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資入粵逆勢跑出加速度

今年1月-2月,廣東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2.2%


廣東:外資入粵逆勢跑出加速度

在湛江,總投資額達100億美元的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已完成兩臺800千伏安變壓器的加裝,基建施工通了電;在惠州,總投資為342.90億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項目在獲得核准批覆後,正在有條不紊建設;在廣州,松下電子材料的第四家工廠落戶黃埔區,主要提供5G電子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對全球經濟造成了衝擊。不過,在外貿大省和吸引外資大省的廣東,外資企業正在用熱火朝天的行動投下信任票——這裡仍是全球最理想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數據顯示,今年1月-2月,廣東省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3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廣東自貿區實際利用外資8.88億美元,佔全省的35%,同比增長15.1%。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影響,疊加春節假期因素,企業大面積停工停產,投資活動受限,投資者等待觀望情緒加重。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2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344億元,同比下降8.6%。廣東今年前兩個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171.47億元,同比下降8.3%。


在此形勢下,在中國的外資企業的信心是否會受到影響?


“2018年,我們的產值是19.4億元。2019年是25億元,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我們預計仍可達到28億元以上。” 松下電子材料(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一木勉表示。就在今年3月,這家中日外商合資企業新投資了5.5億元,希望能夠在兩年內實現5G增產。“我們希望投產後產值能比現在翻一番”。

信心集聚,奠下廣東外資企業長足發展基礎。4月10日,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越華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介紹,今年1月至2月,全省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32.4億元,同比增長12.2%。1月-2月,廣東市場採購出口增長1.8倍,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33.4%,均位居全國首位。

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預期和不曾減弱的信心背後,是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善的產業鏈以及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

“在得知我們的項目需求後,廣州市及南沙區政府多次主動接洽瞭解項目情況,解析區域優勢,積極促成合作。”法國的路易達孚集團北亞區工業項目管理總監江洲表示,廣州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克服疫情期間的重重困難力促項目落地。

據悉,疫情以來,省商務廳充分運用省長聯繫跨國公司直通車機制,共協調解決LG、達能、愛立信、嘉吉、日立、東麗、飛利浦等50家跨國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問題,大大提升了跨國企業在粵發展的信心。(羊城晚報記者 陳澤雲 杭瑩 )  

專家訪談

疫情之下,中國利用外資會受影響嗎?專家分析表示:

疫情控制得當穩定外資 大項目有定海神針之效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世界各國社會和經濟都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在此背景下,有關“外資撤離中國”的一些說法近日引發關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外資企業要轉出中國要考慮成本問題。中國的成本比美日要低很多,這是各國在中國建廠的主要原因。此外,外資企業仍需要中國龐大的市場。”

他表示,目前來看,中國的疫情控制得很快很好。所以,有些企業原本計劃轉訂單到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但因為疫情全球擴散,反而延緩了步伐,這也說明我國疫情控制得當,穩定了外資,給外資以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肯定有影響,但還不會有‘重塑’那麼大的力度。因為供應鏈或產業鏈由生產成本和市場需求決定,並沒有那麼容易移動。”陳萬靈表示,國外疫情控制住之後,訂單就會慢慢恢復了。

此外,陳萬靈也肯定了廣東以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穩住有效投資的做法。“大項目有定海神針之效,能起到積極示範作用。廣東要不斷開放市場和產業,這有助於優化外商投資結構”。(羊城晚報記者 陳澤雲 杭瑩 )  

隔離不隔愛 溫暖一直在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從境外歸來的同胞、外國友人在廣州“不期而遇”,他們在這裡開啟一段特別的經歷。14天集中隔離,雖然只是提供一日三餐、健康監測等日常服務,甚至隔離人員和工作人員都很少打照面,但廣州戰“疫”人日夜守護的情意讓來自各地的人們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


廣東:外資入粵逆勢跑出加速度

留學生在隔離酒店內拍攝Vlog。(視頻截圖)


