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利他心

華章管理

做企業,究竟什麼最重要?


大部分經營者認為,盈利最重要。然而稻盛和夫卻用幾次對盈利的妥協換來了更大的成功,這都是因為他堅持“利他心”是最重要的。


何為“利他心”?為何要利他?

稻盛和夫: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利他心


01 利他心


關愛之心和“愛”,也可以稱作“利他心”。所謂利他心,就是不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就算做出自我犧牲,也要為對方盡力的那顆心,是作為人最美麗的心。


我覺得在商業世界裡,利他心也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認為,在競爭激烈、弱肉強食的商業社會中,講什麼“愛”和“利他”,只會失敗,不可能成功。在此,我想舉一例來證明事實並非如此。


京瓷的美國分公司AVX公司是一家電子零部件製造商,1995年在紐約交易所重新上市。從收購該公司到重新上市,其間的經歷表明,即使在商界,“利他”精神也特別重要。即使短期會有一些犧牲,但長遠來講必定會得到回報。


02 邂逅AVX公司


我與AVX公司的邂逅可以追溯到1974年。當時該公司的經營者名叫馬歇爾·巴特勒。他提出一項申請,要求終止愛諾box(AVX公司前身)與京瓷簽訂的一項專利合同。我與AVX公司及巴特勒先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見面的。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我就深信應用多層陶瓷技術的大容量複合電容器一定前景光明。得知美國愛諾box公司業已掌握了此項生產技術,我決心引進該技術。


那時簽訂了購買該項專利的合同。內容是京瓷在日本生產多層陶瓷電容器,並在全世界銷售,而在日本國內的銷售則由京瓷壟斷。


之後,愛諾box分化為兩個公司,其中涉及多層陶瓷電容器業務的就是AVX公司,巴特勒就任該公司的一把手。他上任後得知愛諾box與京瓷簽訂合同的內容後,提出要終止該項合同。大概是他感覺到,日本電子市場前途一片大好,合同內容卻規定“AVX公司的多層陶瓷電容器不能在日本銷售”,這明顯對自己公司不利。他給京瓷寄來一封信函,希望廢除這項合同。


稻盛和夫: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利他心


03 主動終止專利合同


京瓷與愛諾box公司的合同已是板上釘釘,而且京瓷已經支付包括日本國內專賣權的許可費用。在大多數人看來,完全可以無視巴特勒的要求,但我卻不這麼想。


我是從“作為人,何謂正確”這條原理原則出發來考慮的。我認為“這項合同在法律上沒有問題,但站在原理原則的觀點來看又如何呢?確實如巴特勒所言,是不公平的。只對京瓷單方面有利,解除合同是正確的”。我接受了巴特勒的申請,從合同中刪除了京瓷擁有日本專賣權的那部分內容。


班尼迪·克羅森先生當時任職於AVX公司,擔任該公司的最高經營負責人,併兼任京瓷的專務董事。他在美國《焦點》雜誌(1995年11月號)訪談欄目中說道:


“當時,巴特勒認為合同(京瓷與愛諾box公司關於多層陶瓷電容的合同)不公平。令人吃驚的是,屆時身為京瓷社長的稻盛和夫先生也承認了這一點,修改了合同。也許有人認為京瓷因此放棄了巨大利益,但他們沒有看到長遠利益。正是這件事讓兩家公司確立了友好的關係。”


他承認,那時形成的友好關係在後來京瓷收購AVX公司時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在收購AVX公司時,我已將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直到AXV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再次上市之後,我才想起了這些有意義的往事。


04 提議交換股票


決定收購AVX公司時,我完全出自商業上的考慮,是考慮到京瓷集團的未來發展而做出的決斷。


京瓷要推進全球戰略,必須要在集團內部擁有像AVX公司這種在世界上具備實力的電子零部件廠家,才能成為可以提供多種電子零件的綜合電子零部件生產商。這是我的判斷,即基於商業戰略的合理判斷。


我一直都強調為對方著想的重要性,但實際的商業開展中,合理的戰略也必不可缺。重要的是實施戰略時的做法。要做到為對方著想,採取作為人應該有的正確的方法來推進戰略。


1989年,我對時任AVX公司會長的巴特勒提出了收購建議:


“讓我們聯合起來,以電子零部件廠商的立場,為世界電子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吧。”


巴特勒爽快地接受了,但問題是採用哪種方法。


在眾多方法中,當我提議交換股票時,巴特勒馬上同意了。於是雙方決定,當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中股價為20美元上下的股票,價格增加5成,定為30美元,用在該交易所同期上市的京瓷股票(ADR=當時82美元)與之交換。


但巴特勒馬上又提出,30美元太低,希望再增加一成左右,調整為32美元。美國統轄公司社長、京瓷常務董事羅德尼·羅森先生及美國律師都反對接受巴特勒的要求。理由是,如果輕易接受對方的說辭,對方在今後的交涉中就會得寸進尺,提出無止境的要求,對京瓷不利。


然而我考慮的是,巴特勒要對AVX公司的股東負責,他要求儘量抬高股價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同意了他股價增加一成的要求。


稻盛和夫: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利他心


05 再次接受重要的變更


然而,到1989年12月實際交換股票時,由於道瓊斯平均指數下降,京瓷的股價也跌落了近10美元,保持在72美元。巴特勒看在眼裡,又再次聯絡京瓷,提出由於京瓷股價下跌,應該隨之將之前商定的以82美元對32美元的交換條件調整為72美元對32美元。


這次連我也覺得對方有點過分,說:


“若是京瓷業績不好,只有我們一家公司股價下跌的話,我們有責任這樣做。但市場整體股價下跌,就沒有必要變更交換率。”


儘管如此,巴特勒還是執意主張變更交換率,他說:


“理論上也許是這樣,但我們有許多股東,在現實中不可能用82美元去交換就要跌到70美元的股票。”


不用說,羅德尼社長和律師們都竭力反對:


“是因為市場整體股價下跌,不能答應他的要求,我們的主張合情合理。”


並希望以此來回絕。


但是,我體會到了巴特勒為股東考慮的心情,重新試算以新的交換比率收購是否合算。之後,我確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可以收購成功,再次接受了對我們不利的條件變更。


06 AVX公司的飛速發展


這一系列的判斷,不是算計,也不是感情用事。因為我考慮到,所謂併購,就是文化完全不同的企業結為一體,就像企業間的聯姻。這樣的話,就要最大限度地為對方考慮。


收購後,京瓷的股價開始不斷上漲,AVX公司的股東獲得了巨大利益,非常高興。喜悅也感染了公司員工。一般來說,被收購方對收購方天生就會產生反感和不滿,但這次卻沒有。雙方從最初就能進行良好的溝通。


這一事件為之後的工作打下了基礎——AVX公司沒有特別的反感和牴觸,就接受了京瓷的經營哲學和經營體系。在併購後不到5年的短時期內,該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再次上市。


AVX公司再次上市,也為京瓷帶來了巨大利益:1996年3月通過拋售股票獲得約346億日元的收益,還帶來約1476億日元(1995年9月底)的溢價收益。


除此之外,AVX公司在被收購後持續高速發展,銷售額從併購之前1989年約4.22億美元增長到併購後5年,即1994年的約9.88億美元,是之前的約2.4倍。盈利是之前的5.5倍,即1.1億美元。


在泡沫經濟時期,有許多日本企業收購美國企業,但隨後都紛紛撤退或賣掉了。沒有像AVX公司這麼成功的案例。


我認為,這是“利他心”結出的果實。


看重對方,為對方著想的行為,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讓自己蒙受了損失,但終將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