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你的社交生活,而不是全部生活


1

20歲時,我正在讀大學,同時也在談一段甜甜的戀愛,那時候,似乎每天都冒著粉紅色的泡泡。比如,大冬天他穿越整個武漢,轉兩趟公交車,坐40多站,來陪我一起吃早餐;還比如,我們一起壓馬路,他總把我的手抓得很緊,讓我走在裡側;還有,每次點菜端上來,他總把第一筷子的肉片夾給我。

天知道,就是這些細細密密的小事俘獲了我的心,我們在一起走過了大學後三年。

可後來,畢業不過一年時間,我們就分手了。沒有狗血的劇情,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生存壓力大,壓得人沒有時間談情說愛,一個責怪,一個怨憤,最後只能分道揚鑣。

年輕時,世界太小,總以為失去一個人就失去全部,為此我消沉了很久,甚至差點弄丟工作。痛苦足夠讓人墮落,那段時間,現在想想都後怕。

愛情的確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好的時候,它讓人進步,讓人付出,讓人重生,可是壞的時候,也足夠讓人一蹶不振。可惜,當時的我,還不明白這裡面的厲害。

滿腦子浪漫主義的愛情幻想,大多是未經世事的女生標配,有過一次失敗的感情經歷後,就知道愛情並非像人家描述得那樣美好和甜蜜,有時候它還混著苦澀和心酸。

愛情是你的社交生活,而不是全部生活


2

分手後沒多久,我就打包行李去了深圳。在朋友的住處打擾了一星期後,我終於找到一份工資翻倍的工作。

深圳很時尚,朝氣蓬勃,走在路上,每個人都腳底生風,眼裡有光。漲薪的快樂也很快沖淡了分手的遺憾,我第一次發現,工資翻倍的感覺,竟然這麼爽,離開一個人,原來意味著新生。這種獲得自我成就的滿足,和談戀愛的滿足,全然不一樣。

因為工作要和外國人視頻會議,我不得不抽空學會了英語。為了提升學歷,我又考慮讀個研究生。沒有戀愛的牽絆,一個人的時間多了起來。養花、畫畫、看經典影片,大把時間我都用來建設自己。

走在路上,想起來深圳的原因,才發現三年時間,工資翻4倍,從經濟到精神上,我已經脫胎換骨。本以為放不下的初戀,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放下了,一瞬間有一種背叛自我的感覺。但又想到這兩年在深圳一個人扛過的點點滴滴,一切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放棄一段不合適的感情,也不是什麼壞事。

我沒有看過女權的書,也沒有受過渣男的傷害,但突然間,談戀愛這件事,在我心裡的重要程度,已經遠遠趕不上努力工作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了。

愛情是你的社交生活,而不是全部生活


3

有些事,人是在一瞬間明白的。回想起當初分手的感覺,只記得很痛苦,很難受,而且從心裡不願意承認我們不合適,反而覺得命運在折磨我們。

但現在,我已經能很清楚地明白當時彼此的處境了。那時的我,充滿浪漫主義,以為對方要像偶像劇男神那樣才是真愛;那時的他,青澀而無力,很想做個好男友但卻不知道如何做。

人們總是隻想得到,而不想失去。可是,就像那個亙古難題所說,擁有後失去,與從未擁有過,哪一個更讓人難過。

我們都只是生活裡的普通人,一生一世一雙人縱然是最好,若是愛的路上磕磕絆絆,摔了幾跤,我們要做的不是不走路,而是踢開這個讓自己摔跤的石頭,爬起來繼續往前走。

離開原地,去新城市,我才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眾多辛苦和難捱的瑣碎小事裡,也逐漸理解了當年的他,原來錯的不是人,而是相遇的時機,因為年輕的我們不懂愛,也就不知道哪些話、哪些舉動會傷人。就像劉若英的歌那樣:為什麼人年少時,總要讓深愛的人受傷。

也許在學校時你儂我儂是甜蜜,但出了社會就是沒有上進心;也許讀書時吵架拌嘴是樂趣,但工作忙碌之後就變成消耗;就是因為反覆不理解,所以才在多次爭吵證明中互相碾壓,把彼此弄成渣。

這幾年,年齡漸漸大起來,家裡三姑六婆開始給我介紹對象。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有,在他們眼裡,女孩子不結婚簡直不可理喻。

可我談過刻骨銘心的初戀,見過北上廣的繁華街,體會過一個人奮鬥的辛酸淚,早已不是18歲的小女孩,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在成熟的過程中,我已然明白,把愛情當作全部的女生,反而容易輸。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以做到精益求精,卻也容易畫地為牢,失去更多向外延發展的機會。當任何不經意的力量破壞這段感情時,那個人離開,你就什麼都沒有了,甚至失去你自己。

女生過了某個階段,就要懂得愛情是你的社交生活,不是你的生活;結婚生子是你的人生選項,不是你的人生。

愛情於你,絕不是落魄時的一根稻草,而是優秀時的錦上添花。我想,只有先遇見優秀的自己,才能遇見優秀的另一半。

最好的愛情態度應該是,他不來,我不急,他來了,我準備好了。

愛情是你的社交生活,而不是全部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