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 | 扶贫路上“夫妻档”——“扶贫结缘,他俩成了一家人”

风采 | 扶贫路上“夫妻档”——“扶贫结缘,他俩成了一家人”

编者按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他们既合作,也会竞争;他们偶尔争吵,但更多时候是互相理解包容;他们藏起了对家人的愧疚,扛起了对群众的责任,一路披荆斩棘,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

今天,让我们走进王玉柱、赵小玲夫妻的扶贫故事吧。

风采 | 扶贫路上“夫妻档”——“扶贫结缘,他俩成了一家人”

王玉柱与赵小玲探讨工作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就像歌词唱的那样,甘肃省张掖市两名年轻的扶贫干部,因为扶贫相识相恋,“夫妻档”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共同书写人生芳华。

王玉柱是山丹县水务局干部,2015年被市委组织部选派挂任大马营镇磨湾村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同年,赵小玲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被分配到了大马营镇,负责马营村包村工作。

面对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的扶贫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王玉柱、赵小玲,刚开始有些束手无策。“农村工作不是纸上谈兵,坐在办公室是想不出任何对策的。”王玉柱说,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两人白天各自入户走访,晚上再碰头聊收获与困惑。

虽然两个村的村情不完全一样,但扶贫工作中很多问题是共性的,比如:如何让贫困户利用有限资源发展产业?怎样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等等。针对这些情况,王玉柱、赵小玲总是凑在一起,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慢慢地,他们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理清了扶贫思路,制定了精准扶贫策略。

与此同时,两颗年轻的心也逐渐靠拢起来。2016年底,正赶上精准扶贫繁忙期,两个人连续几个月都在走村入户、填表造册、建档立卡……私事给公事让路,婚期是一拖再拖。订婚前一天,俩人加班到深夜回家,早上才有时间去采购订婚服。结婚时更是如此,他们将大小事项交由家人,短暂 “出席”自己的婚礼后,便又回到了各自岗位。

风采 | 扶贫路上“夫妻档”——“扶贫结缘,他俩成了一家人”

王玉柱与赵小玲一起查看中药材长势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既然干了,就一定要干好!”这是王玉柱对磨湾村群众的承诺,也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有一次,王玉柱和往常一样走访入户,了解到屈宗忠1岁多的孙子咳嗽好几天了,可家里人完全没当回事儿。王玉柱说,“孩子这么小,小病不医,弄不好会出现大毛病。”随后,王玉柱带着他们去了乡镇卫生院。经检查,孩子患有重型哮喘,好在治疗及时,住院治疗15天后痊愈。“要不是你劝我们去医院,这娃可真给耽误了!” 屈宗忠握着王玉柱的手,感激地说。

王玉柱还了解到,屈宗忠家兄弟7个家境都不富裕,老三屈宗孝至今未能成家,和屈宗忠家一起生活。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屈宗忠只能靠外出打零工养家糊口。

为帮屈宗忠一家脱贫,王玉柱多次上门,与兄弟二人商量发展计划,并最终决定发展养殖业。王玉柱向他们讲解政府扶持政策,给他们报名参加养殖技能培训班,并以个人名义担保贷款10万元。凭借政策扶持和自身能力,如今屈宗忠饲养肉羊230只,还清了贷款,过上了小康生活。

2018年7月,妻子赵小玲由包村干部调整为扶贫专干。“原来我只负责马营村的工作,现在要承担全镇的扶贫工作,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这让我压力很大。”赵小玲说,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多亏了丈夫王玉柱的鼓励。

在不断的探讨与交流中,夫妻俩对扶贫工作愈发得心应手,但对孩子的照顾却是越来越少。“即便是回家,我们很多时候也是趴在电脑前加班。”赵小玲说,有一次孩子发烧住院,他们轮流请假凑了两天时间,硬是没有耽误工作。

心中升腾着信仰,脚下便会充满力量。一路走来,这对平凡的夫妻舍“小家”为“大家”,默默耕耘在扶贫一线。因工作扎实、表现出色,王玉柱被评为“2018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他说:“心系百姓情、满怀责任心,才能对得起组织的信任,才能不辜负群众的期待!”

风采 | 扶贫路上“夫妻档”——“扶贫结缘,他俩成了一家人”

编 辑 | 刘 琼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风采 | 扶贫路上“夫妻档”——“扶贫结缘,他俩成了一家人”

欢迎投稿

网站投稿:[email protected]

报纸投稿:[email protected]

报纸投图:[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