹的个人抒情艺术成为了可能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张芝在这一天才的创造上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见卫恒《四体书势》)


芝潜心研究书法,尤好草书,师承崔杜之法,其父张奂为张芝兄弟习文练字,着人锻造石桌、石凳、墨池于河边,自此,张芝兄弟以帛为纸,临池学书,先练写而后漂洗再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为之黑,后称张芝墨池。(——见《东汉·张芝传》)

《敦煌古迹廿咏》中有一首《墨池咏》就专门赞张芝道:

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

圣草雄千古,芳名冠一时。

舒笺观鸟迹,研墨染鱼缁。

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

正是张芝天赋其能加上后天孜孜以求不计年月的探索与勤奋,使得在东汉后期其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受到那个时代与后人的无限推崇。凡有张芝墨迹处,那怕再小的纸幅,都成为后人得之秘藏不肯轻易拿出示人的传家之宝。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张芝草书《冠军帖》拓本局部之五


张芝在公元192年去逝后不久,其“草圣”的历史地位被后人无可争议地确立。此后的1800年中,凡书法艺术上卓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还是此后草书上斐然自立的行书、草书大家如张旭、颜真卿、怀素、孙过庭、张怀瓘、米芾、黄庭坚、徐渭、王铎等人没有不倾服于“草圣”张芝的,并从其草书中汲取过丰富的营养。

“书圣”王羲之一生中有多次提到过张芝对他的影响,以及就张芝的书法艺术作过极高的评价。

王羲之在书法历史和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他是书法史上唯一的“书圣”,其他人未能获此殊荣,有之则也是单一书体之圣,如“草圣”。

王羲之,生于东晋初期,出生年月史载有二种,一说公元303年,另一说是公元321年。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他的生出与东晋的建立时间基本同时。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大一统,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6年,享国祚51年的西晋灭亡。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

王羲之从小所处的学习环境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他所在的家族为晋朝望族,其父王旷与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是姨兄弟,其堂叔父王导是东晋大将军,而且王旷与王导都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还有个亲叔父王廙也是书法家,在这种环境下,王羲之学习书法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他小时便开始跟随东晋初期著名书法家卫夫人卫铄学习书法,卫夫人与王羲之的母亲也是表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书法家。卫夫人的书法则是师承三国时的大书法家、书法史上楷书的开创者钟繇。所以说王羲之学习书法时起点比别人高好多个台阶。

王羲之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多年,深得钟、卫之精髓。及至有成后,王羲之又很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已置身于新的历史层面上。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

“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 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见《晋·王羲之传》)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这段他个人自叙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

张昶是谁?他正是张芝的亲弟弟,张昶也是东汉时的大书法家,其书法主要学习师从其哥哥张芝。在王羲之成名后眼界亦随之更高了,说见到了张昶写的《华山庙祠堂碑》后,才知道知自己跟随自己的老师卫夫人学习书法多年,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罢了。卫夫人地下有知,估计要被自己的高足弟子王羲之的话气得翻身了。当然,王羲之也许并无恶意,只是在见到张芝之弟张昶的书法后,发出的一种内心折服后的震叹。

此后的王羲之对书法前贤广釆博收,使得其书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他习书永无止境,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最终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成为影响深远的千年“书圣”。

王羲之的“书圣”称号是其逝世后的200年左右后人所封,到唐朝唐太宗后则无以复加,“书圣”封号自此无人可以动摇。

那么王羲之在中年、晚年多次提到张芝时如何说的呢?除了感叹便是钦佩,我们来看看王羲之的原话:

“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其余不足观。”(——见张怀瓘《书断》


“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见孙过庭《书谱》)(——原文见《晋·王羲之传》)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佛及也。”(——见王羲之《番书论》)

这三段都是史有明载的“书圣”王羲之对“草圣”张芝的评价,尤其是第二段:王羲之说本人的书法与钟繇和张芝比较的话,钟繇要和我比较行书,那我本人或许比他强一些;和张芝比较草书,我估计他还是排在我的前面(领头者为雁行)。然而张芝于草书的精纯熟练,其练习书法的勤奋度,假如我也可沉迷其中,达到的沉迷爱好程度,我恐怕还得要拜倒张芝啊。

这是史有明载的王羲之一生对自己前代书法家最高的评价了。因为在王羲之的视野之中:“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其余不足观”。

