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入選語文教材,家長不解,紅樓夢作者: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八股文入選語文教材,家長不解,紅樓夢作者: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題:八股文入選語文教材,家長不解,紅樓夢作者: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中的固定文體,要求考生把文章分成八部分,依次序作文,不許越雷池一步。文章分八股,就好比古詩的起承轉合,乃至於“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都是格調規矩一類。

  古人作詩,講究平仄、虛實,具體說來,便是:“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比如八言律詩,還要求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

  說起杭州高級中學選編的語文教材(校本),出了個大新聞,據稱,被廢棄多年的八股文,重新被看中,而且一次性選進了兩篇八股文。

八股文入選語文教材,家長不解,紅樓夢作者: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那麼,八股文具體是指哪八股呢?即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八股!

  八股文真的被廢棄過嗎

  八股文別稱文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本質上是一種應制文(含應制詩)。換句話說,只要應制文(含應制詩)還存在,“八股文”從來就不曾真正被廢棄。

  比如被盛譽為“作文黃金”的“三步法”,所謂的九六三不就是變相的八股文嗎?

八股文入選語文教材,家長不解,紅樓夢作者: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乃至於我們常說的關於寫文章的“鳳首、豹尾”,乃至於應試教育所有解讀文章的標準答案,無一例外,都是變相版的現代“八股文”。

  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無規矩不成方圓,自古文章便有應制文(含應制詩);然而,只有規矩便成了迂腐的書架子,自古文章亦不乏才子文(含才子詩)

  應制文(含應制詩)與才子文(含才子詩),便是文章的兩大類,應制文(含應制詩)是寫文章的基礎。

八股文入選語文教材,家長不解,紅樓夢作者: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好比聖賢所言,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想法天馬行空、千奇百怪,三觀還沒有定性,正所謂:“思而不學則殆”,所以,為了適應社會,不做異類,初學者應當先學四書五經,打好了三觀基礎,再學諸子百家。

  然而,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學而不思則罔”,死讀書,讀死書,也是行不通的,看遍了經典名著,出師了,就該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黛玉與賈政談文章

  有趣的是,早在明清時期,就有人評價過八股文,並寫進了自己的著作《紅樓夢》裡,作者讓林黛玉教寫詩,又讓賈政談文章,竟不太贊同一味追求應制文(含應制詩)。

八股文入選語文教材,家長不解,紅樓夢作者: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作詩也是寫文章,該當如何?林黛玉是這樣說的:“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才子文(含才子詩)的基礎是應制文(含應制詩),其水平卻在應制文(含應制詩)之上,因為,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

  《紅樓夢》故事裡,賈寶玉是個問題少年,只喜歡讀寫雜書,啟蒙的時候,就比舉業(科舉應試)勞神,賈政作為家長,也跟現代的家長一般,為此生了許多氣。

八股文入選語文教材,家長不解,紅樓夢作者:自古文章就分兩大類

  但是,作者筆鋒一轉,卻說賈政年輕的時候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平日裡的正言厲語,不過是作為長輩,面對晚輩,少不得規以正路,本著一顆“名利心”,望子成龍。

  又說賈寶玉雖不讀書,但寫起文章來,空靈娟逸,滿滿的才情,別有一番風流滋味,也還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而那些只會寫八股文的人,才思滯鈍,未免拘板庸澀。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