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離婚率設置冷靜期:現代青年結婚為什麼?

  婚姻,是雙方建立在平等資源的基礎上締結的受法律保護的兩性關係。就在兩會之前,爆發了當當網當家主母與原創始人李國慶上演的“奪權”事件,轟轟烈烈堪稱全武行,再之前相連九年的羅姓藝人被前女友曝出行為不檢點的作風事件,使得更多的人開始關注感情不穩定因素的多元化。

降低離婚率設置冷靜期:現代青年結婚為什麼?

  在離婚率越來越高,結婚率越來越低的現代,中青年人對於結婚的選擇也越來越慎重,有些甚至因為要求離婚會面臨必須的30天的冷靜期甚至不得不面對漫長的離婚訴訟,在婚姻的門口止步不前。

  影響青年人拒絕婚姻的因素大致有這些:

  1、不確定性

  人生在不同的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選擇,在22-35歲的年齡段,婚姻是親朋好友圈及家長勢必會提及的事情,然而單身20多年,在一兩年內就選擇一個共度餘生的人,真的可以讓未來更加的順心順意嗎,既然不確定是否會過的比現在好,為什麼還要選擇結婚呢?

  2、現實性

  看《都挺好》的時候,蘇明成說的一句話特別扎心“她不圖房子,難道是圖你老圖你不洗澡嗎”。既然感情基礎不穩固,以經濟的形式給未來的生活上重保險就成了許多因為相親或朋友介紹要組成婚姻的人必然會考慮的事情。

降低離婚率設置冷靜期:現代青年結婚為什麼?

  套用劇情裡的臺詞,在婚姻關係中,女方選擇結婚“不圖感情不圖錢不圖人還不圖安穩”,難道是為了找一個與自己行為習慣不符的人在自己的家胡侃亂造嗎?

  男方選擇婚姻,則是“不圖感情不圖好看不圖賢惠不圖顧家”,難道是為了找個人給自己傳播消極情緒, 花自己的錢給自己的母上父君大人添堵嗎?

  特別是一些家庭對於結婚關係中不能相互尊重對方的,只會給未來的孩子創造更多不幸福的原生家庭,既然如此,不如不進。

  然而,作為社會人,作為家庭的一份子, 不結婚在一些青年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部分結婚是因為三觀相符、眼緣合拍,因為愛;

  一部分結婚是因為年邁的父母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夠有個完整的家,以免他們走遠後自己獨自生活在世間;

降低離婚率設置冷靜期:現代青年結婚為什麼?

  一部分是因為年齡到了,迫於三姑六婆的“噓寒問暖”在心情焦慮的情況下選擇走進婚姻

  一部分結婚則是迫於家庭的經濟壓力,迫於父母的強制安排不得不走進婚姻的“殿堂”。

降低離婚率設置冷靜期:現代青年結婚為什麼?

  很多人能夠自由決定自己的婚姻,除了有開明的父母,足夠的能力和經濟支持外,大部分人還是要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選擇婚姻的,那麼 ,如果你到了要結婚的時候,除了愛情,更多的可能是因為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