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上週末,和奇遇觀影團的小夥伴們一起看了《麥路人》提前點映。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關注這部電影已久,剛開拍時就很是期待。

不僅因為兩位主演郭富城、楊千嬅是很多人的兒時偶像,題材本身也很吸引。


記得2017年,一篇名為《24點後不是快餐店》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作者拍了一組北京午夜之後,寄宿在快餐店裡形形色色的人的照片,第一次,將這個群體呈現在公眾視野。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自媒體「黑柿」首發文章,當時刷爆朋友圈


這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夜不歸宿,把24小時快餐店當成了自己的家。若是你在午夜後去過這些地方點餐,你一定也見過這些人。

他們總是安安靜靜地蜷縮在快餐店黑暗的角落裡,伏在桌子上,靜待天明。


這群人我們視而不見,習以為常,很少有人去問關於他們的故事。


那篇熱帖第一次把鏡頭對準了他們,去詢問他們的故事。

他們中,有的人是「頸椎斷了3根骨頭的看貨人」,有的是「進京求醫的姐妹」,當然,也有的人僅僅是不想歸家,失戀了,只想找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安安靜靜地待著。

可以說,每一個夜晚的快餐店,都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後來,大家才發現,不獨北上廣深有一群這樣的人,在香港、臺北,同樣有這樣的人。

他們一般被當地人稱之為「麥睡族」(McSleepers),或「麥路人」。


如今,終於有一部純正的港片,把鏡頭對準這個群體,挖掘這個題材,焉能不期待?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麥路人》終極海報,9月17日上映


越是光鮮的城市,背後的平凡人的故事,才越動人。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如果你在晚上九點後流連過香港的街頭,你會發現這個繁忙的超級國際都會的夜晚,其實是很安靜的。

仍在寫字樓加班的人躲在辦公室裡,撐起了中環摩天大樓的璀璨;大街上都是急急忙忙趕路回家的上班族,一臉倦容,沒有人會停留。

除了蘭桂坊這樣的酒吧區擠滿了放縱的人,食肆、小店陸續打烊。


只有那些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仍燈火通明,這些快餐店一般不會趕客,於是,它便天然成為無處可去的人們借宿一宵的好地方。

通常,大家能從衣飾上辨認出這些人大致的身份和財務狀況——


譬如水祥(張達明飾演),瘦弱單薄的身軀,衣服總是髒髒的,帽子戴得歪歪的,眼神永遠不知望向哪兒。落魄人,就長這樣。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他平常靠在街頭擺攤賣畫為生,你知道,在香港這種腳步匆忙的地方,除了遊客哪會有人停留光顧,所以口水祥經常是有上餐沒下餐。


又譬如深仔(顧定軒飾演),你總是會在快餐店見到這樣不歸家的少年,他們通常獨來獨往,從不與人交流。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每個夜晚,他們躲在快餐店的角落,眼神疲憊,但永遠不放下手機,一遍又一遍地打遊戲。

這種問題少年一般是因為家庭問題而出走,深仔也不例外,這個失業少年因為整天在家不務正業,與家人衝突,離家出走。


單親媽媽曉妍(劉雅瑟飾演)因為老公意外離世,她要獨自撫養一個小孩,同時還要替爛賭的婆婆還高利貸,每天總是出沒於各種茶餐廳的後巷幫忙洗碗打工還債,夜裡,就帶著小孩借宿在快餐店。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只有三個人是例外的。

中年人阿博(郭富城飾演),他彷彿不屬於上述這個群體,穿著一身舊西裝、揹著一個大書包,如若不是他落魄的神情、鬚根滿面、疲憊的面容,你還真是很難看得出,其實他也是一名流浪漢。

但你能感覺得出,他的與眾不同。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他能用流利的英文幫單親媽媽給社會福利署寫申請信,還能憑藉熟絡的社會關係,幫各種流浪友找工作。

毫無疑問,他是這群人的中心。


(萬梓良飾演)也很與眾不同。他長期窩在快餐店,不是因為沒有錢。

他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前事:妻子早些年意外去世,從此他的神志變得有點恍惚,他每天晚上都坐在同一個位置,對著空位思念亡妻。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在廟街「豔陽天」歌舞廳唱歌的秋紅(楊千嬅飾),則是另一個例外,她因為和阿博有著剪不斷的情緣,也加入到這群人中。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但說到底,她也是一個「麥路人」。廟街早已香火式微,往時這個亞洲最著名的夜市,如今已沒有人習慣去聽街頭賣唱。秋紅也面臨著失業的危機。


這群人,因緣際會在快餐店相匯,沒有血緣關係,只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因此與彼此產生了友情。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2015年10月,一名無家可歸的老婦人坐在快餐店內意外身亡,整整7個小時都沒有人發現。這事件震動全港,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這起事件,當年引起了全港轟動


人們這才留意到,這群近乎「隱身」在快餐店的人的存在,因為這群人也很識趣,每每總是隱藏在店鋪的陰暗角落,儘量不去打擾別人。

香港人稱這個群體叫「麥睡族」或「麥難民」,後來又有了更善意的名字,叫「

麥路人」。

經過調查,五年過去了,這個群體沒有消失,反而加入的數字在上升。


眾所周知,香港是全球租金最貴的地方,尤其在油尖旺、銅鑼環一帶,更是寸土尺金。辦公室租金貴,住宅更貴,甚至,一間十平方不到的地方被間隔成多個小單間,俗稱「劏房」,且租金相對於部分人的收入來說,也不算便宜。