留學生拍Vlog “揭秘”隔離生活


“昨天是銀耳湯,今天是小米粥”“工作人員24小時都在”“隔離場館每天都有專人消毒”……3月28日從美國回國後,33歲的留學生艾克在廣州進行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隔離期間,艾克拍攝“我的隔離日記”VLOG,記錄歸國心路歷程及酒店隔離日常,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艾克曾是海南廣播電視總檯的節目主持人,5年前,他辭職去美國深造,如今已完成學業和實習,打算回國發展,加上籤證即將到期,3月下旬,他購買了回國的機票。“美國朋友想知道我在隔離酒店的生活是怎麼樣的,網絡上的不實言論也讓我很氣憤”,艾克決定通過視頻博客將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既能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也是對各種不實報道的有力回擊”。

隔離時,有很多細節讓艾克感動。“一天早上,工作人員來派早餐,我為了拍視頻,提前把門打開了,他們以為我餓了,趕緊跑過來給我發了一份早餐,我好感動。”

“昨晚測體溫我是36.8℃,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後來醫護人員還回訪,叮囑我,房間多開窗通風,多喝點熱水,別感冒著涼,有問題隨時找他們。”艾克說,“他們很重視,態度很積極,奮戰疫情的這種激情我很少見到”。

在隔離的日子裡,艾克時刻換位思考,醫護人員每天“全副武裝”重複著測量體溫、送餐等工作,還要回應127人的隔離微信群裡的詢問、需求,幫助大家順利渡過隔離期。“都是和我們一樣大的‘80後’‘90後’,我們隔離只是14天,他們卻在這裡‘被隔離’了一個半月,甚至要持續更長時間去冒著生命危險為隔離人員服務,太不容易了”。


廣東:外資入粵逆勢跑出加速度


俄羅斯姑娘主動請纓擔任翻譯


俄羅斯姑娘Varya(中文名媧麗婭)3月13日乘機從莫斯科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後開始了14天的集中隔離,其間她被工作人員認真周到的工作態度深深打動,主動提出承擔俄語翻譯的工作,通過微信語音幫助工作人員與俄羅斯旅客進行更直接的溝通。14天隔離期滿後,她還要繼續提供協助。“隔離的感受就是很滿意!14天裡,所有的工作人員對我都很好,我想表達感謝。”  

Varya抵達廣州後,首先入住了越秀區廣州賓館,之後因為她乘坐的航班中有一名與她相鄰幾排的乘客確診了新冠肺炎,Varya作為密切接觸者,轉到越秀區另一家酒店繼續進行隔離。

Varya表示,兩家酒店的環境都很好,在廣州賓館,因為外國旅客比較多,工作人員的接收任務很重。Varya被工作人員的真誠服務與關懷深深打動,也看到大家工作的不易,她提出擔任俄語翻譯,希望幫助工作人員減輕負擔。於是工作人員接到不會英語的俄羅斯客人,就通過微信聯繫Varya,由她進行翻譯。解除隔離後,Varya對工作人員說,我願意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需要隨時聯繫我。

廣州賓館是廣州最早一批境外來穗返穗人員中轉服務及集中隔離點,至今已接待1091名旅客,其中外籍人士293人。越秀區人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賴卉嵐和她的同事們在這裡開展健康管理工作,她說前段時間的廣州賓館就像一個“小型聯合國”,她和團隊接管服務的客人來自世界各地59個國家和地區。為了方便外籍人士儘快瞭解管理政策,他們多途徑補齊語言溝通短板,包括增配現場翻譯、翻譯筆,聯繫線上翻譯平臺,挖掘區內翻譯人才以及外籍志願者等,Varya正是其中一位,特別給力。


廣東:外資入粵逆勢跑出加速度

澳大利亞華人主動要求與駐點醫護人員合影留念。


四海之內皆兄弟 蒼穹之下地球村


“四海之內皆兄弟,蒼穹之下地球村”,越秀區兒童醫院副院長、小兒內科主任醫師張濤感慨。他和妻子廖嘉儀3月17日起便開始帶領工作隊進駐越秀區入境人員集中健康觀察隔離點。

駐點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做到嚴謹細緻,如登記客人資料時的近距離接觸、咽拭子採樣等高風險操作,又如每天兩次面對面的體溫監測以及為有不適症狀的客人“查房”等。他們經常反覆討論每一項工作的流程和細節,做到不遺漏、不出錯,遵守規程又要體現人文關懷,實現工作程序化,溝通人性化。

