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人談校訓話治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人談校訓話治學

為紀念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同時為展示中國航天事業成就,發揚航天精神,2016年,國家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回顧歷史,哈工大始終與中國航天事業同頻共振,在助力航天夢的路上,哈工大人的腳步從未停歇。

4月24日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請隨小編一起

來聽哈工大航天人

對校訓的理解

以及其求索治學之道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人談校訓話治學

首先一定要夯實基礎,提高自學本領。我們國家要發展,要有所創新,要走在前沿,就不能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後面。這種情況下,必須培養自學能力。第二,交叉科學發展迅速,要具備綜合處理、綜合分析的能力。第三,要具備實踐能力,力求把自己的想法轉變成現實,不能空想。第四,做事先學會做人。要學會和人打交道,學會互相配合、取長補短互相學習。我們國家今後的發展是非常非常有希望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航天技術的發展在世界上依然很重要。隨著國家的發展,青年學子將來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

哈工大的校風一直是紮紮實實搞學問,踏踏實實搞研究,認認真真搞學習。哈工大的校訓是“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其實質與核心就是要求每個學生在學習時踏踏實實地學懂每一個基本概念。一個人成長的時候,知道有規格就有約束,知道嚴格就不馬虎,知道要學功夫、本事,一定要到家。功夫到家了,你一定會取得成果,一定會成功。這是我的體會,也是哈工大老師對我的教育、培養。我在母校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怎麼學習,學會了怎麼去分析問題。

——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院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人談校訓話治學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哈工大在課程設置上特別注重基礎理論的學習,涉及的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公式、每一個命題,老師都講得特別透徹,特別清晰。並且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下,一些命題、公式的推證,學生們大多都能直接獨立完成。不僅如此,哈工大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方面也是捨得下功夫的,那時我們都要到工廠進行科技實習、畢業實習,花大量時間去實踐。

——載人航天工程原總指揮李繼耐將軍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人談校訓話治學

一項偉大的事業是由千萬個普普通通的人、做的普普通通的事構成的。同學們也要學會從小事做起,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將來才能有機會做大事。人生在不斷變換角色,你們現在是學生,就應該把學生應該做的事做好。你只有把當前的角色演好,才能把下一個角色演好。做人關鍵是要實事求是,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實力;要腳踏實地,切忌好高騖遠地定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

——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胡世祥將軍

我1958年進入哈工大電機系學習,學校的學風非常正,教學科研很強,對學生要求很嚴,學生在實習和畢業設計的時候都有專門的老師帶,所以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都非常強。我還清楚記得曾經在教室裡用功讀書、在校園小徑中朗朗晨讀的日日夜夜。我想對學生們說,成功都是刻苦積累的結果,如果認為走對了,就堅持下去,絕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主任李元正將軍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人談校訓話治學

回首往事,我有一個體會,那就是不管幹什麼,都要始終緊盯一個目標來做事,要有一個好的作風,而正是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傳統使我形成了好的作風。我深受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的影響,在求學過程中紮紮實實中學到了東西。同時,在學校形成的刻苦鑽研精神,讓我始終保持昂揚的鬥志和強大的信心,使我勇於在工作中一試身手,在實踐中顯示出到家的功夫。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副主任劉慶貴將軍

哈工大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培養的人才業務能力強,有實事求是的精神,我們應當引以為榮。哈工大有很多了不起的老師,教學水平高,而且還非常嚴格。教數學的富景隆、楊克劭老師,教自動控制的強文義老師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老師。正是“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風和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了我活躍的思維能力及廣泛的興趣愛好,回顧大學的學習,我覺得首先在專業上要懂得相關知識,知識面一定要廣,要學會學習方法,書要從厚讀到薄。

——嫦娥二號衛星總設計師黃江川

讀研究生時,我深刻體會到了“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精神。我給青年學子們提3點希望:一是大學是一生中進行系統性學習的最好階段,希望同學們在最好的時光紮實學習、夯實基礎、開拓眼界,為未來工作做好準備;二是培養科學鑽研精神和自學能力,敢於啃硬骨頭;三是為人做事要踏實肯幹,切勿急於求成。你通過學習和科研獲得的知識和經驗,都會幫助到未來的你。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人談校訓話治學

正是在大學階段夯實了專業基礎,走向工作崗位之後自己才能夠在業務方面如魚得水。在哈工大求學期間,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打牢了專業基礎,養成了規格嚴格的嚴謹作風,並且得以明辨事理,對人生目標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哈工大人的作風就是踏實認真、嚴謹務實,正是千千萬萬像哈工大人這樣的中國人支撐起了共和國的大廈。

——資源一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張邦寧

母校的優良傳統“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時刻影響著我,這種嚴格的學風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我們的一種素質。別人都說,哈工大的人特別肯幹、能吃苦,我覺得這正是我們的優點。只有這種嚴格、嚴謹、腳踏實地的精神,才更能凝聚成我們的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嫦娥一號衛星副總指揮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人談校訓話治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