於是,一部分低收入連「劏房」都租不起的人,順理成章只能流連在快餐店。


經過香港的社工團體調查,有接近一半的受訪者其實是有正職或兼職的,這頗顛覆大家的認知。

但無論是像阿博或等伯這樣還算有點錢的,還是像口水祥這樣三餐不繼的,寄宿在快餐店的人,原因都是「省錢」和「舒服」。


大型的快餐店其實也知道這個群體的存在,不過他們持比較開放的態度,也默許這群人在店內留宿。

於是加入這個「麥路人」一族的,越來越多。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太陽再光輝也有黑點,每個大都市光鮮的背後,都有著無數不為人知傷心的故事。

香港亦然。即使在經濟騰飛的20世紀80年代,各種社會問題亦層出不窮。


港產片一向有著人文關懷的傳統,如1982年黎大煒執導《靚妹仔》,講述離家出走的未成年少女的故事(俗稱「老泥妹」),這部電影不但大膽採用當時還是默默無聞的素人作為主演,題材上可謂驚世駭俗,第一次把社會不光彩的一面展現在觀眾面前,這部電影開創了香港寫實電影的先河,也成為了港片經典。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此後,1986年姜大衛導演的《聽不到的說話》第一次關注香港聾啞青少年的犯罪現象;鄭則仕1985年主演的關注有關弱智人士生活的《何必有我》;1986年關注精神病患者問題的《癲佬正傳》;1992年張之亮執導,喬宏、黃家駒和廖啟智主演《籠民》關注住屋問題,更是獲得了當年金像獎最佳影片。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可以說,即使是在以追求商業化、娛樂化極致的80、90年代,港片一直不乏嚴肅之作,它們反思社會問題,引起大眾關注。

即使在港片產量不斷下降、港產片式微的今天,香港的電影人們,依然拍出了《麥路人》這樣的有社會責任感的電影,是值得鼓勵的。


這次的《麥路人》,港媒用了「群星拱照」的大字標題來形容。從另一面反映出,電影市道越是艱難,香港的電影人們越是團結。


導演黃慶勳是個「老新人」了,20年來,他一直是大導演鄭保瑞的副導演,《麥路人》是他首部獨立執導作品,作為處女作,即選擇嚴肅的社會議題,勇氣可嘉,他亦憑此片入圍今年金像獎的最佳新導演獎。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身為金馬、金像雙料影帝的郭富城,僅憑故事大綱就立即答應出演。

「同(經紀人)小美講,什麼條件都答應!」

「我上網找(麥難民)的資料,發現原來全世界的無家可歸者不止是留宿橋底或露宿公園,而是在快餐店生活…… 看到這個劇本,加上我是香港演員,如果可以從這部電影出發,讓全世界都有共鳴,我覺得好值得去幫助。」


這一次,郭富城的角色可謂與他超級明星的形象有云泥之別,你很難想象,他會去演一個流浪漢。

就連導演黃慶勳也說,「有時在現場看到衣衫襤褸、鬚根滿面、一臉愁容瑟縮一旁的他,真的很難想像就是平時官仔骨骨、風流倜儻的郭天王。」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憑《天水圍的日與夜》獲金像獎影后的鮑起靜,這次在片中扮演郭富城的媽媽


至於一眾配角們,張達明、萬梓良、鮑起靜,也都是港片的經典老戲骨,每個角色著墨不多,但都完整而生動。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麥路人》並不是一部要賣「慘」的電影,儘管悲劇的劇情無處不在。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觀影后,群裡面小夥伴展開了討論


主角阿博和許多香港人一樣,有著光鮮的往事。他曾是金融才俊,但因為在操作過程中犯錯,鋃鐺入獄,人生從此被改變。

但正如他在片中的造型一樣,他像是把來快餐店幫助大家當作上班一樣,用他過往所學的知識和經驗,試圖帶領「難友」們走出困境。


秋紅的身上,則彷彿濃縮了香港夜生活的起起落落。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她唱歌的廟街「豔陽天」真有此地,是至今為數不多仍在營業的傳統歌舞廳。

前年英國搖滾巨星賈維斯·卡克 (Jarvis Cocker)趁在港演出期間,特意前來尋訪此地,感受一下昔日廟街的風情。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2018年,賈維斯·卡克在廟街「豔陽天」,忍不住上臺秀一手


選擇楊千嬅出演這個角色,大概也是看中她身上那種港女的硬朗氣質。

時代在變,歌廳式微,秋紅並不氣餒,有得唱就繼續唱,沒法唱下去,便轉行、力所能及扶助他人。


一個城市自有它的故事,故事總有高潮低潮,起承轉合,但城市中的人,最要緊的,是不要失去心氣。人在,燈在,這城市便仍有生氣。

《麥路人》去年入選了澳門國際電影節和東京國際電影節,今年金像獎九項提名,張達明更是一舉拿下最佳男配。因為疫情耽誤,現在終於能上院線了。

如果你還愛港片,值得你去支持一下這部良心製作的電影。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