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1

初识新舟60

在出发前,绞尽脑汁的我可算是发现了五一期间进出西北最廉价的方式,然而未知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以前出去玩,也坐过不少廉航的飞机,但机型几乎都是空客或者波音系列,可这次蹦出来的“新舟60”让我产生了浓厚兴趣。不单单是缘起这个陌生的名字,而是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看到这个名字两次了。

新舟60,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运7运输机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配备50-60座的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支线飞机(座位数低于100,主要用于大城市与中小型城市之间的的旅客运输)。

听说这飞机才50个座位;而且配备螺旋桨、自带登机扶梯!

这,安全吗?吓得我立马去查询了相关资料。

某线路(MR60执飞)航旅纵横评分4.9分(满分10分)!以下为部分评论截图。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一阵强烈的兴奋感飘过去!

顺手又去查询了下该机型发生事故的相关新闻。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有点惊悚,然木已成舟,打着支持国产的口号,不能怂!

2

不常见的机型

由于强烈的求知欲,本人默默查询了一些国内可能坐到的小型飞机机型,罗列如下,仅供参考。

1.塞斯纳-208

包头—乌特拉中旗

该飞机为单发涡桨式多用途轻型飞机,1982年首飞,10-15座。

2.embraererj-190

桂林—重庆

由世界第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世界第一大支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研制,2004年首飞,98-114座。


3.空中国王350i

嫩江—哈尔冰

4.ARJ21翔凤客机

成都—岳阳

由中国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喷气式飞机。(给强大的祖国点赞)


5.AW139

深圳宝安机场-澳门外港码头

由闻名世界的全球顶级三大直升机生产商之一的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旗下研发、生产,好莱坞大片中经常出现。在我国,深圳机场前往澳门外港码头(约4700RMB)、香港港澳码头前往澳门外港码头(约3900RMB)这两条航线,你可以体验到这款机型哦。具体情况可登陆skyshuttlehk.com自行了解相关信息。


6.运-12

嫩江—漠河、大连—长海

前一条航线未查询到相关信息,订票可提前前往机场咨询。如果有幸乘坐大连到长海的国产飞龙运-12,你将能够体会到:最小的飞机(限乘10人)、全国最小的民用机场大连长海县机场、手写登机牌、特殊旅客柜台。

那么今天即将体验到的冲出过跑道、掉进过海里、折断过起落架的新舟60为何方神圣?


新舟60是基于国产运-7发展而来的,而运-7是仿制安-24来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毛系。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拍不到运-7,特意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朋友波波帮忙去校园里拍了下安-24,乍一看,好像还不错。

说起毛系,毛子的工业工艺水平是什么样的,只要是搞过航空制造和研制、又或者在其他行业里接触过毛系产品的人我想都是有所了解的,简单粗暴很不精细很不可靠。说好听点可能是有点皮实,像五菱宏光一样。

这款飞机刚上市的时候,我们国内居然没人敢用,而是先出口让国外用户证明可用后转而内销,可谓传奇。而该机型的出口又多以打折、买几送几、捐赠的形式出口到第三世界,如津巴布韦、老挝、阿富汗、也门等。该机以巨大的噪音和高事故率出名,史称“空中拖拉机”。

好了,不皮了,作为国人,我是选择相信新舟的,而此刻我也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了!

3

“拖拉机”,我来啦!

几经周折,终于抵达机场。取号机票,直奔候机厅。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人看上去并没有很多,一圈了解下来大部分人都是去往经停站鄂尔多斯。

等待的时间不算漫长,按照显示屏上的时间,工作人员准时验票,乘坐上摆渡车的我们向新舟60进发。

车厢内,一部分人对该飞机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跟你们讲,这个小飞机很颠的,我之前一个朋友全程吐到尾!”一位中年男子说道。

“这飞机13年的时候坐还挺颠的,现在已经很好啦,没有不舒服的感觉。”约莫30出头的姑娘辩解道。看上去她乘坐过很多次新舟60了。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为了拍照,我几乎是最后一个下的摆渡车。好像很多人和我一样,也对这个瘦小的飞机津津乐道,咔嚓个不停。你不说,这飞机这个角度看上去还挺酷!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继续缓慢前进,只为再多看几眼。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看得出来,确实有些年头了。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小飞机,中国造。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嘿,快点,照好了嘛?"一位站在扶梯上的男子朝身后的小伙伴大声说道。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可算是到我了呢。这自带的登机扶梯,是真的晃,我好怕一不小心给踩断了!

这矮小的门稍不注意就容易碰到头。进门后有一位空姐派发免费的矿泉水。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这种行李架,大一丢丢的行李就塞不下进去了。座位之间的间隙比空客320之类的要大得多。选择了逃生出口的我都能伸长腿葛优躺了。

据说,新舟60的氧气面罩不是自动脱落的,而是得手动去拉旅客服务面板上面那个写着氧气的小方块。

国产飞机之新舟60乘后感

舱门关闭,所有的乘客落座,发动机点火了!靠近发动机的我,瞬间感觉到了剧烈的轰鸣。比一般乘坐的飞机声音听上去是要大那么一丢丢,还行,能够接受。

约莫十来分钟后,预热完全的新舟60,即将再次满载开启它的本次旅程了。窗外望去,是疯狂转动着的螺旋桨,在手机视频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姿态。

冲刺,上扬,可能是由于满载的缘故,今天的飞机上升得并不是很快。随着机头的不断抬升,发动机的轰鸣更加地声嘶力竭,仿佛在向我们报告,它是真的尽力了。

这种感觉,大概就是满载的重型卡车,在爬陡坡一样,从五档换到一档,在熄火的边缘疯狂试探。

飞机渐渐飞平,从窗外看去,高度大概在三到四千左右,大概摔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很严重的后果。我转身看去,身后的两位姑娘有说有笑,而我却完全听不到她们在说什么。

回头时正好和另外一侧的大哥视线相撞,我们都微微一笑,好像心里都明白:今天我们都是这趟拖拉机上的蚂蚱了。

两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临近尾声。乘务员的语音播报让我长舒一口气,终于要抵达目的地了。与此同时,我在下降的多次失重的体验下,身体已经开始稍感不适。

而这种失重超重的不适感,由于经停,我还体验了两次,两个字,刺激!

回头再来说网络上的评论,我总觉得有很多言过其实的地方,从本次体验看来,整体的乘坐感也还算比较不错的。除了噪音大一点,其他的真的还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