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夜幕下的「站臺」,平遙影展開幕的第一夜。題圖攝影:木衛二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早起去看媒體場的路上,遇到了一臉陽光燦爛的吳覺人老師,看上去非常健康。我們親切地握了手,「永遠健康永遠健康」。

然後我就目擊了今年平遙的第一顆地雷,《伊比利亞的派對》,片子大概從第五分鐘開始崩壞,看得我特別想撓牆,再往後看開始懷疑人生,感覺全場媒體就是在比拼坐功,看誰忍不住了退場……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忽然想到早上吳副主席臉上高深莫測的笑容,估計他在心裡正在哈哈哈大笑,因為我們當時還在懵懂無知,不知道我們將要面對怎樣一部驚世駭俗之作——後來聽說吳副主席對這部片的定位是「提神醒腦」。

大概有這部片託底,今年平遙其他片子的分都會挺好看。這部蒸汽波風格海報的神片,在媒體場後收穫10多個1星,併成功地吊起了公眾場的胃口,據說轉票群裡大家都好奇到想要看看有多爛。


後面就進入了戰時狀態,雖然名頭最大的戛納2020片《古憶屋》睡著了,好在其他五部都精神抖擻地完成了。

媒體場的《藍色列車》終於出現了排大隊的情況,也有驚無險地排了進去。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約了張大磊的專訪,爭取平遙節期間發出來。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藏龍

《平靜》

導演: 宋方(中國)

★★★★☆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影片顯然是導演「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的自傳,《記憶望著我》裡的父母又再次出演了影片中女導演的父母,宋方找了跟自己身高體型都差不多的齊溪,表演指導大概也就是我什麼樣兒你就怎麼來吧。


順著《記憶望著我》看下來,導演已經事業有小成,交往的朋友圈也是市山尚三(片中出演「宮崎先生」)、渡邊真啟子(出演本人)、王慶鏘(出演本人)這樣的大咖,作品在東京、香港上演;但與父母的關係顯然已經有了變化,消除了上一部的緊張感。


延續上一部的「後腦勺調度」(這個時候不由想念一下《記憶望著我》裡渾身是戲的哥哥了),但多出了很多獨處的時間:

在不同城市的漫遊,對自然尤其是樹木的沉浸式觀察等等。風景很美尤其日本段落裡「雪國」的部分。

宋方依然在踐行侯孝賢式的劇作法。


藏龍·世界首映

《伊比利亞的派對》

導演: 胡楊軼(中國)

X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辣眼睛的十八層彩虹濾鏡,一部在楊瑾-李睿珺式的西北農村,由一群操著普通話的演員,包括一個畫著王菲二十多年前同款曬傷妝穿著羊皮襖的少年,一個魔性地重複著《巴拉巴拉小魔仙》裡的咒語的傲嬌小蘿莉,一個全片只有一句重複著同一句咒語的、中間還笑場了的老太太(已經魔音穿腦了),一個努力凹造型並帶著一隻泰迪熊放羊的村長大叔,還有一個引發尷尬癌的巨星「巫行雲」,花了110分鐘以極其魔性的姿勢,講了一個三句話可以說清楚的、農村放羊少年想要離開鄉村「逐夢演藝圈」的「故事」。


片裡唯一跟環境搭調的「人物」,大概是那頭大黑驢?一臉黑線地看到了四十分鐘決定放飛自我,但是今年媒體都很職業,坐到80分鐘左右才有人開始陸續退場。

怎麼說呢,我特別想再寫點什麼評價來吐槽,但是我覺得我寫成啥樣都是在誇這部片子。


確實是第一次見到有電影以這種方式拍西北農村,但它就是。

我特別好奇的事情就是,這個劇組除了導演之外的其他人,真的知道自己在幹啥嗎?


回顧展

《雨滴,水,士兵》(南斯拉夫)

★★★☆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南斯拉夫新電影(或曰「黑浪潮」)的最早幾部作品之一。映前很貼心地有兩段講解,今年這種特殊情況下也算補上了講座。

這部是還在「貝爾格萊德電影俱樂部」的業餘時期的三人短片作品的合集。三部片裡巴巴茨那部(第二段)最好,封閉空間裡完成,頗有歐·亨利短篇小說的調調,而且聲畫結構上相當有想法,不僅多次使用了聲畫分立的手法,而且還用到了「評論性的音樂」。

第三段的獨白出自黑浪潮大神馬卡維耶夫之手,Rakonjac拍得也頗富法國新浪潮風情(忽然想起來馬卡維耶夫大神自己拍的幾部業餘電影,有趣)。日沃因·帕夫洛維奇的第一段是按默片拍的,加上音樂和動效就顯得比較古怪。


臥虎

《古憶屋》

導演: 若昂·保羅·米蘭達·瑪利亞(巴西)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戛納2020,目測正常年份是個一種關注,但看到片尾發現是電影基石的居住寫作計劃出品,又是影評人週的推薦項目,想來可能也會是主競賽裡面那個處女作席位的有力爭奪者。怎奈體力不濟,睡著好幾次,有機會再看。


臥虎

《愛莎》

導演: 露西·普里巴(以色列)

★★★☆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翠貝卡獲獎片。以色列《偉大的(小小的)願望》,結果發現「破處」是全片最大麥格芬,真正的願望來得猝不及防,雖然很有震撼效果,但是前面缺少鋪墊,合理性又欠妥。

是個很典型的Sam Spiegel學校風格的片子。兩個女主角選得都不錯,尤其女兒,身形相當符合漸凍人的特徵。

母女關係寫得很有特點,也帶出以色列的俄國猶太人移民等問題。


藏龍·世界首映

藍色列車

導演: 張大磊(中國)

★★★☆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張大磊在第二部長片中,沒有沿用他已經成型的視聽語言體系,也脫離了他反覆鑽研的內蒙廠-國企空間,但在作者性上,這部影片延續處理了他前幾部長短片作品中處理的核心問題:東愁(Ostalghia),而且走的是最為艱險的一路:蘇聯情結。

KINO那場演唱會可謂是戲眼,維克多·崔的那首不朽名作《血型》又呼應著開場的新年歌舞秀的歌詞「我的地址是蘇聯」,於是影片就指向了一個只在電影中才能存在的「無主的時空」:

那裡維克多·崔還沒有死,KINO樂隊依然活躍,馬彪失去的十幾年裡可能甚至蘇聯還沒有解體……


但同時影片又清晰地在處理著相當真切的後冷戰議題:

權力與金錢的邏輯下的叢林法則,與破敗建築相聯繫的「失去的時間」,栩栩如生的記憶與無法尋回的愛情又對應著懷舊的不可能,但「歷史遺留問題」仍要通過最為殘酷的俄羅斯輪盤賭來解決。


張大磊在片中的視聽技巧還沒完全跟上自己的想法和歷史敘述的野心,真是有些可惜。



獨家專欄 | 平遙國際影展日記Day 2:消失的影片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