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影響深遠的彎路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57enlvOU6R3Nk7cN1xKEvw

那些影響深遠的彎路

靜兒最近反思很多事情,不僅是當時做錯了。錯誤定式形成的思維習慣對自己的影響比事情本身要大的多。經常看到周圍的同事,非常的羨慕。他們都很聰明、有自己的方法。就算有些同事工作經驗相對少一些,但是就像在廢墟上創建一個輝煌的城市要比在一個已有城市上建設要簡單的多一樣,我未來要走的路要更長。今天分享出來,希望大家能少走一些彎路。

及時止損

不及時止損的危害要從我還沒出生說起。我媽有肝病,我從小經常聽到她埋這個埋怨那個,給她帶來的一身病。媽媽是個有潔癖的醫生,這個行業造成她不可避免的接觸很多的傳染源。再怎麼注意,都很可能成為各種攜帶者。一有身子弱,心情不好等等,體內的病毒就會很容易威脅自己。這是早應該做好的準備的事情。媽媽埋怨是因為不願接受這個現實。結果她一生被自己的心魔困擾。

哥哥是肝病攜帶者,而我是在媽媽做好了一些預防措施準備之後,晚哥哥十年出生的健康孩子。對家裡來說,我是個修正版。這造成了哥哥和我從小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為我的到來,意味著哥哥是個bug版本。我倆從小關係不好。最壞的一次,我上高三,哥哥從學校把我接出來帶我去火車站要把我送走。在火車站我趁著哥哥看車次時對工作人員小聲說我不認識這個人,這人是人販子。才被工作人員留下,哥哥被嚇跑了。我在車站工作室被那些快嘴潑婦(請允許我這麼形容,因為實在是在氣人了)認為是不良少女。後來我媽特地帶著姨姐和姨姐夫來接我,因為姨姐夫是比鐵路局長還要大的官員,來之前媽媽就知道我肯定在車站受委屈了。

如果媽媽不是對此事耿耿於懷,可能我和哥哥的關係不會這麼糟糕。我記得小時候有次在哥哥要回家之前用齒輪槓桿弄了一個一開門正好能砸到腦袋的枕頭。並且在平日哥哥進門第一腳的位置放了香蕉皮。

及時止損在工作中最明顯的事情體現在發版上線上。在代碼發佈生產環境後,線上出現了沒有預期的反應。最壞的表現:“不可能啊,這個代碼應該不會這樣啊,巧了吧,和這個沒有關係。”在這種思想引導下,不採取措施而是先查原因。正確的思維是:不管有沒有關係,先採取措施排除影響,也就是先止損。

常用的措施主要有三種:一是立即回滾代碼。二是提前做好開關,遇到問題一鍵切換。三是hot fix(熱修復)。熱修復就是知道是什麼原因所以不回滾代碼而是直接將問題修復上線。這個不是完全不可以用,但是不推薦的做法。因為這有概率會成為抱薪救火,帶來更大的影響。一般遇到線上問題要以下面優先級來處理:

那些影響深遠的彎路


預防經驗主義

經驗當然不能說是壞事,關鍵看怎麼用。我戶口和身份證上,當年媽媽都給我寫大了1歲,並且我是冬天生的,寫成了夏天生的。這是基於媽媽自己當年報大了年齡早上學的經驗。這給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早上學早畢業,並且作為被法定退休年齡坑害的一代,可以早些領到退休金。

但是當經驗變成經驗主義就要小心了。比如在做方案設計的時候,憑藉的是經驗,就會故步自封,成長緩慢。一些來說方案制定有以下步驟:

那些影響深遠的彎路


邏輯打動人心

估計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遇到感性的上級。如果一個領導決定“你不好”給出的理由是“我覺得”。就算可能實際上是合理的,也會想想就覺得生氣吧。在人與人之間合作,要用聽的懂的語言。這聽得懂的語言之一就是:邏輯。

這種邏輯要體現在每一件事情都要用這種方式思考,實實在在叫人信服。有種假邏輯給別人的感覺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想要做到邏輯打動人心首先制定的邏輯是一直存在的。不是要加在某人身上時突然產生的。比如有些領導決定要不要把某件事情交給下屬,會給1次機會或者3次機會。就是機會內事情都辦的不好,下次事情就不給你了。不管是1次機會還是3次機會,只要是一直是這樣的,埋怨也只能埋怨自己沒把事情做好。重要的是這樣的領導,就算自己做的不好,也願意留下來到做好為止。因為自己的路是可以看到未來的,是可以規劃的。

說人話

最近在想,我要寫怎樣的文章。靜兒要效仿古人白居易老前輩。力求寫出的文章有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就能看懂(最近在整理一篇《文件存儲機制的通用實現及原理-談Kafka、Redis、基於Lucene的搜索引擎等中間件和數據庫的文件存儲機制》)。不知道多久能達到發出來的標準哈,敬請期待。

工作中大概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說人話。我寫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那麼都看不懂,肯定不能達到效果的吧。靜兒瞭解到關注“編程一生”公眾號的有運維人員、開發人員、技術總監、CTO還有很多大廠HR。一份信任伴隨一份責任。新的一年,大而空的目標就不指定了,至少一步步先向通俗易懂靠攏。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金庸的小說一開始就水平很高,古龍的小說開始是良莠不齊,後來慢慢的水平開始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準。作者說希望大家效仿金庸和後期的古龍,將文章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準。能夠像金庸老爺爺這樣天賦異稟自然是好事。但是像我這樣的大多數人只能慢慢一步一個腳印,也未必是壞事。習慣了美好未必珍惜,自己努力獲得的成長更為可貴。

還記得一段臺詞:

I never pretended to be somebody else. It's been me all along. And it was me who was hurt in front of everybody. Look, I didn't come here to yell at you, okay? I know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afraid to show who you are. I was. But not anymore. And the thing is, I don't care what people think about me... because I believe in myself. And I know that things are gonna be okay. But even though I have no family, and no job, and no money for college... it's you that I feel sorry for.

大體意思是我一直做我自己,就算我一無所有,但我無懼本心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