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的十七年

來源:新華社

伴隨著國家發展的腳步,我國金融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高速發展的大時代,中國銀聯持續履行提升支付效率、服務實體經濟和推進普惠金融的責任擔當。

數據顯示,中國銀聯成立十七年來,已累計發行銀聯卡近80億張。三色銀聯標已不再僅僅是一個銀行卡的標誌,更是成為中國金融機構在世界的一張名片。

創新產品與服務 滿足多樣化支付需求

我國銀行卡產業已經走過三十餘載,從分散到集約,從國內到國際,銀行卡不僅是商業銀行向個人客戶提供消費、存取現、投資理財等金融服務的主要載體,更是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二維碼支付等各類創新電子支付業務開展的基礎。

中國銀聯自成立以來,不斷完善產品體系,開發創新產品。銀聯在初期以借記卡為主要產品、以ATM機與POS機為主要受理渠道的基礎上,通過加強研發和創新力度,構建了全方位的卡產品體系,並在特色卡產品打造上取得新突破。以重點銀行為突破口加快做好小微企業卡工作,以鄉村振興卡推動落實普惠金融,以跨境返現卡促進跨境消費。

為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產業發展趨勢,中國銀聯還聯合商業銀行、手機終端廠商等產業各方,陸續推出了基於NFC、Token、HCE、二維碼等技術的無卡支付產品,Huawei Pay、Apple Pay等銀聯手機閃付、銀聯二維碼支付等創新業務一經推出便受到廣泛歡迎。在2017年12月,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產業各方共同發佈了統一APP雲閃付,如今已經成為集線上線下全產業、全生態的重要支付平臺,有效促進了移動支付場景的拓展和交易量的增長,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拓展受理場景 銀聯將便民支付落到實處

以中國銀聯為代表的支付產業,始終在不斷吸納先進技術,提升銀聯網絡的支付服務體驗和覆蓋面,以安全高效的服務著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支付需求。

中國銀聯成立之初,受理範圍主要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隨著銀行卡的廣泛應用,銀行卡受理網絡覆蓋面持續從中心城市向二級地市、縣級市和農村地區擴展。在受理渠道豐富的同時,助農取款、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助農轉賬、銀聯福農卡等銀聯品牌助農金融產品持續推出,推動便民服務實現更廣泛覆蓋。

在擴展地域覆蓋面的同時,中國銀聯還加強行業合作,不斷延伸各行業的支付應用,深度打造各類支付場景,如今銀行卡的受理從集中於餐飲酒店、零售百貨等行業,逐步擴展到批發、物流、航空等更多領域。

中國銀聯的十七年

中國銀聯還依託二維碼支付、手機閃付,逐步實現對小額高頻、大額消費等場景的廣泛覆蓋,銀聯移動支付全面進入商超便利、餐飲、菜場、醫院、公交地鐵、信用卡還款、話費充值、公用事業繳費等各個應用場景,為消費者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支付便利。各地交通、教育、醫療、通訊、水電、社保、政務等民生領域電子支付滲透率進一步提升,有力地推動了普惠金融的發展。

開拓國際市場 落地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

更好的服務、更高的品位、更強的功能,是中國銀聯不斷追求的目標,也是創建全球市場銀行卡優質品牌的要求。銀聯卡逐步從服務境內持卡人“走出去”,發展成為境外居民喜愛的支付工具。如今,“銀聯”二字也成為在境外中國人看到最多的兩個漢字,讓人感受到來自家的溫暖。

不僅在亞洲,如今在倫敦希斯羅機場免稅店、俄羅斯機場快線、南非酒店、洛杉磯奧特萊斯等歐洲、北美和非洲越來越多的地方都可以使用銀聯卡,體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務。

銀聯支付不僅服務在世界各地的中國人,同時也在加速本地化進程,為當地居民帶去高效、便捷的支付體驗。在香港,新增銀聯信用卡數量在所有品牌信用卡中的佔比超過50%,存量及新增借記卡佔比超過90%。境外25個市場38個旅遊城市完成了無障礙受理市場建設,境外55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發行銀聯卡突破1.2億。

中國銀聯的十七年

除了“內卡外用”,中國銀聯還不斷推進境外發卡。銀聯卡不僅成為中國旅客出境的首選支付工具,也在為越來越多境外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支付服務。至此,中國銀聯實現從服務國人到走向世界的品質飛躍,也成為中國金融在全球市場的一張重量級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