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風雲》第114回馮玉祥鬧政變曹錕被囚吳佩孚逃竄

《軍閥風雲》第114回馮玉祥鬧政變 曹錕被囚吳佩孚逃竄


曹錕、吳佩孚自以為地位鞏固,於是仿效袁世凱、段祺瑞的故伎,倒行逆施,很快也走上絕路。1923年10月曹錕賄選,更是臭名昭著,遭到全國反對。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9月15日,奉軍突襲熱河境內的朝陽寺,雙方打響之後,直軍第一軍與奉軍激戰最烈,馮玉祥時因有倒戈的打算,而遲滯不前。王懷慶卻按兵不動。此時朝陽寺戰事使直軍吃緊,吳佩孚屢次電令王懷慶出兵,王懷慶依然按兵不動。最後,吳佩孚親自到王懷慶的司令部,這才知道底蘊,原來,王懷慶每次出征都擇吉日,這次一連數日都沒好日子,吳佩孚也是極迷信之人,並深諳六壬,最後,由吳佩孚親自擇選,選定了陰曆八月十九日,認為這天是大吉之日,宜出征。王懷慶的人馬這才行動。

王懷慶部本來應從前門上火車,可他為取吉利,繞路出德勝門,取其能得勝凱旋的吉音。從德勝門繞到前門火車站後,王懷慶到時,事先物色好的一名叫王得勝的軍官,跑步到王懷慶前,高聲喊道:

“報告,王得勝迎接將軍。”

王懷慶聽了,點點頭,微笑著登上了火車,隊伍這才出發。這個王懷慶一生除喜聞鼻菸、騎馬外,還信迷信,好色。他寵信的那位有“福氣”的五姨太,在他權勢從頂峰跌落後,不僅救不了他的駕,由於王懷慶平時對她過分嬌寵溺愛,使其養成驕橫、任性的習慣,其生活極其放蕩和奢侈。又極好賭博,最後,把王懷慶當軍閥搜刮來的房產、地畝變賣殆盡。

王懷慶遲遲按兵不動,耽誤了戰機。

10月10晚,吳佩孚離京去由海關前線。在山海關,因日本人給奉軍暗通消息,使他的專車經常受到炮擊,迫使他不得不退到秦皇島,在那裡設立大本營。他還不時親臨前沿陣地視察。因他身穿上將軍裝,帽沿、肩章金光閃閃,腰挎指揮刀也放出灼灼銀光,又有副官、隨員前呼後捅,所以,目標十分明顯,奉軍發現後,就立即炮擊,炮彈不斷在他四周爆炸,護衛人員常被炸死,而他卻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顯示自己不怕死的精神。

此時,馮玉祥不露痕跡,率部隊按吳佩孚的軍事部署開始出發。

經過十幾天的艱苦行軍,馮玉祥見時機成熟,於10月18日,在灤平召開會議,議決秘密班師回京,發動政變。馮玉祥把自己的隊伍改組為中華民國國民軍,自任總司令。

當即馮玉祥便令鹿鍾麟先密赴北京,會同孫良誠、張維護的兩旅抵北苑,再與蔣鴻遇旅會合入城,分任警戒;令李鳴鐘率兵赴長辛店,截斷京漢、京奉兩路交通;令宋哲元等旅亦按期返京。胡景翼部同時也向南移動,佔領軍糧城、灤州一帶。馮玉祥則親率劉鬱芬旅直趨北京。

說也奇怪,士兵們徒步行軍,離京赴灤時10來天的路程,在返京時竟4天就走完了。10月22日,馮玉祥抵北苑,夜半到了安定門,由孫嶽部迎接進入北京城,將總統府衛隊及曹世傑部解除武裝,打發路費送走了他們。

馮玉祥、胡景翼等控制了北京。馮軍幾十個士兵衝入總統府,說要見軍需總監曹銳。曹銳聽說馮軍要找他,就想出去,曹錕道:

“這是總統官邸,他們怎可在此胡鬧。”

曹錕自己走出去,對那些士兵道:

“這是總統府,你們為何在此吵鬧?如有事可請馮檢閱使來。”

領頭的班長見總統如此威風,只好敬禮走人。誰知一會兒工夫,那些人就去而復返道:

“總司令請總監曹銳到總部去。”

曹銳這次非要親自去一趟,他從身上掏出100多元銀票,憤然道:

“我去,他們想從我身上擠出錢來,休想,一塊錢也沒有。”

此時他已偷偷吃了鴉片,所以一到馮軍總部,就毒發身亡了。

馮玉祥等人之所以發動兵變反對吳佩孚,一大原因就是軍餉時常被剋扣。緊接著,馮軍便徑直到曹錕府中軟禁了他,當了一年大總統的曹錕就此下臺。並且抓住了曹錕所寵愛的李彥青。這時的李彥青,大概後悔他當初索要馮玉祥10萬元了吧。這次行動,神不知鬼不覺,未鳴一槍,雞犬不驚。直到23日早晨,市民才發現通衢要道站崗的士兵變了,而且還個個都配帶著一白布臂章,上面寫著:“不擾民,真愛民,誓死救國”的字樣。

