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問題幫你解決:寶寶輔食添加!(下)

接上期:

30個問題幫你解決:寶寶輔食添加!(上)

30個問題幫你解決:寶寶輔食添加!(下)

輔食添加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9. 添加輔食後寶寶不吃奶怎麼辦?

確實有一些寶寶,添加輔食以後對輔食特別感興趣,對奶不那麼感興趣了。想要糾正寶寶不吃奶的問題,千萬不要強迫寶寶喝奶,而是要適量增加一些營養豐富的輔食的量。奶量只要保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就可以了,同時要監測寶寶的發育情況。

20. 輔食中可以加糖嗎?

嬰兒生來就更喜歡甜味,比起白水更喜歡糖水。但純糖屬於高熱量食物,任何年齡段都應該限制純糖的攝入,1歲以內的寶寶最好不吃加純糖的食物。

過早添加糖、鹽及刺激性調味品,更容易造成寶寶挑食或厭食。而從小避免“重口味”,不僅對寶寶健康有益,還有利於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

21. 什麼時候才建議喝果汁?

根據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最新有關嬰兒餵養的指南,不建議1歲以內的嬰兒喝果汁,1歲以後也要限制喝稀釋的果汁,4歲以內每天建議果汁在120-240毫升,7歲以後每天限制在240-360毫升。

22.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油?

一般建議6個月以後就可以給寶寶吃油。處在生長髮育中的寶寶,對食物的要求相對較高,對油的選擇也不例外。建議選擇α-亞麻酸含量豐富的油,如亞麻子油、核桃油、優質菜子油、大豆油、調和油等。

23. 寶寶對輔食過敏要注意什麼?

寶寶對某種食物是否過敏,吃之前並不知道,因此每一種食物,尤其容易引起過敏的蛋白、魚、蝦、堅果、豆製品等,在第一次添加的時候,需少量嘗試,至少觀察3天,並且在這3天中,不添加新食物。如果出現過敏症狀,因為量少,症狀也不會很嚴重,但需要回避該類輔食至少3個月以上。如果沒有出現過敏症狀,則一點點加量,並繼續觀察會不會過敏。

以前依據專家意見,會建議晚點添加這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但現在認為,晚添加這類食物並不會降低過敏風險,添加輔食的種類應該豐富,讓寶寶多嘗試。

24. 添加輔食後寶寶便秘怎麼辦?

剛開始添加的輔食種類有限,多以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為主,膳食纖維並不豐富,易造成寶寶大便乾結。此時,家長要注意給寶寶喂水,並逐步添加適合寶寶的菜泥、果泥等,火龍果、梨、西梅等對不少排便困難的寶寶可能有效。不少家長反映,寶寶添加火龍果等帶子的水果,通便效果明顯。當然,如果飲食干預的效果不佳,應及時諮詢兒科醫生。

寶寶出現便秘時,很多媽媽會根據傳統的說法,給寶寶吃點香蕉泥。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便秘的孩子應少吃香蕉,因為香蕉的膳食纖維含量並不怎麼高,但腹瀉恢復中的寶寶可以適量食用香蕉。

25. 寶寶腹瀉時的飲食怎麼安排?

添加輔食初期,有些寶寶由於耐受不好會出現胃腸道感染,容易拉肚子,此時,建議暫停添加輔食,等寶寶好了之後再重新添加。如果只是輕微的大便變稀,仍然是正常的大便性狀,通常不用擔心,維持已添加量繼續觀察3天,若拉肚子情況趨於好轉,等恢復到正常狀態後,再加輔食量和嘗試新的食物。如果情況繼續加重,要及時看兒科醫生。

通常,腹瀉的寶寶並不需要禁食,只有那種非常嚴重的腹瀉,需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短暫禁食來減輕腸道的負擔,待腸道功能好後繼續嘗試進食。傳統認為,拉肚子期間不吃東西或只喝粥的做法往往是不合理的。對於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輔食可以選擇容易消化的嬰兒米粉、爛麵條、魚肉泥等低脂肪、低膳食纖維的輔食,隨著病情好轉逐步恢復到正常飲食。

26. 要不要額外補充鈣、維生素D、鐵、鋅?

