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32 | 武陟:聽一聽“黃河的樣子”

系列報道32 | 武陟:聽一聽“黃河的樣子”

也許你無法涉足千里,領略黃河的風采。但,你可以聽。

通過群情激昂的黃河河工號子,通過古韻悠長的黃河泥壎。

那裡,有黃河水的驚濤駭浪;那裡,有黃河人的樸素豪邁;那裡,有黃河文化的歷久彌香。

來武陟聽“黃河的樣子”,定會令你一飽耳福。

系列報道32 | 武陟:聽一聽“黃河的樣子”

一段黃河河工號子,震撼黃河兩岸。武陟,位於黃河與沁河交匯處。黃河自此以下成為懸河,從大禹治水開始,數千年來為黃河河工之要地。史載,黃河、沁河在這裡決溢113次。

為了治理黃河,歷代數十萬民工在此修堤築壩,從而孕育了極具地域特色的黃河河工號子。

黃河河工號子是邊勞動邊歌唱的無伴奏徒歌,歌唱方式是“一領眾和”。演唱時,數萬黃河民工邊打硪邊唱,氣勢恢宏,響徹雲天,彰顯中華民族團結一心抗擊自然災害的偉大精神。

黃河河工號子唱詞極具民間特色。河工們往往把歷史典故、戲劇人物用鄉間俚語呼喊出來。民間傳說、奇聞奇事、婆媳鄰里故事等都是硪號的素材。

在歷史上,武陟是黃河氾濫的多發區,是治理黃河的關鍵所在。歷代朝廷無數次調集各地民工來武陟修堤堵口,受硪號、樁號、船號、縴夫號的浸染,代代武陟人都會喊幾聲硪號,縴夫號。

黃河河工號子多數時間用大本腔、二本腔,體現男子漢勞作時的雄壯、豪邁,但有時為了放鬆,也會用假嗓子“娘娘腔”。黃河河工號子節奏上慢號、中號、快號都有,快慢之間的變換、銜接自然流暢,為歌曲、戲劇的產生、發展奠定了基礎。黃河號子演變成戲劇、演變成歌謠,如武陟大司馬二股弦戲的主要唱腔,就是以硪號為基礎生成的。

黃河河工號子是自從有人類的集體勞動就產生的呼喊、歌謠,是最早的音樂、最早的歌。保護和傳承黃河河工號子,對完善中國音樂史,充實黃河文化研究有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因此,搶救、保護、傳承、研究黃河河工號子迫在眉睫。

2009年6月,黃河河工號子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系列報道32 | 武陟:聽一聽“黃河的樣子”

黃河泥壎,選用黃河岸邊深層膠泥而製成的古老樂器。演奏時,古韻悠長,非常適合“中國人的耳朵”。

武陟黃河泥壎燒製、演奏技藝歷史悠久。2016年6月,武陟黃河泥壎燒製技藝被焦作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王建,武陟人,是當代黃河泥壎燒製、演奏技藝傳承人。

出於對傳統音樂文化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經過嘔心瀝血的研製,王建使即將失傳的黃河泥壎燒製、演奏技藝得以復鳴。近年來,他致力於黃河泥壎的弘揚與推廣,在黃河泥壎的發展道路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焦作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瑋萱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