可见王羲之一生在书法艺术上,只钦佩一人,那就是张芝的草书,认为自己在诸体之中惟有草书没有全面超越前贤张芝,其余诸体他认为自已全面超越了所有的古人。

从以后的历史来看,王羲之的评价是准确的,经受住了上千年历史的考验。

唐朝开元时著名书法家和评论家张怀瓘,在其名著《书断》这部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专著中,有数百字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张芝,其他历朝历代书法家大都引用和认同王羲之、韦诞、卫恒、张怀瓘、孙过庭等人的论述。自此,张芝“草圣的地位”就赫然屹立于华夏书坛之上,永远成为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张芝在草书上的成就,在狂草上开创性的贡献,此后历朝历代的大书家没有不公认折服的:

被誉为中国书圣的王羲之,中年开始师承张芝,推崇张芝,自认为草书亦不如张芝;

唐代狂草大师张旭也是初始钟法张芝、二王,后取发自然万象而有新的发展,最终成就一代狂草大师;

狂草大师怀素也自谓草书得于“二张”(张芝、张旭);

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及至后来的米芾、黄庭坚、徐渭、祝枝山、王铎、傅山、于右任等卓有成就的草书书法家,没有人不从张芝儿寻找草书源头并汲取丰富营养的。

草书在书法艺术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书法艺术上的皇冠。其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抒情性、音乐性、自由性、观赏性、表演性,是其它书体无法全面具备的。这也注定了艺术上的难度,张芝之后的1800年中,后世公认的狂草大家不过几人而已:张旭、怀素、黄庭坚、徐渭、王铎五人;其他如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董其昌、祝枝山、于右任也只能是“小草”书法大家;另高闲上人草书;狂草之难,由是亦可观之。

从历史上看,王羲之一生几乎没有狂草面世,有的是精美绝伦的“小草”。也许,在他的心中“草圣”的位置只有张芝才能经受历史的检阅,历史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在书法历史上,草书艺术的星空中,张芝永远属于最耀眼的一颗。(完)

文章写至此,该收尾了,我也写累了。下面让我们一次系统的欣赏一下这此历史上著名草书书法家的艺术精品,并向前贤们致敬:

(一)、草圣张芝,(生年不详—192年),东汉晚期人,今草创立者,今酒泉市瓜州县人;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张芝草书,左为《二月八日帖》,右为《今欲归帖》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张芝《冠军帖》草书宋拓本(局部高清)


(二)、书圣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今山东临人;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王羲之草书《游目帖》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三)、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王献之草书《中秋帖》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王献之草书法帖拓本(局部)


(四)、孙过庭,(646~691),杭州富阳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孙过庭草书《书谱》局部之一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孙过庭草书《书谱》局部之二


(五)、张旭,(685—759),字伯高,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狂草大家,世称“张颠”;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张旭草书古诗四首(局部之一)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张旭草书古诗四首(局部之二)


(六)、怀素,(737-799年),俗姓钱,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与张旭齐名;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怀素草书《苦笋贴》,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怀素狂草《自叙帖》局部之一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③怀素狂草《自叙帖》局部之二


(七)高闲,生卒年不详,今浙江湖州人。自幼出家于湖州开元寺,师法张旭、怀素,尤善草书。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高闲上人草书《千文残卷》局部


(八)、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局部之一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局部之二


(九)、董其昌,(1555—1636),别号香光居士,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董其昌草书《书谱》册页局部之一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董其昌草书《书谱》册页局部之二


(十)、祝允明,(1461—1527)今江苏吴县人,自号枝山,明代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祝枝山草书《草书扇面》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祝枝山草书《李白诗·蜀道难》局部


(十一)、徐渭,(1521-1593),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徐渭草书《应制咏墨轴》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徐渭《草书诗轴》纸本,释文:幻有知花,践无尽波,一刹那间。坐见波罗。天池渭

(十二)、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字青主,今山西太原市人;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①傅山草书诗轴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傅山草书《晋公千古四条幅》之一

(十三)、于右任,(1879—1964),字右任,陕西三原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于右任草书,陆法言《切韵序》


王羲之的孤独:回望东晋之前书艺史,为何独对张芝感叹?(下篇)

②于右任草书《礼记》句,纸本


——作者江南之春2020年9月6日至9日写作于宜昌墨泉楼

写作参考书目:

①《孙过庭书法经典鉴赏》四川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编著周世闻;

②《美的历程》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作者李泽厚;

③《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作者宗白华;

④《书法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作者王冬龄。

  • 史海钩沉,原创不易。喜欢吗?喜欢就关注。我是“艺术世界人物志”作者江南之春,让我们相约:今日头条天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