在駐點時,他們迎來上至80歲的老爺爺、下至剛滿月的嬰兒;還包括罹患抑鬱症的留學生、聾啞的澳大利亞華人以及各國旅客。對於不懂中文的外國人或華裔,廖嘉儀在留學期間鍛鍊的英語口語派上了用場,她用英語跟他們講解說明了政策、咽拭子採樣的必要性,以及配合採樣的要求。聾啞澳大利亞華人被醫護人員的細緻服務和關懷深深打動,離開隔離點時還主動要求與駐點醫護人員合影留念。(廣州日報記者 廖靖文、詹晨楓、湯南)


廣東:外資入粵逆勢跑出加速度

鍾南山全程用英文與在穗外籍人士交流防疫經驗,用“One world,one fight ”有力告訴世界


全球抗疫,各國在同一個戰壕

4月15日,廣州市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行。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與19名在穗學習、工作的外籍人士進行面對面交流。在交流活動中,鍾南山全程用英文介紹與作答,他向外籍人士表示,“One world,one fight!”抗擊新冠肺炎,不分中外,大家都在同一個戰壕。

何時可以摘掉口罩?

鍾南山製作了中英文版本的PPT介紹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經驗,包括新冠肺炎在中國發生的時間軸、傳播的途徑、治療用藥、防控關鍵以及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等。

針對戴口罩能否有效防護的爭論,鍾南山表示,由於病毒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戴口罩能有效防止飛沫感染。疫情防控的關鍵就是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

什麼時候可以摘掉口罩?加納籍的布布恩向鍾南山發問。鍾南山表示,等疫情再穩定一點,在公園等空氣流通比較好的場所可以不用一直戴口罩,在教室等人流比較密集的場所則需要戴口罩。他說:“在國外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還是要戴口罩。”

鍾南山表示,要警惕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如果被傳染,在潛伏期的3-7天便具有傳染性,在最早的5天中,病毒載量在上呼吸道更多,一週後顯著下降。”所以,應更加註意兩類無症狀感染者,即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來自重點疫區的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

中國防控為何這麼嚴?

19位外籍人士中有9位正在廣東高校就讀醫學相關專業。在南方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習的大衛來自剛果(布),他說:“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可以理解中國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但是我身邊有些外國朋友不能理解為什麼防控要這麼嚴格。您作為醫學專家,您覺得可以對他們說什麼?”

鍾南山說,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染性特別強,目前確認的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可能還包括空氣(氣溶膠)傳播和排洩物-呼吸道傳播,而且還有無症狀傳染。因此,採取強力的抑制措施,通過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和早隔離才能有效阻斷疾病的進一步傳播。他認為,中國的強力措施被證明是有效的,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中國與他國如何互助?

在中山大學就讀的範玲玲來自越南,她問鍾南山,中國與其他國家如何守望相助?

鍾南山說:“我們除了支援口罩、呼吸機等,更重要的是開展醫學交流合作。現在我們每個星期都跟各國的專家交流。大家多交流可以減少走彎路。”

鍾南山說,“下午我將和印度交流。我們願意和更多國家交流。因為大家做工作,有時是對的,有時是教訓,多交流可以避免走彎路。”

鍾南山強調,我們處於同一個世界,在這場全球抗疫戰中,世界各國都在同一個戰壕裡。

廣東:外資入粵逆勢跑出加速度

被治癒的他給鍾院士送上一份禮物

來自巴勒斯坦的默罕穆德·歐德·阿布·那茅斯也出現在交流活動中,他是一名在廣州被治癒的外籍患者。此前從武漢來廣州旅遊時,他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經過種種困難終於康復,他說“非常感謝廣州”。藉著會後合影的機會,他向鍾南山送上了一個有巴勒斯坦標誌的徽章,以表達他對鍾南山院士、廣州乃至中國的感謝。(羊城晚報記者譚諍 董柳 )


