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

孫子兵法講的是最基本的戰略原則和戰術要點,其本質是通過計算獲得勝算概率,孫子兵法是質簡的大道。

所謂戰略原則,其本質就是所謂的道,就是指在當下人們的認知侷限內的常一不變形,就是主客觀始終保持一致的基本算法,本質,公理,原則,底層邏輯,客觀規律。

所謂戰術要點,是指以戰略原則為宗旨以達成某個意願事件為宏觀戰略目標,而採取的具體戰術辦法和實施辦法過程中的核心要點(關鍵點)

孫子兵法的最基本的戰略原則,也是底層算法

1.概率思維

(1)勝算概率,通過計算勝算的概率後再做決策,沒有勝算堅決不戰。

(2)符合趨勢,規律,週期,按照趨勢和規律符合天道,順其自然,不犯錯,堅持,自然就會成功。才能有勝算。

2.消極思維

(1)這個世界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只有控制、改變自己,而不是控制和改變別人,認知到自己的無能性,我們能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

(2)瞭解事物規律,明白你在系統中的定位,認清自己,不要總想著戰勝規律,戰勝市場,控制世界。

(3)控制自己不犯錯

(4)引誘對方犯錯

3.目標思維

孫子兵法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不是以打仗為目標,而是以不敗為目標,以最終的利益為目標,以最終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其他的戰法或者方法都是手段和措施,要做到“見月忽指”,登岸舍伐,不要因為情緒,或者目標迷失或者脫離而將手段或者措施誤認為成新的目標

4.底線思維

(1)以多勝少之法,實力和趨勢是本質,以少勝多都屬於奇謀巧計,沒有不勞而獲,投機取巧的捷徑。打仗不靠假動作,還是靠實力

(2)不戰目標

1、第一個是打不贏就不要打,如果你明擺著打不贏,不戰

2、第二個是打得贏,但是代價太大,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打不起,也不要打。

3、第三個不戰是打得贏也打得起,但是等等,彆著急打啊,看看能不能不用打,就讓他屈服,就讓他投降我們,這就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淺讀孫子兵法


(3)不敗目標

1、就是不要追求勝利,要追求不敗。不要以勝利為目標,要以不敗為目標,因為你控制不了世界,只要你追求不敗為目標,要有底線原則,目標上限不封頂。

2、尊重規律,控制慾望,就是不要心急,心急是慾望所致,認為自己能戰勝一切,想控制一切,要善於忍耐,善於等待。

孫子兵法的最基本的戰術要求,也是核心算法

1.控制自己不犯錯

(1)沒有勝算概率

在沒有勝算概率的情況下,新的目標就是永遠不戰

(2)當有勝計出現的時候

新目標為:要先勝後戰,等勝機出現了再戰,沒有勝機就永遠不戰,還講不戰。先勝後戰的戰術原則,勝後戰是講戰略判斷,什麼時候勝機出現了,這時候我能夠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得勝利。而不是衝上去就打,這就是在偶然當中去尋找勝利的機會,那就太渺茫了

2.引誘別人犯錯,十二條詭道,12種騙術

(1)第一種騙術是“能而示之不能”,就是本來我能的,但我示弱,假裝我不能。

(2)第二種騙術是“用而示之不用”,我準備用了,準備那麼幹的,我假裝不用,假裝不那麼幹來騙你。 這兩條的意思差不多

(3)第三個騙術,叫做“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明明我們摸到他鼻子底下了,還放出假情報,讓他以為我們很遠,麻痺他。或者我們離得很遠,卻假裝我們的大軍已經到了,嚇唬他撤退,甚至是詐他投降

(4)第四個騙術叫做“利而誘之”,就是用利益來引誘他犯錯。 白登之圍裡匈奴的冒頓單于和妃子,也是因為利益放過了這個可以打擊劉邦的戰機。

(5)第五個騙術是“亂而取之”,把它攪亂,渾水摸魚,亂中取勝。這跟三十六計聯繫起來了,三十六計裡面有渾水摸魚這一計。

(6)第六是“實而備之”,第七是“強而避之”,這兩條差不多。如果他的兵勢很堅實,那我就要小心地防備。如果他的兵勢很強大,我就要避開他的鋒芒,不要跟他直接交鋒。

(7)第八條叫做“怒而撓之”,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激將法,給他撓撓。 在五丈原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女人的衣服,就是激他出戰。但是司馬懿不怕你撓,你撓你的,女人衣服我收下,我就不跟你作戰。同樣的激將法,在楚漢相爭的時候也用過,項羽的大將曹咎就中了劉邦的“怒而撓之”之計。

