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孟小冬為何拒絕返回內地,這得從她和杜月笙的交往開始說起。

杜月笙對孟小冬的情分早在1925年就開始了。

1929年他雖然娶了名鬚生姚玉蘭,但對孟小冬依舊念念不忘,希圖找機會接近她。

1936年孟小冬應杜月笙的邀請為黃金大戲院揭幕剪綵,其後在此演出20餘日。因為孟小冬是杜之四夫人姚玉蘭膩友,演出期間理所當然地住在姚玉蘭處--18層公寓(今錦江飯店)。這樣孟杜的接觸就頻繁起來了。

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孟小冬和姚玉蘭


抗日戰爭中,杜月笙移居香港。

由於杜對孟念念不忘,自然對孟小冬的情況就分外留心。在日寇鐵蹄蹂躪下的北平,孟小冬憑著堅韌的意志,非凡的才氣和對藝術執著的追求,終於執餘派之牛耳。杜月笙對其欽佩愛慕之餘,尤憐惜其箇中的甘苦。因而1946年,已返回滬上的杜月笙,又讓總賬房黃國棟寫信給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於想念膩友,也就不再推託。姚玉蘭的噓寒問暖,杜月笙不露聲色的敬重體恤,使她感到數年來未曾有的溫暖,她那孤苦無依的心靈又找到了依託。孟小冬感於杜月笙數年來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蘭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滬不久,終於以身相許,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隨杜一家遷居香港。


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此時的杜月笙已非盛年,而是年逾花甲一病翁,孟自入杜門後,就自然地挑起了侍奉杜月笙的擔子。而侍疾也似乎成了她不可卸掉的責任,因為她的相伴已經成了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不可缺少的安慰。

自入杜公館以來,孟小冬一直沉默寡言,對一切看不慣、聽不得、受不了的事情都漠然置之。但1950年的某一天,傲岸的她卻迫不得已,淡淡地說了句至關重要的話。那天,杜月笙當著家人的面,掐指計算遷法需要多少張護照。當他算好了需要27張時,孟小冬淡然的聲音突然飄了過來:“我跟著去,算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一語道破實情。杜月笙一愣,當即宣佈儘快與孟小冬成婚。那一晚,杜月笙下了他那幾乎離不開的病榻,由人攙扶著,充當新郎;孟小冬的臉上也現出了笑容。畢竟他們有了女兒杜美娟,杜月笙有責任承擔起了孟小冬的義務,給她一個名分。

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孟小冬與馬連良


杜月笙死後,孟小冬獨居香港,深居簡出,專心教授弟子。

這時新中國已經成立,大局逐漸穩定,流落在香港的京劇演員馬連良、張君秋、楊寶森等在周恩來統戰政策的感召下返回內地。孟小冬也是統戰政策爭取的對象之一,周恩來總理曾委派章士釗多次赴港做孟小冬的工作,說服她迴歸。

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孟小冬和其父母在一起

當時孟母張雲鶴女士尚住在北京,以為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卻遭到孟小冬的婉拒。一九五七年章士釗曾寫條幅贈孟小冬:“當時海上敞歌筵,贈句曾教萬口傳。今日樊川嘆牢落,杜秋詩好也徒然。絕響譚餘跡已賒,宗工今日屬誰家。合當重啟珠簾寨,靜聽營門鼓幾撾”。詩句表現了章士釗說服不成的無奈與喟嘆。

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孟小冬劇照《四郎探母》

孟小冬為師嚴謹,並不隨便挑選弟子。只有具有天賦、意志堅強又迷戀藝術的人才能有資格做她的學生。她的3位弟子趙培鑫、錢培榮、吳必璋正是如此。她教授弟子極為認真、嚴格,規定未經她的允可,不能在外面隨意吊嗓,更不準在外面唱尚未純熟的戲。據劉嘉猷講,她曾有一位準弟子,略窺餘派劇藝門徑,唱做俱達到一定水平。曾經一度彩排,口碑甚佳。不久學習《捉放帶宿店》,念唱的同時兼排身段,等他自認為排得夠熟練了之後,便屢請在臺北公演。但是孟小冬認為他在做表與感染的神氣上,未盡善盡美,因此始終未予答應。

1967年,孟小冬因親友均在臺灣,為避免孤寂,便由香港轉遷到臺北定居,閉門靜養,由絢爛歸於平淡,終其餘年。

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移居香港後的孟小冬

1977年5月25日,一陣劇烈的哮喘之後,便突然昏迷過去,送至醫院搶救無效,終因肺氣腫和心臟病併發症於5月26日晚11時50分辭世,享年70歲。6月8日臺北舉行了1000餘人參加的盛大葬禮。

解放後孟小冬沒有應召返回內地始末

孟小冬與張大千

張大千特輓聯曰:

魂歸天上,譽滿人間。法曲竟成廣陵散。

不畏威劫,寧論利往。節概應標列女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