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前言:在互聯網大潮時代下,初創企業的發展並不容易,大多數會以失敗而告終。但國內中小企業卻依然在遍地開花,服務著各行各業的生態鏈條需要,鑄就了國內ToB行業的繁榮景象。


如果你的企業還在彷徨或找不到突破方向,不妨休息一下,通過慧聰網《慧企道》瞭解更多成功企業的成長故事,能為創業者提供一個鼓舞人心的突破。

也許下一個工匠的契約精神,就出自你和你的企業。

今天我們講的是《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的企業成功故事!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讓人造城市,轉變為能夠吸納雨水、過濾空氣、過濾汙染物質的超級大海綿,達到降溫、防洪、抗旱、捕碳等效益,根本解決人造城市阻絕水與生態的問題,邁向真正的生態與低碳城市。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鑫邁集團 董事長袁賀平先生

“推動海綿城市快速發展、促進全產業鏈生態循環”,這是鑫邁集團對於“海綿城市”支持的願景;企業創始人袁賀平先生,早在1988年就自主研製穿線管道產品並獲得成功,成立河北省京南天和塑料廠,並投入小型生產開始逐步發展排水系列產品。

經過十年的細心經營,在北京大興區與北京一建公司合作併成立第一個庫房,隨著行業競爭的激烈,2000年公司在北京豐臺區京開五金建材市場成立了第一個直營店面,隨著業務發展到全國,還成立了物流中心,從此開始了品牌的壯大發展。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 鑫邁集團與子公司

據袁總介紹,企業正式創立於2005年,成功申請鑫邁牌商標,併成功研發鋼塑複合管,目前是一家專業致力於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環保管路系統的高新技術企業,旗下擁有天和鑫邁、天和眾誠、天和永固三家子公司,在綠色環保行業擁有一定的規劃設計理念和施工服務能力。

雨水資源智能化管理的引領者

鑫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雨水控制與綜合利用業務覆蓋建築小區、市政道路、城市綠地與廣場、城市水系與河道生態綜合治理等領域,並引領中國雨水資源化產業的發展。


同時鑫邁作為海綿城市建設領域的最早期實踐者之一,在全國率先成為 “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管理、運營維護、產業化”的海綿城市建設全產業鏈服務商。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 鑫邁自主研發的雨水收集模塊系統

根據水利部調查統計,近10年來,北京以年均不足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量,維持著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每年超採的量就達到了5億立方米。


怎麼實現海綿城市的目標?


袁總介紹說到: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的面積能實現70%雨水就地消納;到2030年,建成區80%的面積能實現70%雨水就地消納。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場雨的降雨量不超過19.4毫米,北京這塊兒大海綿,將直接消納這場降雨。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 各類市政、房產管道預埋項目,都可見鑫邁的身影

所以鑫邁集團本著“全方位技術創新、多領域協同參與、全流程極致服務、多行業高端引領”,“敬天愛人”的核心理念,肩負著“做零滲漏無汙染,綠色環保一流產品”的使命,以優質的綠色環保產品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努力實現“創管道行業百年企業”的偉大願景,可以說與海綿城市息息相關。

由鑫邁自主研發的雨水收集系統模塊(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是指收集、利用建築物屋頂及道路、廣場等硬化地表彙集的降雨徑流,經雨水收集模塊搭建的雨水收集系統收集—輸水—淨水—儲存等渠道積蓄、利用雨水,為綠化、景觀水體、洗滌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補給,以達到綜合利用雨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目的;具有減緩城區雨水洪澇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徑流汙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廣泛的意義。

雨水收集模塊還具備以下特點:

1、設計靈活可裁切,能任意組裝成不同容量的儲水空間,儲水率可達95%。

2、立柱式設計原理,抗壓能力超過45噸,可根據施工要求做成不同荷載的雨水矩陣。

3、為子母扣式安裝無需機械或配件組裝,節省工期。

4、採用分體式設計,可任意拆卸降低超過35%的開挖.運輸及65%的回填量,在不影響地面外界的情況下合理的利用地下空間且佔用地下空間更少。

5、抗腐蝕且空間大有足夠的有氧活動空間防止雨水停滯而產生的影響水質的厭氧細胞和寄生蟲及藻類。

6、採用PP聚丙烯材質100%的可循環利用並且安全無汙染更加有利於改善儲水水質;使用壽命長,耐老化、耐高溫、耐低溫、能適應各種惡劣環境。

7、能夠收集來自屋頂花園草坪鋪裝地區和車道的雨水並且更加合理的增加蓄水和供水能力。

諸多優秀產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

從事塑料管材生產近30年,自2005年創立自己品牌”天和鑫邁“後,公司主要研發、生產、銷售PE給水管、鋼塑複合管、PB/PE-RT地暖管、HDPE雙壁波紋管,並在2013年年底引進中德合資大型注塑機(4000T,當時全國一共3臺,北方僅此一臺),生產新產品”一次性注塑成型塑料檢查井“。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 鑫邁具備領先的生產加工實力

2015年年底響應國家號召“建設海綿城市”,公司自主研發、生產專利產品“雨水收集系統”,並於16年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快海綿城市建設。


