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豆腐,沒營養還不利健康!

這樣的豆腐,沒營養還不利健康!

現在豬肉牛肉都那麼貴,經常吃雞肉又怕激素多,吃魚又怕骨頭多(而且魚肉不太好處理),貝殼蝦類吃多了也不行......所以很多街坊都愛用豆製品來代替肉類食用,其實豆腐就是最常用的一種了。

豆腐的品種有很多,老豆腐、嫩豆腐、內酯豆腐、豆腐乾......用來做湯、炒菜、清蒸、燜煮、煎釀都好吃,經常代替肉吃不僅可以幫你省下很多菜錢,對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因為豆腐脂肪低卻富含優質蛋白,多吃不怕脂肪膽固醇超標,真的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高營養健康食材呢!

但是愛吃豆腐的街坊也要注意,大家去買豆腐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那些看起來過於“漂亮”的豆腐,更加要小心警惕。因為許多外表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豆腐,可能沒什麼營養價值,吃多了對身體可能也有害處!

這樣的豆腐,沒營養還不利健康!


選購豆腐有技巧

挑選新鮮的豆腐,最好不要買隔夜的、帶包裝的豆腐,因為裡面多多少少都含有防腐劑,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太好。


❌ 顏色太白的豆腐

純天然的豆腐,應該是用黃豆打成豆漿,然後過濾都加內脂或其它凝固劑做成的。因為黃豆是淡黃色的,打出來的豆漿也是略帶微黃,以至於做出來的豆腐自然不會是雪白的。

因此,如果你在菜市場看到的豆腐是潔白無瑕的,建議你還是不要買了,這不是天然豆腐該有的顏色,可能是加了某種添加劑才變成這樣的。

這樣的豆腐,沒營養還不利健康!


❌ 質感發黏的豆腐

新鮮的豆腐摸起來表面溼潤卻不會黏手,但如果是乾乾黏黏的話,說明已經放很久了,開始變質了。

都知道廣州天氣溼氣較重,然後溫度又比較高,在菜市場裡面賣的豆腐也很可能因為放久了而滋生細菌,這時候再買回家煮的話肯定是不好的~還不如買已經包裝好的(但是一定要放在冰櫃裡那種),起碼是密封的也沒變質!


❌ 酸味刺鼻的豆腐

新鮮的豆腐本身是自帶清新豆香味的,走進一點都能聞到,但是有問題的豆腐卻是聞不到豆味的(因為經過一些化學物質的浸泡,導致豆香味被覆蓋起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酸酸的味道,遇到千萬別買!

這樣的豆腐,沒營養還不利健康!


自制豆腐很簡單

小編自己也是個很愛吃豆腐的人,只是家裡的老人家經常說“現在的豆腐質量不好,不能多吃”——豆腐這麼好吃,又怎麼能放棄呢?為此,我特地科普了一下自己在家怎麼做豆腐,做法超級簡單,愛吃豆腐的你也來學一學吧~

這樣的豆腐,沒營養還不利健康!

準備材料:

幹黃豆250克、豆腐內脂5-10克、清水

準備工具:

豆漿機、濾布、豆腐模具

做法步驟:

1、幹黃豆用清水泡發一晚上,然後放入豆漿機中打成豆漿;

2、用濾布過濾出豆漿中的豆渣(最好反覆多過濾2-3次,出來的豆腐渣更少);

3、把豆漿放入鍋中煮沸,撈出裡面的浮沫後再煮5分鐘後關火晾1到2分鐘;

4、內脂用1勺清水攪拌融化,然後倒入豆漿裡攪拌均勻,靜置1-2小時可以看到豆漿變成了豆腐花(可以吃的豆腐花);

5、把豆腐花搗碎成糊,倒入鋪上棉布的豆腐模具中(一般買模具會送),用棉布包好豆腐餅壓上比較重的器具,2小時後就成型啦~

這樣的豆腐,沒營養還不利健康!

自己做的豆腐,雖然質感比外面賣的要粗糙一些,但是豆香濃郁又健康,多吃也不怕哦~你還等啥?新技能趕緊學起來!

這樣的豆腐,沒營養還不利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