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終於迎來了大家期待已久的長假,但今年的“十一”很特別,中秋節正巧遇到國慶節,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可以連休8天!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大家經歷了疫情的侵襲,戴口罩防護成為日常,人與人要保持社交距離,朋友聚餐大為減少,儘量不外出更甭提跨省旅遊了;還有長江流域連連降雨造成多地“水淹七軍”……這一系列的改變和長時間的壓抑,使人們遭遇了嚴重的心理危機,需要給自己心理減減壓,這個“國慶、中秋長假”來得太及時了。

  經歷疫情侵襲,更需要給心靈“放個假”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焦慮抑鬱專病門診專家張靜波主任解析,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令人人自危,每一個人都在承受一場嚴峻的生理和心理考驗,很多人還因此出現了焦慮、恐懼、抑鬱及失眠等症狀。這些都是人生存本能所驅使的“應激反應”,適度的應激反應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但倘若反應過激,並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就需要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和心理援助了。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2019年國家發佈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提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以抑鬱障礙為主的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患病率呈上升趨勢。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心理壓力也隨之倍增,許多人都會出現焦慮、抑鬱、失眠、發慌、煩躁等狀況。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壓力,長此以往都有可能造成人們的心理負擔,從而誘發相關疾病,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人們的心理更加脆弱,更需要自我心理疏導和放鬆心情。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張靜波主任指出,隨著中國抗疫形勢的逐漸好轉,人們焦慮、恐懼、抑鬱症狀及失眠等情況明顯有所緩解,大家生活、工作也漸漸步入了正軌。但長時間的壓抑,及對疫情的恐懼心理,每一個心理或多或少都遭受了一些心理危機,此時如果能夠進行自我心理疏導和調節,放鬆放鬆心情,更利於人們身心健康發展。

  雖然國際抗疫形勢依然嚴峻,國內防疫任務及措施依然存在,但在做好身體防護的同時,人們更需要進行心理疏導,趁著這次難得的“國慶、中秋長假”, 不妨給心靈也“放個假”,可以出去走走,看看風景,和朋友聚聚餐,也可以在家休憩……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放鬆心情,給心理“減壓”,張靜波主任為大家提出幾點實用的建議及需要注意事項。

  外出旅行人群,長假減壓“慢”遊更好

  “國慶、中秋”長假出行,是減壓、放鬆心情的一種很好的方法。正好趕上中秋,有些人會選擇回家團圓,但更多人會選擇外出旅遊。平時快節奏的生活已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巨大壓力,如果還要面對過於擁擠的人群、擁堵的交通,同樣會使人精神緊張,對放鬆身心不利。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因此,長假期間出遊時,遊玩景點不宜選擇太多,行程安排不要過於緊促,讓節奏放慢一點,儘量避開人群擁擠的知名景點,可以選擇到附近的公園或者郊外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為自己精心打造一次慢節奏的特色“減壓遊”。

  但外出旅行,就會涉及旅遊觀光、就餐飲食、人群密切接觸等問題,將使一些疾病暴露和感染的風險增加。除了帶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外,這些預防也很重要。

  1、流感及預防建議

  十一前後,早晚溫差增大,加之許多景點人群聚集,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傳染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後,會引起發燒、畏寒,體溫速升至38~40℃;頭痛,全身無力;打噴嚏,鼻塞和流鼻涕等症狀,且疫情期間,高燒更易讓人恐慌,需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預防措施:

  a、預防流感,要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

  b、出行期間一定要帶好口罩,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其免疫力比較差,易被感染;不要頻繁出入人群聚集、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幾率。

  c、還應根據氣溫變化而隨時增減衣服,防止外感風寒而造成機體抵抗力降低。

  2、食物中毒及預防建議

  假期出遊,野炊或聚餐活動頻繁,如忽視衛生,食品在操作中極易受到汙染,致使就餐人群發生集體性感染或食物中毒。臨床表現除有發熱、腹痛、腹瀉、噁心、嘔吐、胃腸道症狀外,還可以表現為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症狀,嚴重者可發生死亡,因此外出旅遊一定要注意飲食,且需合理膳食,切忌暴飲暴食。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預防措施:

  a、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飯前飯後勤洗手,未洗手前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口、鼻、眼。

  b、儘量避免接觸禽類、單峰駱駝及其飼養環境等,必須接觸時則需注意個人防護,並及時洗手。

  c、注意飲食衛生,不吃劣質或未徹底煮熟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生的蔬菜,不喝不乾淨的水等。

  十一宅家人群,不出門也能輕鬆減壓

  對於假期喜歡安靜、宅在家裡的人群來講,也有很多快樂的減壓方法可以嘗試。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內容中提出,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減壓,重視睡眠健康,培養科學的運動習慣,保持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正確認識抑鬱、焦慮等常見情緒問題,更好的維護心理健康。

  宅家人群,可通過這些方式舒緩情緒,具體如下:

  1、規律作息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充足的夜間睡眠,對提高人的抗感染和自身免疫能力非常重要,而成人每天睡眠時間應不少於6.5小時。不能因為平日工作繁忙,到了假期就睡個昏天暗地,或盡情熬夜打遊戲之類的,這樣黑白顛倒,反而會讓人精神萎靡,不利於身心健康,因此必須規律作息。

  2、健身運動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因為疫情大家很“宅”,運動變得很少,且此次疫情易感人群普遍具有免疫力差,體弱多病的特點,而每天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降低被感染的風險,還可改善睡眠和調節情緒。

  3、聽聽音樂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假期在家,可以聽聽喜歡的音樂,尤其是旋律比較舒緩和愉悅的音樂,研究表明良好的音樂既能消除人的不良體驗,而且對人的情緒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幫助人們恢復心理的平衡。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看書、繪畫、跳舞等,從而達到放鬆心情的目的。

  4、做做美食

國慶、中秋長假 來一場健康的心理“減壓”

  飲食的規律和均衡很重要,尤其是疫情期間,必要的葷菜和蔬菜、儘量規律的進食和保證每日的營養攝入量是需要的,不可隨意應付。可在節日期間,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來家做客,一起做做各種美食,但需合理膳食。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的節奏

焦慮與恐慌隨即而來,讓人身心疲憊

心靈需要放假,更需要減壓

偶爾的停留與休憩,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國慶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