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35歲返本金,卻變成80歲了,保險行業的歷史遺“瘤”問題

​最近幾天,一位劉女士在中國人壽買了保險,5年後想領錢卻發現跟當初買的時候說的不一樣的事情被網友們傳得沸沸揚揚。


事情經過:


2015年,四平市梨樹縣的劉女士在中國人壽代理人崔女士那裡給兒子買了一份保險,(劉女士稱)業務員表示,劉女士每年只要交1萬塊錢,連續交5年,等她兒子35歲的時候,可以拿到二三十萬。


說好35歲返本金,卻變成80歲了,保險行業的歷史遺“瘤”問題


劉女士一想,這可比銀行利息高多了,也沒仔細看合同,就簽了字。


可是不幸的是今年劉女士兒子生病,處處需要用錢,於是劉女士就想到了這筆錢,可是到保險公司申請領錢的時候,被告知只能取3萬元。劉女士就傻眼了,當初代理人崔女士可不是這麼講的啊!


於是劉女士聯繫崔女士:能領到的錢為什麼和當初說的不一樣?為什麼合同變成保到80歲了呢?


崔女士:能領多少錢我也不清楚啊,都是公司算好的錢。至於為什麼變成80歲,我也不知道,反正公司當時怎麼宣傳的,我就是怎麼跟你講的。


劉女士找到記者尋求幫助,記者隨同劉女士來到中國人壽,中國人壽工作人員劉經理表示:崔姓業務員早就已經離職,此前在公司做過幾年業務,但是平時還都不來公司,只有有人買保險了才會來公司辦理業務手續。


至於當初崔姓業務員是怎麼給劉女士承諾的,不得而知也無從考證。而如果劉女士現在想要退款的話,按照合同能夠退三萬多。


說好35歲返本金,卻變成80歲了,保險行業的歷史遺“瘤”問題


記者問:那這份合同保生病嗎?


劉經理:不保,這是年金保險,只管領錢和意外導致的問題。


可是劉女士說:不對,當時崔業務員跟我說這個保險還保三種疾病呢!


李經理表示目前只能根據合同處理……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多年的從業經驗告訴我,這事情沒有辦法去說誰對誰錯。


可能正如劉女士所說,崔業務員現在所講的跟5年前讓她買保險的時候講的不一樣,而5年前崔業務員講的跟產品實際的情況也不一樣。


也有可能像崔業務員講的那樣,5年前公司就是這麼對她們進行培訓的。


我相信,像這樣的歷史遺“瘤”問題,在全國,可能每天都會有發生,劉女士這個事情絕對不是個例。


當然,也不能因為歷史問題就看衰保險,我們欣喜的發現,隨著行業的進步,隨著保險從業者素質的提高,專業性的提高,以及我們廣大消費者認知的提升,這些問題在慢慢變少。


所以我們要足夠相信,因為有保險,我們未來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說好35歲返本金,卻變成80歲了,保險行業的歷史遺“瘤”問題


那麼,立足當下,面向未來,我們在給自己,給家人選擇保險,配置保障的時候如何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呢?有兩種方法:


1、自己花費一定的時間,把保險產品的意義和功用弄明白,把保險產品的免責條款搞明白,把條款裡可能出現爭議的細節羅列出來,做一個實打實的實幹型學霸。


2、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選擇一個專業、客觀、中立的保險從業者價值付費,讓他來幫您把一切理順,搞清楚弄明白。


好了,今天就到這,希望中國的保險行業越來越正規,消費者的信任越來越堅實!


聲明:二爺尋保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做商業性轉載,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