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驴得水》的女性角色张一曼,思考什么是女性自由

从《驴得水》的女性角色张一曼,思考什么是女性自由

关于女性,从古至今有许多词汇与她们相克相生。有文成公主吐蕃和亲的默默成全,有大唐武氏施展才能的聪明才智;有陈阿娇难续前缘的委曲求全,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英气潇洒;有环肥燕瘦的祸国殃民,有远嫁边塞的和平祈愿;有乱世佳人的倾国倾城,也有商女亡国的何去何从。

历史的车轮碾压之势,幸运的的女子有几个?留下名姓,熬过来了,那就是雕花的景泰蓝,供人瞻仰;熬不过来,那就是壁画里的干花,药罐里的药渣,就是挫骨扬灰也嫌不够。女性可温柔如水,亦可水性杨花;女性可荡气回肠,亦可百媚千娇。这些形容,这些褒贬本不是女性愿意的,无奈被外界的流言打上了撕不掉的标签,你说女性是什么?

大概是改朝换代之后,受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我们对男女的界限不再那么锱铢必较了,帅气的可以是女性,娇柔的也可以是男性。没有任何一个词汇可以完全概括女性是什么,实际上女性只是想从几千年来被烙印在人们思想里的标签里挣扎出来,获得自由,获得重生,谁也不管,自己爱是什么就是什么。

张一曼是电影《驴得水》里塑造的唯一一个女性角色。她的身上有几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特征:语言直白、爱美爱时尚、随性自由、不畏人言。

01 救火事件中的张一曼

电影以驴棚失火,几个人一起救火开始。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救火,铁男一身蛮力,有勇无谋;裴魁山救火,火却越烧越旺; 孙佳要用打来的水救火,被制止;张一曼为救火纵身跳入驴棚,结果引火上身;几个人在校长的神之指挥下,最后驴棚被烧毁了。

每个人的做法预示着每个人的性格,张一曼什么也不考虑只顾纵身救火,追逐自由,最后的结局是,死了。

从整个救火过程中,就可以看出,张一曼处理事情时,属于不太考虑后果的那一类。起火了,本能反应当然是扑灭,但是到底是用水扑、用土扑,还是指使别人去扑,她没有多想,仅仅自己就跳进了驴棚,想靠一己之力扑灭。

这样做有鲁莽的嫌疑,但也有率真的成分。鲁莽是因为她不顾个人安危;率真是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跳,而没有叫别人这样做。

所以看到这个情节,对张一曼的印象,是觉得她有点傻得可爱,但又觉得她真性情,说干就干。张一曼身上有股很强的随意劲儿——我就这么做,我乐意,我又没让你这么做。

另外,影片中没有介绍张一曼来自何方,但仿佛这就是一个不问过去也不问未来的女子。她得体的旗袍将女性身体的曲线展露无遗,同时又与那十里不长草的小地方格格不入;她卷曲的秀发将她眼里眉梢的灵动刚好衬托,又仿佛在那没有什么人烟的小学多此一举。但是她不管,就是爱美,就是随性,就是不问来路不问远方。

从个人形象到失火事件,可以看出张一曼随意又任性,她有着做事的自由。

从《驴得水》的女性角色张一曼,思考什么是女性自由

02 视察事件中的张一曼

特派员要来视察工作,“吕得水”老师再也推脱不了了。当牲口般的铜匠不配合假扮“吕得水”老师,所有人都束手无策时,是张一曼简单随性的决定挽救了局面。

有人不理解,有人默认,还有人当看不见。她不是在奉献,想博得赞美;亦不是受逼迫,想得到原谅。她只是她,只是做了一件她觉得快乐自由的事情,所以旁人的眼光在她眼里什么也并不是。

事情的发展不可预测,她的随意欢愉本没想后果,却带来了她承受不了的结局。她伤害铜匠不是发自真心,却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其实casual sex在欧美影视剧中是很常见的,但在中国,这样的角色争议性还是很大。以往影视剧中类似角色要么是女性将身体当作礼物或是交易筹码,要么是有未解的心病或难愈的创伤,再要么就是生活所迫。但在《驴得水》中,张一曼纯粹为了快乐而随意乱性的还真不多见。一句我愿意,就是最大的自由。

但自由往往意味着代价。故事发展到后期,爱美的张一曼被剪去女子最珍贵的秀发,也是她的自由被摧毁被碾碎之时。她愿意为了应付视察,和一个没有感情的男子发生关系,但却不愿意别人剥夺她爱美的自由。

所以,当她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像当初那样活得那么自由率真时,便选择了自杀。当一个女人,失去了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也就无惧死亡了。如果选择不了快活的生,那就选择痛快的死,这是她做自己的自由。

从《驴得水》的女性角色张一曼,思考什么是女性自由

总结

看过这么多女性影视剧,在电影院里最招观众待见的张一曼,可能是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权形象的巅峰了,绝对拥有自己的身体,以欢愉潇洒为信条,置世俗道德于不顾,你可以说她随性,也可以说她放荡,她活着只图自由快活,却为了自由快活搭上了命。

也许张一曼的这份自由不需要要人附和,也无所谓有人诋毁,她可以兀自随性开成一朵孤芳自赏的花。而现实中的普通人,用网上的段子来说就是:女性在外挣钱是不顾家,女性全职妇女在家又是不独立,当真是一个众口难调。

我们在谈女性自由时,到底在谈些什么?女性的生活是她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别人评头论足。若谁想过那样的生活,就自便;若不想,就闭嘴。

那么请问,寻常女子,若想活得自由随性,可不可少一点傲慢的偏见,多一些真挚的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