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的公主很少有能夠給人留下鮮明印象的,但是唐朝除外,唐朝的公主感覺一個個都十分剽悍,要不就是有不俗的本領,要不就是對成為一代女帝的事情情有獨鍾。
就古代對女子的“定義”來看,唐朝的公主們還真的是特立獨行。今天我要講的是唐高宗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因為這位公主的特殊性在於,她是是唐朝第一位死後賜予諡號的公主,也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採用軍禮殯葬的女子。
在那個男子為天的封建朝代,平陽昭公主能夠獲得這樣的禮遇,也證明了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巾幗英雄。
一、平陽昭公主
唐高祖李淵一生總共生有19個女兒,其中史書著墨最多的當屬三女平陽昭公主了。
平陽昭公主是高祖李淵和髮妻太穆皇后竇氏所生,名字不詳,同母兄弟有後來的隱太子李自成,太宗李世民,衛王李玄霸以及巢王李元吉。
就算後來李淵沒有選擇在晉陽起兵造反,平陽昭公主也能過上公主般的生活,畢竟在五個嫡子中只有她這麼一位女孩子。
長大之後的平陽昭公主,被父親李淵嫁給了武將柴紹,隨後定居長安城。如果李淵的起兵,可能一輩子就會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了,但是因為有了李淵的起兵,平陽昭公主的人生迎來了另一番際遇。
二、平陽昭公主是如何展現她巾幗不讓鬚眉風采的?
1、穩定後方,為父親李淵招募更多的兵力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為他無私奉獻準備好一切的女人,李淵的髮妻太穆皇后竇氏早逝,所以擔當李淵背後的助力這個職責就由女兒平陽昭公主代替了。
這句話放在當時雖然說有一點誇張,但是也能夠體現出平昭陽公主為他的父親高祖李淵建立唐朝遞上了自己力所能及找到的磚瓦。
平陽昭公主和駙馬柴紹成親的時候,柴紹還是一個不怎麼出名的武將,岳父李淵晉陽起兵之後,柴紹有意前去助力,但是擔心公主獨自一人在長安會不安全。
正在糾結到底怎麼做的時候,平陽公主已經快刀斬落麻,麻溜地對丈夫說,讓他趕緊乘勢離開,自己一介女子遇到危險的時候隨時都能躲起來,最後在公主的勸說之下,柴紹奔向前線,公主留在了後方。
留在後方的公主並沒有閒著,她也開始緊鑼密鼓地佈置起來。
考慮到父親起兵需要民心以及兵力的雙重支持,她加急趕回位於鄠縣的李氏莊園,李家也算是出身大家,家資頗豐,公主先是選擇女扮男裝,以女子身份回到莊園變賣產業,用得來的錢財賑濟災民。
很多災民感於李氏的傾囊相助,紛紛選擇投靠,於是,平陽昭公主的這一舉動既獲得了民心,也為父親李淵徵得了兵力。
《舊唐書》記載:“公主乃歸鄠縣莊所,遂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起兵以應高祖。”
2、組建娘子軍,氣勢兩米八,絲毫不輸男兒
平陽昭公主最值得為外人道也的事情就是她為了幫助父親李淵招募到更多的兵力,組建了娘子軍。誰說女子不如男?
在那個封建王朝,女子似乎天生就應該比男子弱勢,天生就只能依附於男子,唯一的價值就是為丈夫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傳宗接代。
但是平陽昭公主的這種做法卻恰恰證明了,即便是作為女子,在戰場上也是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的。
關鍵在於平陽昭公主以女子之身,統領著那麼多將士,他們也甘願尊平陽公主為主帥,這是非常難得的,可以說平陽公主是憑藉她超人的膽學和才識,獨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那麼多的鐵血男兒甘願為她赴湯蹈火。
《舊唐書》記載:“時有胡賊何潘仁聚眾於司竹園......每申明法令,禁兵士,無得侵掠,故遠近奔赴者甚眾,得兵七萬人。”
平陽公主招納了四五支有點規模的起義軍,在幾個月之內總數量就已經達到了好幾萬人,其中就有手下統領幾萬人的何潘仁,他的勢力比最初的平陽昭公主的勢力強很多,但是在公主的部將馬三寶的作用下,最終選擇了歸順平陽公主的手下,成為“娘子軍”的一員。
平陽昭公主歲的勢力隨著不斷招納勇士而變得逐漸壯大起來,途中也曾打過好幾次仗,結果也很好,為他的父親李淵攻佔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難得之處在於,這支由女人統領的娘子軍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因為平陽昭公主的軍事管理素質非常強,她制定了一系列規則,使得將士們對她的觀感除了敬畏就還是敬畏了。
隨著娘子軍的聲名遠播,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這些男兒們都被平陽昭公主的氣勢所折服,心甘情願被公主統領,打下一場又一場勝仗,等到公元617年,李淵渡河進入關中的時候,平陽昭公主已經拿下了關中的許多城池。
3、夫妻合力,助力攻破長安,隨後繼續穩固後方,方便李唐掃除殘餘勢力
李淵入駐關中,剩下的一步就是奪取長安。
當時的平陽昭公主領著她統領的娘子軍們,與丈夫柴紹合力攻打長安,並且很快就攻入長安,為李唐江山的建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時的李淵雖然已經成功進入關中,建立李唐政權,但是當時其他的殘餘勢力並沒有完全被掃除,要想江山穩固,還是需要清掃殘餘勢力才行。
於是李世民以及部下兼妹婿柴紹就出發去清掃殘餘勢力了,這個時候的平陽公主則繼續穩固後方,駐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防止“病從口入”,威脅剛剛建立的李唐政權。
總結:
平陽昭公主在那個時代似乎就是女神一樣的存在,她給李唐江山的建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真的當得上“巾幗不讓鬚眉”這句話了。
參考資料:
《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