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动车抵达平遥古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北京开来的这趟列车不出意外地拥挤,毕竟此时“半个电影圈都在平遥”。

刚刚到达平遥,手机相册就自动推送了去年平遥的图片。我不禁想象了一下,如果明年这个时候看到今年平遥的图片,会是个什么情况。尽管我当时并不知道,但我现在可以确定无疑地说出来,它会是……一堆二维码。

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今年想要进场看电影,你将会需要四个二维码。分别是进入古城时候的“山西健康码”,微信上的“古城预约码”,平遥电影宫的“实名观影码”,以及媒体证上的识别码,或者取票时的二维码。

所有的购票和兑换券换票都会生成一个供取票机打印电影票的二维码;当然媒体证件附带的三张兑换券上面也有二维码,扫过之后才能换票。我觉得今年平遥国际影展的主题选大力胶就差点意思,选二维码才对嘛,还可以扫一扫,关注平遥国际影展官方微信不是么。

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虽说一切都乱了套,但一切也都在缓慢地恢复秩序。电影宫的咖啡馆竟然到了下午还没开始缺牛奶,终于在下午喝上了一杯去年怎么都喝不到的卡布。手机又自动连上了电影宫的WiFi,速度还是那么感人,感动得我都想从酒店跑到电影宫写稿了。

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今年平遥国际影展大概也创了纪录,开幕前15天开放媒体注册;开幕前10天公布片单;开幕当天公布评委名单——虽说官方推送之前已经被到了平遥的同行们陆续剧透了。开幕前一天才开票,而且迄今还有4部藏龙单元的影片在购票系统里是“ABCD”。

平遥的吉祥物马克·穆勒或者马主席还在隔离期,要17号才能出现——平遥16号就发“荣誉”了。还没见到吴觉人吴副主席,希望他“身体健康”,毕竟平遥的夜还是有点凉。

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开幕当天依然是熟悉的乱哄哄的味道。媒体包要九点以后才送到,里面竟然没有官方目录;官方排片表也仅仅在票证中心有一张巨大的展板,还好今年(还?)没有被贴起来的场次。前三届的纸质排片小本本和官方目录一样,应该是还没印出来。不过今年由于严格限制媒体数量,也限制领票数量,不再需要排队了。

购票系统虽说令人吐槽,但好在也是在短暂的崩溃后勉强能够使用。在火车上我刷空了两个充电宝之后,基本买到了所有想看的片子,剩下就看排队的运气了。

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给自己定了一个挺宏大的计划,准备看完所有的卧虎、藏龙、回顾和首映四个单元的片子,因为马卡维耶夫的都看过,加上新片已经在柏林看掉了几部,所以任务也还不是那么难。

按照评审之一廖凡老师的规划,一天看六部,差不多能看完。看完了可以回头再分析一下策展思路。昨天今天跟一些朋友聊天,感到今年最热门的几部片子大概是《野马分鬃》《不止不休》和《蓝色列车》。

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藏龙C位片:「不止不休」「蓝色列车」,猜猜谁会得奖


从去年藏龙单元神秘失踪,又出现在今年的《小事儿》;和从FIRST退赛又出现在这里的《荒野咖啡馆》也让我挺好奇。

不过说起来今年平遥竟然还选了《我和我的家乡》与《八佰》,若说可选的影片捉襟见肘大概不至于,但传达出来的信息就真的挺有意思了。

我猜这两个场次大概率是留给《一秒钟》的,证据之一大概是连着开了两场发布会的张译老师。《我和我的家乡》都“年度最快破20亿”了,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发布会时段呢?

张译老师是首次出任电影节评审。其实评审阵容也蛮有意思。


还是说回到策展上,今年最大的变数就是“卧虎”改为全是外国影片,评审则是五位中国评审;“藏龙”则全是国产影片,评审除了到场的三位中国评审和一位外国评审之外,还包括三位外国评审,分别是鹿特丹电影节的新任艺术总监、戛纳导演双周的艺术总监和去年的罗西里尼荣誉得主。联想一下神秘消失的北影节评审团,和大概率是转成了大师班的上影节评审团(是的你没看错,是枝裕和应该就是原定上影节的评审团主席……不信你打开上影节的官网看一下banner),目前这个阵容安排就显得相当有趣了。


不妨再看看代班马主席的贾科长(程耳直接在发布会上就cue了“科长”俩字),要么是“平遥系”导演,要么是跟科长合作过嘛。

所谓灵魂人物,也就是这样了。


其实去年平遥电影节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平遥本质上是一个……金砖电影节”。至少从前三届来看确实如此:金砖五国合拍片;每年必有的巴西、印度、俄罗斯电影;第二届“苏联新浪潮”;第三届“印度新浪潮”的回顾展……我还特别笃定地认为今年会是巴西新浪潮回顾展哈哈哈。

不知道今年的金砖五国合拍片是不是因为疫情没能完成,但至少“卧虎”里金砖片还有的。今年平遥大概也并非最佳状态,但目测还是保留了七成实力。但愿电影节一切顺利,同行们观影愉快,身体健康。

今日观影:

卧虎·世界首映《由宇子的天平》

三星半

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这部电影由于釜山电影节改期,而变成了在平遥世界首映,也算意外收获。

法哈蒂流“社会情节剧”(social drama)的日本分舵,建构在两难道德选择上的戏剧冲突写得还是颇为细致,也写出了法哈蒂流必备的“只有在这种社会文化中才能发生”的独特逻辑。

大女主戏,女主角的选择相当真实可信,不是常见的日剧式的一味道德主义,而是颇为人之常情的,混杂着事业理想、亲情友情、现实利益考量等等的复杂抉择。

时长虽长,观感还是不错,调度、摄影和女主角表演都可圈可点,对日本“社会性死亡”的氛围刻画也相当精辟。

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A故事和B故事主次不分,导致片长超长;有几场戏女主角不在场而导致视点飘忽;以及A、B故事都有强行反转,虽然戏剧冲突上很激烈但是不免太过操纵观众。可惜卧虎单元只发两个奖,不然女主角真的很有最佳演员竞争力。


to be continued.


独家专栏 | 平遥国际影展日记:平遥首日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欢迎关注奇遇电影,解锁更多影视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