曹錕花了那麼多錢,捱了那麼多罵,結果只當了一年的總統,非但自己當了囚徒,兄弟也落得橫死。事到如今,馮玉祥說什麼,曹大總統就得做什麼了,先是通電停戰,表示“以期促進和平,與民休息”,又罷免了吳佩孚兼任的各項軍職,給了一個“督辦青海墾務”的名義,要吳大將軍去草原上放牧。

此時,自辛亥革命後一直保留的清室小朝廷亂做一團,當鹿鍾麟帶人到故宮要求溥儀三小時內搬走時,兩位太妃說什麼也不肯走,交涉結果允許他們推遲到下午3時再搬。溥儀拿著一卦,在宮中到處磕頭問卦,求祖宗、神靈保佑,並且安慰旁人說是沒什麼大事,祖宗會保佑的。但鹿鍾麟才不管什麼祖宗保佑,他來個“最後通牒”:“再限20分鐘,不然的話,景山上就要開炮了。”果然,這句話非常奏效,溥儀和兩太妃及其他皇族們終於坐上了國民軍準備的汽車,離開了紫禁城,愛新覺羅的祖宗是保佑不了他們的。

吳佩孚正在前方調兵遣將,忽聞後方兵變的消息:

馮玉祥成立了“國民軍”,突然回師北京,發動了“北京政變”,囚禁了曹餛,舉兵反戈討吳。接著又收到了馮玉祥發出的通電。吳佩孚極為震怒,破口大罵馮玉祥。但他怕走露消息,動搖軍心,穩不注陣腳,便故作鎮靜,仍照常去前沿巡視。當接到曹錕宣告停止戰事和免去他職務的電令時,他批阻“偽令”二字,置之不理。他急忙在前線調整了作戰部署,將總司令一職交張福來代理,並對眾將道:

“我回去殺馮玉祥,等我回來再直搗黃龍。”於是,吳佩孚倉促回到了天津。

吳佩孚認為,馮玉祥的軍隊不堪一擊,可是,他在天津拼湊起來的軍隊在楊村被馮玉祥的國民軍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國民軍的炮聲又傳到了天津。此時,天津岌岌可危,而山東督軍鄭±琦和江蘇督軍齊燮元卻力謀自保,坐視不數。他孤立無援,一籌莫展,整天躲在天津北站的專車裡,借灑澆愁,心情異常沮喪。奉軍的特務還千方百計地暗算他。有一個姓郝的奉軍偵探,收買了他的護兵,打算對他行剌事先被他查獲,將這個偵探和護兵槍斃了,他才免予一死。

這時,有人獻策,讓他不得已時遁入租界,吳佩孚聲色俱厲地斥責道:

“堂堂軍官,託庇外人,有傷國體,烏可為者!”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吳佩孚想來個狗急跳牆,便打電話對段祺瑞道:

“擬把軍隊開進天津各國租界,好引起外國插手干涉。”

段祺瑞道:

“你是最優秀的軍人,為什麼要惹出國際問題呢?我看你先休息幾天吧!”

吳佩孚聽了之後,忙道:

“老師,我遵命。”接著,段祺瑞又派人告訴他道:

“速去,否則被擒耳!”

11月2日夜,天津的日本駐屯軍司令官親自前來面見他,勸其離津另謀新策。日本人走後,美國駐屯軍司令又來勸他道:

“莫以小小波折,致令英雄氣短。”這位美軍司令頭腦靈活,似乎摸透了吳佩孚的心理,一面說著一面讓站長給專車掛上了機車,然後向他敬了一個禮道:

“我給您送行了。”吳佩孚走後,美軍司令道:

“你們不明白,吳大帥偌大的身分,豈能自行下令退走,只有這個辦法才算合適。”專車開到了塘沽,吳佩孚走下了專車,登上了天橋,極目遠眺,忽然仰天大笑,然後走下橋,直奔碼頭,登上了軍艦,浮海南下。他逃走後,直軍群龍無首,全線潰敗。

吳佩孚在兵敗從塘沽乘艦逃跑後,馮玉祥發出了懸賞通告:活捉吳佩孚者賞10萬元。拿人頭來見者,賞5萬元。段祺瑞亦發出通令,嚴令各省港口,不準吳佩孚登陸。

吳佩孚輾轉才到了洛陽,但腳跟未站穩,陝軍劉鎮華見吳佩孚大勢已去,一反視吳佩孚為長輩之態,落井下石,指使其師長憨玉琨從潼關拍一電報於吳佩孚,限其23小時內滾蛋。吳佩孚見狀,一聲長嘆,只好離開洛陽,打算投在湖北掌軍權的且為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舊部蕭耀南。可是蕭耀南電告吳佩孚,不讓吳佩孚抵湖北,吳佩孚只得在雞公山停下。這時四川劉湘、楊森希望吳佩孚入川,吳佩孚也想入川,但蕭耀南不準借道,並派兵驅吳佩孚,吳佩孚只得於9月28日下山。當乘車抵廣水時,蕭耀南又下令拆路,使吳佩孚不得行。最後,在蕭耀南的部下寇英傑暗中幫助之下,吳佩孚才於1925年1月8日,登上了“決川”艦沿長江西行。至此,吳佩孚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更加感慨萬端,遂提筆寫道: 、

人生切莫逞英雄,萬事無知一理通。

虎豹還需防獬豸,蛟龍最怕遭蜈蚣。

小人行險終須險,君子固窮未必窮。

百尺樓船沉海底,只因使盡一船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