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草根英雄”迴歸平凡生活“熱血”不冷再鼓幹勁

內蒙古“草根英雄”迴歸平凡生活“熱血”不冷再鼓幹勁

圖為青城一員志願者團隊為社區工作人員送餐。青城一員供圖

圖為青城一員志願者團隊為社區工作人員送餐。青城一員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內蒙古“草根英雄”迴歸平凡生活 “熱血”不冷再鼓幹勁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24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內蒙古“草根英雄”迴歸平凡生活 “熱血”不冷再鼓幹勁

作者 烏婭娜 奧藍

“疫情期間我們組織了為期33天、400多人次志願者參與的消殺活動,幫助38個社區、220多個小區和多所學校進行了義務消毒,累計超過23萬人受益。”志願者徐小鋼說。

“疫情期間我們夫妻倆為內蒙古醫院、內蒙古腫瘤醫院、內蒙古婦幼保健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免費配送麻辣焙子,共計357個,第二批免費配送活動也即將啟動。”志願者謝雨松說。

內蒙古“草根英雄”迴歸平凡生活“熱血”不冷再鼓幹勁

圖為戈壁上的志願者為牧民代購蔬菜。 石斌 攝

“疫情期間我們100多人的志願者團隊‘青城一員’共募得捐款58290.3元,為呼和浩特市9個社區的一線防控人員和其他公益組織志願者提供免費午餐1505份、晚餐1146份、口罩500個。”志願者關鷺說。

“我們嘎查(蒙古語,村)距離最近的供銷社有80公里,疫情期間我成了跑腿快遞小哥。每5天幫牧民群眾集中採購一次。每次都是一大早出發,一天要跑千餘里戈壁路,渴了就喝冰冷的礦泉水。”志願者王永江說。

地處中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雖然不是疫情的重災區,但是疫情期間湧現出一大批志願者,他們或自發或通過志願者團隊,竭盡全力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

內蒙古“草根英雄”迴歸平凡生活“熱血”不冷再鼓幹勁

圖為環衛工人拿到謝雨松夫妻倆的愛心焙子。受訪者供圖

包頭小夥連續多天在路邊免費發口罩,機關青年幹部在老舊小區“守大門”,90歲老爺爺為疫情捐出所有身家,烏蘭牧騎演員通過互聯網平臺載歌載舞為大家打氣加油……之前的兩個月,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暖新聞撫慰民眾焦慮緊張的心情。

內蒙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曾發佈消息,截至3月13日,內蒙古累計有5.8萬青年志願者加入新冠肺炎抗“疫”戰。

如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向好,各行業有序復產復工,民眾與疫情之間的“對抗”日漸緩和,生活逐步恢復了原樣。這些志願者也從“草根英雄”逐漸迴歸平凡生活。然而,他們內心依然“熱血”,他們的愛心也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影響越來越多的人。

“我們的藍哈達志願者團隊已成立5年,疫情期間的志願活動是最特殊的一次。以前我們每個月辦一次活動,關注某一類特殊群體,而這一次活動我們持續了一個月,幫助的是所有民眾,這讓我們覺得更加有責任感。”“90後”的徐小鋼是藍哈達志願者團隊的負責人,也是呼和浩特市金橋熱電廠的一名員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正當年,我想盡自己的力量守護自己的城市。”

“這次活動增加了我們志願者的凝聚力,大家任勞任怨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下一步,我們計劃為幾家準備開園的幼兒園進行消殺工作。”徐小鋼告訴記者,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次行動看到志願者的付出和積極影響,願意加入到志願者的隊伍當中。

“之前沒有店,也是因為這場疫情促成了一個店鋪,給我老公的廚藝一個施展空間,重要的是我倆想以這個店為媒介做一些事情。”謝雨松和老公王浩的店已經開了兩個多星期,公益活動一直沒停。“除了第二批免費配送外,我們從開業至今還免費為環衛工人或者有需求的貧困人員提供麻辣焙子,每天10個。”

內蒙古“草根英雄”迴歸平凡生活“熱血”不冷再鼓幹勁

圖為藍哈達志願者團隊的志願者們。受訪者供圖

“100元可能幹不了什麼大事,但是能讓10個有需要的人吃到熱乎的焙子,我們倆挺開心的。”謝雨松是個熱心姑娘,一打開話匣子就停不住。“而且我們希望以自己的小店為媒介,有愛心的朋友們在我們這裡下單,我們幫忙送給有需要的人。”

“我計劃近期在單位發起志願者招募大會,同時計劃成立青年黨員突擊隊,當有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或社會任務時,不講條件先上。”關鷺是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青年工作委員會的主任,抗擊疫情的經歷,讓她的工作思路改變很大。

“我們的兼職快遞小哥事業依舊沒有停。現在我們的首要問題是幫助大家把疫情耽誤的時間給搶回來。”王永江是蹲點駐守中蒙邊境線塔木素布拉格蘇木恩格日烏蘇嘎查(內蒙古阿拉善盟)的扶貧民警,他最近每天都很忙,和同事一起為當地養駱駝、種蓯蓉鎖陽的貧困牧民進行手把手地培訓。“還得再努力,好好幹,和大家把日子過得更富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