國家住建部在2016年4-5月全國四個省市北京、南寧、合肥、重慶組織召開四期“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會議”,全國覆蓋32個省市級(及下屬單位)城鄉建設、規劃、水務及園林綠化等單位。國家住建部為主板單位,天和鑫邁作為協辦單位全程協助會議的組織工作並做相關會議報告。(中新網、光明網、經濟日報、北京晚報、中青網、新華社等一線媒體做了全場跟蹤報道)

袁總也自豪的說到,鑫邁目前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十大管道製造商之一,註冊資金達到1億零88萬元,加上30年管道生產經驗,並擁有15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注塑機(4000噸)、以及20條現代化生產設備,日生產量1000餘噸,庫存量10000餘噸;北京倉儲基地5000平方米、西安倉儲基地5000平方米、包頭倉儲基地3000平方米,已經成為管材管件一站式購齊的基地,再加上專業的售後服務團隊免費提供技術服務,為品質保駕護航。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 鑫邁在同行業中研發能力遙遙領先

作為研發設計、生產、施工與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鑫邁以給、排水處理,雨水綜合利用工程為核心,以雨水綜合利用、電熔檢查井等為配套產品,除上面提到的雨水收集系統,生產的HDPE給水管、深海抗風浪養魚網箱、雙壁波紋管、地暖管、塑料檢查井等,都擁有極高的技術水平,並廣泛應用在城鎮供水、地源熱泵管、天燃氣、煤氣輸送、食品化工領域、礦砂、泥漿輸送、置換水泥管、鑄鐵管和鋼管、園林綠化管網、市政非開挖工程、汙水處理、電力穿線等,大量替代傳統混凝土管和鑄鐵管,獲得採購方的一致好評。

與時俱進抓住互聯網推廣紅利

2003年非典病魔肆虐、全國人民齊心抗疫,因疫情影響,北京所有工地因材料商斷供北京,致使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停滯不前。


在此情況下,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單位發出緊急採購需求,天和鑫邁創始人兼董事長袁賀平先生,本著“調集所有資源、為國家項目出力”的宗旨,生產出了天和鑫邁第一款產品“鑫邁牌”鋼塑複合管,為保證北京奧運會場館的採購需求,24小時3班倒,不停的運轉、高速的生產,結合非典疫情情況,每日晚上往北京送貨。


所以08年奧運會場館、鳥巢、水立方等的材料供應商裡都有天和鑫邁管材的身影,這就是天和鑫邁的前身,也奠定了袁賀平先生從事管道行業的基礎。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 鑫邁廠區

也是從這次事情開始,袁總認為傳統市場在遭遇不可預測的“災難”情況下,會讓企業同樣遭遇到不可逆轉的打擊。


而那個時期也正是互聯網崛起的時代,公司也快速順勢大潮,創立了網絡銷售部門,為日後全國銷售的佈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 鑫邁獲得各類國家認證和技術證書

在談及與慧聰網等知名B2B平臺合作的效果,袁總也是豎起大拇指稱讚道,效果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尤其是在豐富的買家需求大數據匹配下,可以快速找到需求方,是真正能夠幫助到企業的銷售和推廣利器;尤其是在高效匹配需求方的同時,還為企業做了免費的廣告,基本所有客戶,都能在慧聰網找到企業相關產品和資質,快速讓大家瞭解到鑫邁的真正實力。

到現在北京市天和鑫邁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建材首選品牌、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會單位、國家建材AAA級質量服務信用企業、產品通過2001 9000認證、3C認證,並獲得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承包;以知識生產、知識應用和知識資本為立足之本,研究致力於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水體綜合整治、雨洪控制與利用等領域,通過科研、諮詢、規劃、設計、運營、監測、評估等方式,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和全流程技術服務。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 鑫邁參與的多個國家級,以及高檔小區建設案例

最後,袁總也為自己企業的成功表示了滿意,但這個滿意絕對不是滿足。從企業30餘年的發展,就可以看出鑫邁是一個穩紮穩打,注重科技,敢於創新的企業,在自身不斷髮展中,潛心技術提升與產品創新,一步步取得最終的成果。


對於企業發展,袁總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成功,你要先遭遇各種挫折;努力,奮鬥中還需要一點點眼光;拼搏,除了堅持更需要果斷和創新;發展,靜下心學會總結和前瞻。”


慧聰網《慧企道》介紹

慧聰網《慧企道》每次講述一個企業的成功之道,讓我們從中瞭解這些企業在關鍵時期的遠見、選擇、堅持、突破等等的故事,從他們的企業精神中,找到適合和啟發您的思維真諦。

注資1億零88萬,32年只為做好中國“管”業!他是如何做到的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取得這種“命中註定”的成功,但是有了正確的方向和構想,並且獲得足夠的研究和支持,企業家能夠獲得出乎意料的成功並將構想轉化成一家長久的企業,這也正是我們期望的結果。

如果您的企業或身邊的企業也有這樣的成功故事,請與我們聯繫,讓更多優秀的企業在國內ToB領域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