海外抗疫中藥銷量顯著增加


廣州藥企海外訂單激增,廣東特色中藥贈與十餘國


廣東:外資入粵逆勢跑出加速度

粵企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對抗疫產品進行分裝。石磊 萬穩龍 攝

海外疫情暴發以來,中醫藥備受關注。有美國中醫診所老闆表示,抗疫中藥銷量顯著增加;與此同時,廣州多家藥企的中醫藥產品海外訂單激增。在海外抗疫中藥熱之下,贈送給在外中國留學生的“健康包”中出現中藥的身影,頗具廣東特色的“粵抗1號”預防方配方涼茶等也被廣泛贈與海外多國。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金世明向記者表示,“中醫藥在國內抗疫中發揮了顯著作用,我們對中醫藥要有自信”。


中藥海外走俏,廣州藥企生產忙


“疫情發生後,我們診所的抗疫中藥銷售量顯著增加。紐約甚至有中藥脫銷。”4月6日,美國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的中醫針灸師孟北告訴記者。

孟北和他的醫學團隊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西雅圖開設了兩家中醫診所,他獲得了當地的“針灸和東方醫學治療師”的職稱。

孟北告訴記者,在美國,中醫藥是替代療法(AlternativeTherapy)的一種,除了開藥扎針外,還會對患者給予生活及飲食方面指導,他所在的診所主要接診外國患者,“他們對中醫的信任度總的來說是在逐步提高”。

因此,疫情發生後,診所的中藥銷量也顯著增加,“我們多用玉屏風散、普濟消毒飲、小柴胡湯、麻黃湯、清氣化痰丸、仙方活命飲等,根據患者體質和病史選擇組合”。由於新冠肺炎屬於強力傳染病,美國各地指定了醫院救治以防擴散,一般診所不可以隨意接診。“目前我們診所還沒有接診過任何新冠肺炎患者,主要是中藥預防。”孟北說。

中醫藥在海外走俏,國內藥企生產正忙。近日,廣州香雪製藥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永輝對外表示,近期公司的中藥產品出口量猛增,還有客戶主動要求空運並表示願意承擔運費。

據他介紹,受疫情影響,該公司抗病毒產品出口額增長了10倍,“以前一年的出口量就是幾個貨櫃,現在一天就可以發幾個貨櫃,需求量很大”。

同時,記者也從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瞭解到,日前該公司旗下首批500件板藍根出口訂單已經裝車發往海外。廣藥集團旗下中成藥生產基地廣州白雲山和黃中藥廠區一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3月以來,我們不斷接到海外經銷商諮詢板藍根出口銷售事宜,並收到海外多地客戶的訂單意向,板藍根顆粒的海外需求量飆升。”


廣東特色中藥支援十餘國家抗疫


海外疫情暴發以來,中醫藥逐漸受到外國人以及華人華僑的認可。中國駐外使領館向中國留學生髮放的“健康包”中就有“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的身影,頗具廣東特色的“粵抗1號”預防方配方涼茶等中藥也被廣泛贈與多國。

近日,不少法國、意大利、英國等地中國留學生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從駐外使領館處領取的“健康包”,其中就包括“連花清瘟膠囊”等抗疫中藥。

此外,3月31日下午,廣東公共外交協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和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等單位舉辦的“廣東中醫藥支援全球抗疫公益行動”捐贈儀式上,向全球疫情較嚴重的13個國家捐贈防疫物資。

記者向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了解到,此次公益行動籌集的捐贈物資總價值約1283.41萬元,除了口罩、額溫槍、消毒液、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外,還有頗具廣東特色的中藥,如香雪製藥的“粵抗1號”預防方配方涼茶、一方製藥的流感(新冠)預防方等。

參與組織此次公益活動的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金世明告訴記者,這些物資將陸續送到受贈國家的駐穗使領館,然後發往各國。

金世明透露,除了此次捐贈活動外,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還計劃聯絡海外多國的中醫藥協會,通過舉辦線上座談會向海外國家和地區分享國內中醫藥抗疫的經驗。

“中醫藥在國內抗疫中發揮了顯著作用,我們對中醫藥要有自信。新冠肺炎是全球性大問題,我們也希望藉此機會向海外分享中醫藥抗疫的良好經驗,讓更多人傳承發展中醫理念。”他說。(南方都市報記者 毛淑傑)

(為尊重受訪者意願,孟北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