只要媽媽奶量充足,能夠按需或按時哺餵,注意補充維生素D,1歲以內的寶寶一般不會缺鈣。奶粉餵養的寶寶,奶粉中鈣相對較高且強化了維生素D,只要奶量充足,例如每天奶量在500毫升以上,寶寶也不會缺鈣。

對於出現缺鈣症狀的寶寶,首先要懷疑維生素D是否攝入或獲得不足,如果寶寶體內缺乏維生素D,就會影響鈣的吸收。母乳餵養和混合餵養的寶寶從出生就可以按常規,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至2歲以後。

在出生後的4-6個月中,母乳餵養的足月寶寶不需要補充額外的鐵。不過,隨著寶寶成長,對鐵的需求開始增加,加上母乳中鐵含量較低。所以,當寶寶吃輔食之後,需從肉類、魚泥、強化鐵的穀類中獲取一定的鐵。如果媽媽在孕期患有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或者寶寶出生時體重很低,那麼可能需要額外補充鐵劑,具體需要諮詢兒科醫生。

缺鋅也會影響到寶寶發育,是否補鋅需要兒科醫生結合寶寶的症狀表現綜合判斷,家長千萬不要自行判斷。

30個問題幫你解決:寶寶輔食添加!(下)

27. 自制嬰幼兒輔食要注意哪些問題?食材安全:寶寶的免疫力較弱,在製作輔食前,媽媽一定要確保器具、雙手及食材新鮮乾淨。

溫度適宜:加熱後的食物一定要稍涼後再餵給寶寶,特別是用微波爐加熱時,一定要小心,以免食物加熱不均勻燙到寶寶。

濃稠度適當:寶寶的吞嚥和消化功能還未發育完全,太乾或太黏稠的食物,寶寶很容易被嗆到或是噎到。

28. 如何培養寶寶自主進食?讓寶寶先學習接受勺子:開始添加輔食就要注意用勺子喂寶寶,並需要反覆嘗試和練習。剛開始寶寶或許吃不到一勺的輔食量,但隨著不斷嘗試,寶寶就能逐步掌握用勺子吃輔食的本領。

準備一些手指食物:寶寶8個月左右,讓他練習抓著食物吃,這會讓寶寶的手眼口腦的協調能力得到訓練。

讓寶寶玩玩餐具:7-9月齡的寶寶喜歡用手抓握餐具,不妨就讓他試試拿起小勺或小碗等餐具,當然也要注意不能給寶寶太尖銳的餐具,以免傷著寶寶。

模仿吃的技巧:從添加輔食開始,就應該和寶寶同桌吃飯,讓他學習和模仿大人怎樣用勺子。當寶寶8個月大時,即使他還未能掌握技巧,家長也應該鼓勵他拿著勺子摸索。

30個問題幫你解決:寶寶輔食添加!(下)

寶寶輔食需要的器具

29. 寶寶的用具

輔食餐具是寶寶的親密“小夥伴”,它們的優點是可以做到寶寶專用,從使用方法、材質等各方面都是為寶寶安全考慮的。

碗:選擇寶寶容易抓取,並且有碗耳的餐盤。媽媽也可以選設計新穎和方便的吸盤碗,防止寶寶拿不穩或者好奇亂動時將碗摔翻。

勺子:即使是標準的嬰兒勺子,對剛吃輔食的寶寶來說也很寬,剛開始的時候,每次喂寶寶半勺或更少的量。硅膠嬰兒勺是不錯的選擇,可以避免傷到寶寶。

高腳椅:當寶寶6~7個月大的時候,他已經能夠使用高腳椅吃飯了。為了確保寶寶舒適且安全,可以在高腳椅上墊一個可移動並可洗滌的墊子,這樣就可以經常清理,防止積攢大量的食物殘渣。

選擇高腳椅的時候,一定要選帶有可拆卸托盤的高腳椅,而且托盤的四周要有較高的邊緣。當寶寶吃飯時,托盤上較高的邊緣能夠防止食物掉落。可拆卸的托盤可以直接拿到水槽中清洗,比較方便。

30個問題幫你解決:寶寶輔食添加!(下)

30. 製作輔食的工具

製作輔食的工具是媽媽的“好幫手”,作為寶寶的“專屬款”,它們在設計、材質、清洗方面都做得較好。

輔食機:輔食機集蒸煮、攪拌為一體,操作起來非常方便,絕對是製作各種泥狀輔食的利器。製作各種菜泥、肉泥,只需簡單切塊處理,再放進輔食機裡先蒸煮再攪拌,省去很多時間,而且用輔食機制作出來的泥都很細膩,非常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寶寶。

30個問題幫你解決:寶寶輔食添加!(下)

料理機:為適應寶寶咀嚼能力的發育,輔食的性狀也需要從細膩的泥狀過渡到帶顆粒的固體狀。此時,一款具備攪拌和磨碎功能的料理機就更加實用一些。相比於專門的輔食機,料理機的功能更多,而且在寶寶度過輔食期後,還適合全家使用。

研磨器:一般是由研磨碗、研磨棒、榨汁器、過濾網、研磨盤、儲物蓋等部分組成,集搗碎、研磨、過濾、磨泥、榨汁等於一體,價格相對輔食機和料理機便宜很多,製作輔食和清洗也較方便。

濾蛋器:1歲以內的寶寶最好不要吃蛋清,這時有個輕鬆分離蛋黃和蛋清的濾蛋器就很重要。

《輔食每週吃什麼》

30個問題幫你解決:寶寶輔食添加!(下)

一本書,解決寶寶3歲前的飲食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