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島礁即將部署防衛利器?可進行協同作戰,打破島礁被竊據現實

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原因,在南沙島礁問題上我國採取了一邊“和平談判”,一邊武力部署防禦的兩手抓模式,除了建設強大的海軍與海警在海上保持常態化存在外,我國還在島礁防衛建設上下足功夫。

經過多年的研發,南沙島礁防衛日前終於迎來一款利器。美媒最新報道稱,解放軍可打擊數百公里外艦艇的反艦利器即將部署南沙島礁,而這款武器就是鷹擊-12B岸艦導彈。其在建國70週年的閱兵式上正式亮相,較之鷹擊-62岸艦導彈,它在飛行速度、突防能力、攻擊威力等方面均有了較大提升。

南沙島礁即將部署防衛利器?可進行協同作戰,打破島礁被竊據現實

可能在一些人看來,海軍就是大量作戰艦艇組成的兵種,實則不然,海軍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海軍陸戰隊、海軍岸防部隊五大兵種組成,除了在海上作戰外,還擁有在空中與陸地上的作戰部隊。

而且,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與管轄海域,如若單單依靠艦艇,無疑會出現顧此失彼的尷尬局面,尤其是遠離大陸的島礁,艦艇不可能長期駐守,所以發展一支強大的岸防部隊就是迫切需求之一。

南沙島礁即將部署防衛利器?可進行協同作戰,打破島礁被竊據現實

相較於過去,海軍的作戰方式正在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艦艇作戰與岸防部隊的作戰是各自為戰,但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戰術革新,各類型作戰部隊已可進行有效協作,展開協同化、一體化作戰。所以看似不可移動的岸防部隊,可以與海軍航空兵和海軍艦艇配合,形成體系化的強大作戰實力。

南沙島礁即將部署防衛利器?可進行協同作戰,打破島礁被竊據現實

典型案例就是英阿“馬島戰爭”,阿根廷海軍航空兵的“超軍旗”式攻擊機發射了一枚空射反艦導彈,成功擊沉英國皇家海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用事實證明,海軍的作戰已不單靠艦艇數量和質量,而是一個體系的作戰,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就用自身被反艦導彈擊中沉沒的代價給全球上了一課。

南沙島礁即將部署防衛利器?可進行協同作戰,打破島礁被竊據現實

​島礁面積有限,無法部隊大量的部隊,僅能部署精幹的岸防部隊,這給島礁防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鷹擊-12B岸艦導彈的出現填補了海軍岸防部隊短板,其射程的提升配合現在打擊手段,南海島礁防衛安全性將可以獲得極大提升。

對於我國來說,建設強大的島礁防衛力量,可以形成“以點帶面”的優勢,一步步打破島礁被竊據的現實,因為島礁散佈在南沙、西沙海域,島礁與島礁之間相隔距離較遠,但部署數百公里射程的鷹擊-12B岸艦導彈後,就可以將島礁周邊數百公里劃設為“禁區”,逐步扭轉被動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