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秀嶼區工廠化育蛤苗提升經濟效益

4月20日,在莆田市秀嶼區平海鎮卓東村的長盛海洋開發有限公司平海育苗區,工人正在忙著換水、培育單體藻類,供育苗池花蛤幼苗食用。育苗池邊上,技術人員正在用顯微鏡對蛤苗進行觀察,時刻關注蛤苗的生產情況。

莆田市秀嶼區工廠化育蛤苗提升經濟效益

圖為工人將處理好的水裝起來,用於培育藻類。

水產是平海傳統支柱產業,已形成集育苗、養殖、加工為一體的整體產業鏈,水產養殖企業12家,水產養殖品種主要有對蝦、貝類、花蛤、鮑魚等。

“平海鎮工業企業少,水質比較好,而育苗對於水質的要求很高,目前公司實行室內工廠化育苗和露天蝦塘育苗,總育苗面積達300多畝。”長盛海洋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金貴說,多年來,花蛤育苗均藉助蝦塘進行,容易受天氣、水質等因素制約,影響花蛤苗的成活率、產量。2018年,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大棚式育苗基地,實現花蛤育苗工廠化。

“工廠化養殖雖然成本投入高,但公司採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新技術,其可控制性強、成活率高,還可以反季節養殖,通常其一畝的產量相當於蝦塘的好幾倍。” 王金貴說,將海水抽上岸,經過沉澱池及一級、二級過濾、淨化、加熱、消毒後,添加繁育的藻種,待藻類裂變後,經水管直接流進育苗池餵養蛤苗。

據悉,基地共有3名技術人員,平時還邀請寧波大學的教授到基地考察,提供技術支持,研發貝類育苗技術。目前,公司已成功培育出花蛤、縊蟶等貝類苗種。近30畝工廠化育苗池去年出產約2500公斤苗種,銷往大連、漳浦、晉江等地,產值達1000多萬元。(傅梅香 郭天泉)

來源:湄洲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