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看直播,成為這個春天裡,哪也去不了窩在家裡為數不多的消遣。

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一場疫情,讓電商直播成為全民行動,近日中央關於農村電商的風向,更給如火如荼發展的三農帶貨直播再添一把乾柴,主播們幹勁兒更足了。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李佳琦、薇婭、張大奕這種頭部直播網紅一樣單場帶貨破億,年佣金收入過億,大部分農村播主,還搞不清自己的定位,甚至還交不起店鋪的押金,只能給別人帶貨,賺取一點微不足道的佣金。

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這種既不控制商品源頭,又不掌握成交動態,也不用去管售後的純流量帶貨播主們,很快就會退出歷史舞臺。輕資產運作去經營粉絲經濟,卻沒有一丁點的核心競爭力。能買一份親自試用試吃自己帶的貨的播主都算是有良心,大部分都是看銷量不錯,佣金不錯就直接帶了,反正最後有商家兜底。

殊不知一次次地透支粉絲對自己的信任,自己帶貨的商家突然整店下架,商品的貨不對板,沒有售後,主播都會成為替罪羊,要承擔失察之責。輕則評論區吐槽聲一片,重則失去信任掉粉,再重就得受到平臺的處罰了。

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換到三農直播電商也是一樣,中國的農副產品流通環節還比較傳統,從農民的田間地頭,到老百姓的餐桌,要經過多道手。每一手都會留出自己的利潤,但最後每一手都不怎麼賺錢,菜價卻從5毛錢一斤,變成了5塊錢一斤。

主播們賣的東西,絕對不會比樓下的菜市場便宜,甚至比常見的電商平臺價格還貴很多。很多人因為對主播的信任,願意為這筆費用埋單,但最終換來的,卻一樣是可能貨不對板的商品。因為什麼?因為一旦主播的商品做大了,成為了一種產業,自然會變成自己四處囤貨串貨,甚至變果原產地為當地的批發市場。

新電商平臺拼多多4月2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超過10億筆,同比大增184%。巧合的是,這10億筆訂單大部分來自直播帶貨。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頭部網紅,無數人連腳部網紅都不是,就稀裡糊塗地直播上了。沒有粉絲,沒有流量,沒有人氣,對著空氣聊1個多小時,平白無故買了一堆準備帶的貨,成了別人的下家。越想成功,就越難成功,還會落入那些割韭菜的人的套路里。

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當你花幾十,幾百塊錢買來了奉若神靈般的大V老師的真傳專欄,看到的都是一些非常淺層次的理論和正確的廢話,看著是真的乾貨滿滿,但就是一點指導意義沒有。誰也不能手把手的教你怎麼往直播間裡拉人,誰也不能保證你每次直播都能賣出去貨。李佳琦也不可能通過幾個視頻就把你培養成帶貨達人,這期間要走的路,沒有捷徑,必須一步步地去試探,去試錯。

在這裡,我奉勸那些已經有了一定粉絲,正在帶貨的播主們,雖然可能會得罪人,但還是得說:

第一,請珍惜你的每一個來之不易的粉絲

我們都是從零個粉絲開始的,沒有粉絲,我們也義無反顧地在發視頻,直播、寫東西,粉絲們就在我們不間斷的輸出裡,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和表達的東西,被我們的個人魅力所吸引,選擇關注我們,信任我們。但是,這都是暫時的,粉絲和播主之間,是一種非常弱的弱關係,粉絲可能關注了幾千人,即便成為你的粉絲以後,如果你沒有特別穩定的輸出,粉絲一樣會遠離你。

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請像孔雀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愛惜自己的粉絲。從零到幾十萬,到幾百萬,儘管基數在不斷放大,但底層邏輯並沒有改變,同樣會因為你發了一條不好的,引起反感的視頻而掉粉,而人設崩塌、而人人喊打。

無數個鮮活的例子就在我們身邊,不好好善待粉絲,實力寵粉的,拿粉絲當發財工具不斷洗的,最後下場都不怎麼好!

第二,一定要有自己能控制的貨源和渠道

播主們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對於貨源的失控。發貨源頭以次充好,播主並不知情,包裝盒不結實導致生鮮貨品大量損壞也不知情,總之,播主們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對所帶貨的商品毫無把控之力,這是直播帶貨主播的大忌。

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有人有朋友養殖海鮮,就直播賣貨,殊不知鮮活海產品的包裝極其講究,除了全程冷鏈之外,加海水氧氣等都是學問,為了減少物流成本,他朋友不放水,直接撈出來放包裝袋裡就打包走,現在的天氣,導致同城24小時到了的也有味道了,但還活著,超過48小時到不了的城市就不用想了。最後,這個大V針對反應強烈的用戶進行了退單和補償處理,但經此一遇,大致是明白了很多。

如果你不能控制貨物的源頭,至少要保證裝箱打包的時候自己在場,你不能這邊帶著新訂單,那邊有人稀裡糊塗地負責舊訂單,總之,誰也看不見誰,誰也不管誰,最後粉絲們收到的東西,不出問題才怪。這邊寄得是什麼你都不知道,你怎麼負責呢?

第三,一定要提前想好未來翻車的應對方案

直播帶貨翻車這件事太常見了,大V們也經常翻車。但是,人家的翻車補償方案不是緊急決定的,而是有預案的,有覆盤的。回去自己覆盤,聽一下是不是哪句口播說錯了,對於現場已經買了的,價格跟直播間說的不一樣的,是要自己買單的。

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如果遇到了各種其他的貨不對板的問題,是要承受退單和不退貨直接退款的。第一次自己組貨帶貨,裡面的水深著呢,哪裡像網上說的那麼簡單,直播杆一立,在三農耕種現場就能直播了。鏡頭看不見的地方,到處都是雷,所有的雷都趟一遍還能活下來的主播,才是真英雄。

第四,純帶貨和賺差價走不長,要有包裝能力

有人說,我家在農村沒有地,也不生產農產品,連雞都不養一隻,我咋帶貨?其實你看到很多的帶貨主播,在此前是有非常強大的發現能力和選品能力的。在你的身邊,有一批民間的手藝人,他們普普通通,幹了一輩子農活,偶爾帶孫子才會給孫子用木頭做個小玩具,這些,其實都是故事,情節和產品。傳統木作、純手工、愛的傳承,再配合上整個的加工過程,普通的東西就變成了一種情懷,一種具有感染力的產品。

冷靜點,警惕三農帶貨直播成為新二道販子,農民還是一樣不賺錢

帶貨,不帶這些有故事的東西,又帶什麼呢?包裝能力,並不是給產品做包裝盒的能力,而是把這個有故事的產品,賦予它感染力和需求的能力。

有了這四種能力,想要帶貨,那太容易了。

還是那句話,如果有能力,還是要教會當地的農民自己帶貨,只有他們才是真正的貨物主人,他們要求你為他們帶貨的除外。


該冷靜的時候,還是要冷靜,先判斷一下自己有多少能力,然後再開始直播。你說呢?

我是@醉美平谷 感謝您看到這裡,歡迎評論,點贊,關注,我們一起聊聊關於三農直播電商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