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收藏热,陈曼生为何不与当时实力最强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壶”

乾嘉收藏热,陈曼生为何不与当时实力最强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壶”

曼生壶

文/大可先生

前面已经说过,陈曼生的朋友圈里多名人、牛人;无论是官场上的,还是书画艺术界的,或是文玩收藏界的等等不一而足,都是些高人,且都活跃于他的圈子里。所以身在官场(虽然官不大),陈曼生能够在书画金石篆刻紫砂诗词等等方面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除了自身聪明而好学以外,与他的朋友圈自然是分不开的。

因此,陈曼生到溧阳当官会去玩壶,与当时圈中“收藏热”有很大的关系。

乾嘉收藏热,陈曼生为何不与当时实力最强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壶”

陈曼生/篆刻

陈曼生时代,恰好处于乾嘉两朝的文物收藏鼎盛时期。当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也较为富裕,关键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收藏书画文玩。如此上行下效,必然引发上流社会官场人物以及文人墨客对秦汉以来碑碣、墓志、金石等文物的关注,收藏之风日渐浓厚。随着“盛世收藏”的序幕拉开,紫砂收藏当然也不能例外。

前面我们讲过,自明清以来,在宜兴紫砂工艺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不少。我们回顾一下:首先是被称为紫砂“鼻祖”的明朝正德年间龚春;其次是第一位紫砂“集大成者”、具有“里程碑”式的万历时期的时大彬;接着是紫砂史上第二次高峰的代表人物、全能型大师康熙时期的陈鸣远……

陈鸣远过后,便是被“布衣壶宗”顾景舟称之为“陈鸣远之后的一代宗匠”的邵大亨。邵大亨时代与“曼生壶”的诞生是差不多同在一个时代的。单从制壶工艺的角度,邵大亨与陈曼生不在同一个档次,没有可比性。但两位都是高人;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高成就的佼佼者。试想,倘若让他们两人强强联合,将会在紫砂行业里开拓出怎样更为雄伟壮观的局面!

乾嘉收藏热,陈曼生为何不与当时实力最强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壶”

大可先生以其独创的熟刻技法创作的【奇壶】

但历史的发展,永远不可能有“如果”二字。这很残酷,也很现实。现实中的陈曼生文人一枚,出口成章,略为吟咏顷刻成诗,加上县太爷的身份,想与紫砂行业任何高手合作,定是多数人求之不得的美事;而邵大亨则“大老粗”一枚,虽为工匠,哪怕在当时“工匠”的身份无法与今天“大师”的身份相提并论,但自身技艺超群,且性情耿介。前面我们提到的记录在《宜兴荆溪县志》里的那则故事,不妨再重温一下:“有邑令欲得之,购选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亨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故事里县令蛮不讲理;而大亨则显品格高尚,有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更烈秉性。县令是谁?文献没有记载下来。老实说,当笔者读到这段故事以后,还真把这位县令跟陈曼生联系在一起。后来对陈曼生比较多的了解之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我们从陈曼生的经历来看,从他的阅历及其自身修养看,他应该是不会做出这种粗暴蛮横的事情的;相反,他对别人尤其是文人或手艺人都是十分尊重的。这我们将在后面他与杨彭年兄妹的合作可见一斑。

乾嘉收藏热,陈曼生为何不与当时实力最强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壶”

问题是,陈曼生为什么不找当时做壶第一妙手邵大亨合作?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无法从文献中找到明确答案。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蛛丝马迹的有限材料中得到一些启发。首先,陈曼生对于紫砂知识,早期有过接触,但在作溧阳县令之前未见直接去过宜兴实地考察,对紫砂的兴趣也仅居于从朋友的收藏中或从他们的口述中略知一二;也就是说,他之前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或换句话说,刚开始合作选“代工”师傅,这是“试用”阶段,不一定非得选“最好的”。

其次,“曼生壶”的艺术价值最重要的是依附在实用之上的“装饰”以及壶型设计。对于陶刻的装饰自不必废言,陈曼生自己设计壶型来让工艺师制作,这就涉及到“合作”的问题了。壶样设计出来了,谁来做?很关键。正常思路当然是“抟砂工艺”越精越好了。前提是,做壶要能够理解以及配合陈曼生的思路才行!好了,邵大亨肯定是当时最好的妙手,可是像他这么有个性的大匠,让他听从他人的指挥而随之投其所好制出不一定合自己心意的作品,他,会答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从这两个人的性格、修养、生活状态等综合考量,无非出现两种情况:要么陈曼生去找邵大亨,肯定谈不拢;要么陈曼生了解了邵大亨的一些事情以后压根儿就不想去找他合作。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他要找的工艺师,得跟他的思路能够产生共鸣才行。而这一切——都是“缘”!

乾嘉收藏热,陈曼生为何不与当时实力最强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壶”

我信缘!

陈曼生结缘紫砂,是由于他自小就喜欢吃茶。他在《冷泉亭纳凉》就有“坐久瀹请茗,试领味外味”之句,能从品茗中悟出“味外味”,可见是品茶高手。因茶而爱壶、赏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何况他身边还有一大帮“同好雅玩”的朋友。

其中,吴骞便是。

吴骞是何方神圣?我们在前面的章节已有所提及,现在不妨再作进一步的介绍。

吴骞(1733-1813),清中期大收藏。字槎客,一字葵里,号兔床、愚谷,晚年别署齐云采药翁。浙江海宁人。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拜经楼诗集》、《阳羡名陶录》等集。

我们更关心与紫砂有关的《阳羡名陶录》。此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由紫砂的起源、选材、本艺、家溯四部分组成;下卷由淡丛、文翰两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紫砂壶的全貌。是历史上继《茗壶》之后,又一部有关紫砂方面的专著。但凡研究紫砂文化的人如我是不可能略过这本书的。

乾嘉收藏热,陈曼生为何不与当时实力最强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壶”

陈曼生在海昌求学期间,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陈曼生通过自家亲戚一位叫周春的小兄弟所引荐,结识了大收藏家吴骞。吴骞也因此成了陈曼生在紫砂方面的启蒙老师。这为陈曼生主溧阳期间,真正接触、设计紫砂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这样的认知,对于以后要投身其中去参与紫砂艺术创作,当然是相当难得的。不过话说回来,紫砂行业还真不是普通的工艺行业,它有着相当专业的知识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跨行到这里来都能够干得好的。

我们刚才聊到陈曼生为什么不找邵大亨合作的问题,其实,我也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自从我开始把书法中现代书刻的方式融入紫砂、并研究熟刻技法的同时,我就开始到宜兴去找当地的工艺师合作,让他们按我的要求来制壶。我也学着陈曼生的做法,画图、设计壶稿让工艺师来定制。结果也不尽人意。也有人建议我要找最好的大师来定制。这种好的建议我心领了。但执行不易。一方面,大师壶的价位实在太高;另一方面,就像前不久报出来的有些“大师”自己不做壶,也请了“代工”。如果这样,我何不自己直接就联系“代工”得了。当然,在与这些工艺师的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将在后面会慢慢与大家做些汇报。

我坚定,紫砂与书画的碰撞,真的可以出现火花。这方面“曼生壶”已经竖起了标杆。

陈曼生既然没找最厉害的高手邵大亨合作,那他会找什么样的人物合作呢?我们将在下节展开讨论。有诗为证:

收藏盛世聚群英,

砂壶雅玩陈曼生。

未与高才谋合作,

自由新品世人惊!

乾嘉收藏热,陈曼生为何不与当时实力最强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壶”

大可/书法,释文:收藏盛世聚群英, 砂壶雅玩陈曼生。 未与高才谋合作, 自由新品世人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