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託福培訓教案」:第7計 無中生有

(輔名:以已之矛攻他之盾.物業人與業主的共同兵法)

編者注:之前6計這勝戰篇,本計起為敵戰篇6計的首計。如果大家對物業管理的日常服務時業主溝通方式有興趣交流,希望大家在分享了小編的故事之後,能把身邊的故事也附上交流。謝謝大家支持!


「物業管理託福培訓教案」:第7計 無中生有

【原文】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物業管理託福培訓教案」:第7計 無中生有

【古人以為】

我們可以從此計原文中就很直接地讀出計謀的智慧。所謂“誑”,就是欺詐、誑騙;而“實”,用實在、真實來表達,讀者也能直觀地理解。假作真時真亦假,高明地把假象作成“真相”,其欺騙性更強;也就是講,能讓對方把受騙的假象當成真相,並非一假到底可以做到!古人有云:“無而示有,誑也!” 由誑而真、由虛而實的無中生有,就是要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只有通過不斷地互動演變(虛實互變),才能讓敵方造成判斷失誤,從而影響到其行動失誤。所以,在古往今來的各類戰例中,落實此計過程中無不脫離以下這三個步驟:

第一步,示敵以假,讓敵人誤以為真;

第二步,讓敵方識破我方之假,掉以輕心;

第三步,我方變假為真,讓敵方仍誤以為假。

讓此計更穩妥的實施時又有二處重點是不能忽略的:

第1.不是每個人都合適被此計打敗的,如果不能正視此方面的前期排摸,充分了解敵方指控軍的處事性格,可能會讓此計反制與已。重點:敵方指揮官必須是過於謹慎且多疑的;

第2.時效性對此計的實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落實此計中,不能及時抓住敵方思想已亂迷惑不解之當機,不能迅速作出自我反應,變虛為實、變假為真、變無為有,就不會產生出出其不意地攻擊敵方的效果。

「物業管理託福培訓教案」:第7計 無中生有

【對物業管理人員培訓要求】

在日常管理中常用的套路有許多,但大多上不了檯面。作為對物業人員的培訓指導,胡亂引用某個案例只會有事給搞混。故在這段中,還是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讓大家在看故事的同時也感悟一下身邊事,看看有沒有借引的可能。故事曰:《做個總統的女婿,難嗎?》

某國富紳對他兒子說:“孩子,你現在已25歲了,是不是要找個女孩結婚,了卻爸媽心願。”兒子說:“爸爸我不想那麼早就結婚。”爸爸說:“假如是總統的女兒你願意嗎?”兒子笑著點頭。

在一次宴會上,富紳對總統說:“您的女兒已到結婚年齡,想不想幫女兒找個好女婿?”總統說:“女兒可能不會那麼早結婚。”富紳說:“假如您的女婿是世界銀行副行長,您看可以考慮嗎?”總統默然無語。

某日富紳找到世界銀行行長,問貴行是否要招聘一位年輕的副行長?行長說:“我們這裡副行長的職位已滿。”富紳說:“假如這位年青人是總統女婿,您看可以考慮嗎?”行長點頭應允。事隔不久,富紳的兒子如願做了世界銀行的副行長並娶了總統的女兒為太太。

物業人從這個故事中有哪些啟發?“無中生有”式的服務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我是否有能力融合。

「物業管理託福培訓教案」:第7計 無中生有

【感悟小故事】

大約在1919年前後那個時期,美國人康拉德·希爾頓想要在美國達拉斯市開一家旅店,他看中了業主德米科的一塊地皮,經過預算,如建一座自己想要的高檔旅店,起碼需要100萬美元的資金,其中還不包括買下那塊地皮價錢(30萬美元)。而這時的康拉德·希爾頓身上只有東借西湊的3萬美元。

「物業管理託福培訓教案」:第7計 無中生有

地皮的業主德米科是位在生意場上小有名氣的地產商,如何說動他然後把地皮拿下是件很艱鉅的任務。見面時,希爾頓開門見山地用誠懇地態度表達了來意:“我買地皮的錢不夠,但是可以租啊,我準備租上九十年,每年租金為3萬美元。假如不能按期付款,你隨時可以收回土地,我建的旅店也歸你。這是第一年的3萬美元,你看怎麼樣?” 德米科聽後心中盤算了一下:30萬美元雖然不算少,但如果直接把地賣出去,也就是這個數了。現在租出去90年,按每年3萬租金回收,卻會有270萬美元的租金,而且土地還是我的!同時還不用承擔風險,說不定,飯店也有可能歸自己,是門划算的生意。想到這,德米科轉怒為喜,爽快地與希爾頓達成了合作。

然而對於希爾頓而言,當他交出東借西湊到3萬美元后,就基本被掏空。於是,他直接向德米科提出希望以土地產權作為抵押去銀行貸款建旅店的請求,德米科為了能順利地拿到後面270萬美元的租金,也就答應了他。

希爾頓就拿到了需要30萬美元才能拿下的土地使用權,更為關鍵的是,他事前就已經瞭解到,德米科在地產界名氣不大,但財力卻絕對雄厚,否則,也不會不將30萬美元放在眼裡,自己的這一手完全可以將雙方的利益捆綁在一起。

有了土地做抵押後,希爾頓順利從銀行貸款30萬美元,再加上自己在各方籌措的27萬美元,他的可用資金達到了57萬美元,但還是離旅店建成需100萬的預算有43萬的資金缺口,已經想全整個套路細節的希爾頓立馬落實開工。但不久這57萬美元用完了,希爾頓按計劃再去找了德米科,老老實實地向德米科表示自己遇到了資金問題,希望對方接管建了一大半的旅店,出資建完剩下的部分。希爾頓說:“旅店建好後,還是由我租過來經營,年租金不低於10萬美元。”德米科畢竟也是生意場上打拼的,這時自然早就搞明白了希爾頓的手法,但因為自己利益已經和希爾頓綁在了一起,而且怎麼說自己也不吃虧,土地是自己的,旅店是自己的,還有高達10萬的租金收入,最關鍵的是,他通過這段時間內與希爾頓間的一每系列故事,讓他看好希爾頓的能力,所以果斷補足了剩下的資金缺口。

就這樣的“無中生有”,讓希爾頓成就“全球旅店大王”的傳奇。

「物業管理託福培訓教案」:第7計 無中生有

【本兵法重點】

我們在分享別人家的“無中生有”、白手起家的秘訣時,是否有想過發掘一下身邊的那些可融合的資源呢?找一個有實力的利益追求者,想盡一切辦法把他人的利益與與自己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然後藉助他人的資源幫助自己實現目標。重要的話講三遍!!!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只有把自己與業主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共贏思維之下才能保障“無中生有”順利的“有成”。

待續- 第8計 暗度陳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