(8)第九種騙術是“卑而驕之”,假裝卑微,讓他驕傲不防備。 典型的就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例子。勾踐投降了夫差,他的卑微是一直低到塵土裡的。

(9)第十種騙術叫做“佚而勞之”,就是折騰調動敵人,讓他疲於奔命,不停地來騷擾他,讓他一刻也不得休息。

(10)第十一種騙術是“親而離之”,就是使離間計。

(11)第十二種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趁他不防備,給他來一個突然襲擊。

孫子兵法的戰術要點

1.戰略管理上,重要的5個戰略思想,五事”是五件事,道、天、地、將、法,7個管理辦法,五事七計:

(1)“主孰有道?”問國君是不是有道,就是看國君和民眾是不是上下一條心。用我們今天的方式來看,就是這個國家的民意支持度高不高,政治好不好,誰的國君更符合天道、地道、人道

(2)將孰有能?”是比較誰的將領更有本事,更有軍事才能

(3)天地孰得?”天地孰得”就是比較天時地利到底誰佔優勢

(4)法令孰行?是指雙方的軍法、法令誰更加嚴明

(5)兵眾孰強?這兩個是一個意思,就是誰的士兵更加強悍,平時的訓練更加完備

(6)士卒孰練?這兩個是一個意思,就是誰的士兵更加強悍,平時的訓練更加完備

(7)賞罰孰明?”跟前面的“法令孰行”意思差不多,就是軍法賞罰是不是嚴明

2.孫子兵法打仗的三個原則

(1)第一個原則,打得贏,但是打不起,成本太高,你也不要打。

(2)第二個原則,在戰場上除了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以外,還要非常注意去取得戰利品,而且對能夠取得戰利品的士兵,要加以賞賜和激勵。

(3)第三個原則,“兵貴勝而不貴久”,一定要速戰速決,一戰而定。因為每拖一天,都是每一天的巨大的成本消耗。

3.如果必須要打,如何制定打的目標和策略?

(1)在計算完了這個勝算和成本之後,發現我們是既打得贏,也打得起,現在我們就來考慮一下怎麼打

(2)要有保全的思想,先要保全自己,我一定不能失敗,然後打敵人但別把他打壞了。戰爭是為了解決問題,勝利要看它的質量。如果勝利沒有質量,仗永遠也打不完。我們要的不是百戰百勝,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因為他投降了,我的問題就解決了。如果是要戰,我也要一戰而定。以數勝而得天下者稀,以亡者眾”,就是說以百戰百勝來得天下的人很少,而滅亡的多

(3)思考研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法。抓大放小,集中優勢兵力。

(4)必須要戰了,怎麼打?兵力原則,是以多勝少之法,不是以少勝多之法。以多勝少之法,兵力原則,符合當時的規律,不是說誰的智商高誰能贏,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是誰的兵多誰能贏

(5)“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對我們生活中的啟示

(1)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目標,且目標清晰,目標要有底線思維,不敗目標其實是最高的目標。

(2)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概率思維,要計算付出的成本和代價,計算成功的概率,要有保全思維,底線思維,也就是止損、止盈思維。

(3)目標的設定,要符合規律,符合趨勢,符合道,不要一味的想控制改變別人,這個世界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認清自己,控制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在當下競爭的社會上,實力才是根本,只有自己有足夠的實力,足夠的強大,符合規律,這才符合以多勝少的戰術法則,不要想著花小錢辦大事,四兩撥千斤,物美價廉,這些都是你的一廂情願,都屬於小概率事件,千萬不要被這些小概率事件遮蔽了你的雙眼,讓自己迷失,誤以為自己的強大而對世界基本自然規律的不遵從,不敬畏,逆趨勢,逆規律行事。

(5)告訴我們在做具體事情時,一定要聚焦,專注,抓主要矛盾,抓大放小,集中優勢兵力打關鍵的殲滅戰。

(6)在戰術上,時刻牢記別讓自己犯錯,不讓自己犯錯就是勝利,就是成功,只要每天都進步一點點,始終保持不退步,不犯錯,依靠堅持,忍耐,長久,韌性,複利,那成功的概率自然就比別人大很多

(7)在競爭的商業計謀上,只要做到自己不犯錯,引誘對方犯錯,自然在競爭中可以獲得優勢的概率就大,具體的辦法就是12種詭道騙術,其底層邏輯算法就是利用人性的貪慾和恐懼。

(8)而在我們的工作、生活或者企業經營中,我們不能研究怎麼去騙別人,但是我們得研究怎麼防止被別人騙,不是靠智慧,而是靠你的修養。第一,是不忘初心,不忘本謀。第二,就是不貪心

【認知升級-老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