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公募基金一季報收官 1232只基金青睞貴州茅臺

【證券日報】

4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發揮“銀稅互動”作用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副司長韓國榮表示,“銀稅互動”受惠企業範圍擴大到M級以後,納入“銀稅互動”範圍的企業數量較以前增加了1倍。今年一季度,全國守信小微企業“銀稅互動”稅收信用貸款金額達到1816.3億元,同比增長22.3%。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問題,很多企業經營困難,但要識別鑑定這些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及風險,需要利用稅務部門掌握的稅務信息。通過“銀稅互動”可以掌握企業真實的經營信息,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公募基金一季報的披露迅速收官,在持續震盪的市場環境下,公募基金“抱團”持有的細分行業、優質個股也是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

與去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的重倉持股相比,消費龍頭和科技龍頭公司仍是眾多基金“扎堆”持有的重點,但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有所下降。

中小銀行的發展得到各方面政策的大力支持,擴充資本補充渠道就是其中關鍵一環。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中小銀行成功發行永續債,極大補充了資本充足率水平。在今年已成功發行永續債的8家銀行中,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數量多達6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各方面支持政策的出臺和落地,中小銀行利用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充足率的效果是顯著的。“這將對支持當地中小企業發展、為實體經濟融資‘輸血’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證券時報】

中國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4月22日表示,銀行一定要監控資金流向,確保資金運用在申請貸款時的標的上,對於違規把貸款流入到房地產市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引發監管機構做出如此表態的,主要是近期個別地方不僅出現了房價異動的現象,而且發現了消費貸、經營貸變異的問題,資金有轉道流向房地產市場的跡象。如果這樣,必然會對貨幣政策的傳導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如果不加以糾正,並對違規者給予嚴厲的責任追究,就會產生連鎖反應,產生不良後果。

2019年可謂銀行上市的大年,上市銀行數量達到8家,創三年來新高。這些新上市銀行業績如何?

隨著西安銀行披露年報,截至4月22日,去年8家新上市銀行已經有7家披露了2019年業績。除了渝農商行,其餘6家銀行的淨利潤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資產質量方面,超過一半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整體不良率低於行業均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下旬以來,新冠肺炎肆虐,銀行一季度業績承壓,新近披露一季報的西安銀行資產規模和個人貸款業務增速出現顯著下降。

金地集團下調票面利率引發市場對信用債利率下行的關注。多位公募和私募投資人士表示,“結構性資產荒”已經出現,未來下調利率的現象會越來越普遍。不過,他們在投資中並不會因此下沉信用風險,而是通過適當加槓桿等多種策略增厚收益。

對於金地集團大幅調低票面利率事件,市場看法不一。不過,在機構投資人士看來,信用債利率大幅下行已是大趨勢,未來發行人調低利率的現象會越來越普遍。

【中國證券報】

近日,原油期貨市場大幅波動,令下游化纖企業不僅面臨原材料採購後的結價上漲風險,也面臨產成品價格下跌帶來的庫存貶值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此前錦福化纖聚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福化纖”)通過利用PTA期貨套期保值等功能,成功鎖定生產利潤,降低經營風險的典型案例,可以為當前市場環境下的相關產業企業提供啟示。

據瞭解,錦福化纖主要從事於滌綸絲產品開發和生產,包括各種常規低彈絲、高彈絲、網絡絲等差別化和功能化及聚酯切片等。

截至4月23日,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一季度公募基金整體股票倉位降低1.45個百分點至73.43%。其中,封閉式基金加倉4.03個百分點,6只戰略配售基金也大舉加倉。調倉方向上,醫藥、基建板塊龍頭被大舉增持,部分消費個股被減持。雖然全球疫情尚未結束,但基金經理對A股後市保持樂觀,二季度佈局上,醫藥、科技、農業等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板塊凝聚較多共識。

一季度末公募基金股票倉位為73.43%,較上年末減少1.45個百分點。其中,開放式基金股票倉位小幅減少1.53個百分點至73.44%,但封閉式基金大幅加倉股票倉位4.03個百分點至72.89%。開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小幅減倉0.98個百分點至85.97%,混合型基金則減倉1.73個百分點。

天相數據顯示,剔除貨幣和理財債基,一季度公募基金總規模達79075.59億元,去年四季度末這一數據為68291.69億元,規模大幅增長15.79%。

具體來看,一季度,規模環比實現100%以上增長的公募基金公司有8家;規模環比實現50%以上增長的基金公司多達19家。而與此同時,一季度規模環比實現50%以上降幅的基金公司有1家,規模環比實現10%以上降幅的基金公司有20家。上述統計口徑下,一季度末規模排名前10的基金公司分別為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中銀基金、富國基金和招商基金。

【上海證券報】

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經歷兩輪主要調整,但相較於全球其他主要市場,表現相對穩定。從最新披露一季報數據來看,公募偏股基金整體仍保持較高的倉位水平,但相較於去年四季度末略有下降。

持倉結構上,金融業遭遇大幅減倉,代表成長風格的信息傳輸、軟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獲得明顯加倉,其中,5G應用、雲計算、半導體等成為眾多基金經理看好的板塊。

“焦煤集團與山煤集團合併重組”在迅速推進。繼上證報22日報道《山西將推進焦煤集團與山煤集團合併重組》之後,當晚,相關上市公司就披露了焦煤集團將吸並山煤集團的事項,此種同類合併重組,顯然是效仿央企間重組合並模式,“南北車”合併、“南北船”合併均是典範。

4月22日晚間,山煤國際發佈控股股東涉及重組公告稱,將以無償劃轉、吸收合併的方式,由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焦煤集團”)對公司控股股東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煤集團”)進行重組。重組完成後,焦煤集團為山煤國際的控股股東,直接持股60.43%。

與原油市場“唇齒相依”的煉化產業,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同頻共振”。4月22日晚間,總市值達750億元的榮盛石化交出了一份穩紮穩打的年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825億元,同比下降9.76%;歸母淨利潤增長37.28%至22.07億元。另據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今年一季度預計盈利12億元至13億元,同比上升98%至115%。

煉化項目的逐步投產,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助推器”。隨著2019年5月以來榮盛石化控股子公司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的陸續投產,公司產業鏈實現向上延伸,在提升運營穩定性的同時,為公司效益貢獻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