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我們今天提起宋朝,總會聯想到一個十分弱小的王朝,從建國之初就被遼國侵略,之後又被西夏,金國,蒙古輪番侵略。是中國歷史上除清朝以外,少有弱小的王朝。但歷史上真實的宋朝真的如此羸弱嗎?或許這是我們長久以來,因為教科書,歷史文獻的記載,對宋朝產生的一些誤解。

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北宋時期宋朝疆域

宋朝經濟發達,為建立強盛的王朝奠定了基礎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文明最為璀璨的一個時期。我們都知道宋朝的經濟非常繁榮,這就為綜合國力的強盛奠定了基礎。但在趙匡胤才建國的時候,宋朝並沒有那麼的富裕,因為剛從五代十國的亂世走過來,所以宋朝的財政中,一直有一部分財產是被儲存備起來的,為了在軍事作戰事中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回看宋初的歷史,總會給我們一種感覺,在北宋初年,國家似乎非常的貧窮,甚至財政收入經常跟不上財政支出。讓人感覺北宋初年,政府隨時都有可能破產,但事實上,北宋從建國之初開始。在中央和地方都有一筆數額可觀的財政儲備。這筆財政儲備,在戰爭時期,可以臨時徵調作為部隊的軍餉,而在災荒時期,則可以用作購買糧食物資,救濟災民。

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北宋時期市場非常繁榮

雖然不能說這徹底解決了宋朝初期,經濟上的一系列問題,但是也能基本上保證宋朝的經濟穩定。北宋經濟逐漸開始發展是到了宋真宗時期,這之後到了宋神宗繼位,王安石開始推行變法,其中最主要的一項措施,就是加強徵收稅收,這也讓宋朝政府,逐漸積累了大量的財政儲備,如果北宋王朝將這些財產用於軍事投資,要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並不困難。

但是這些錢款卻多被宋朝用於政府建設了,那麼這筆錢款大約有多少呢?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開封府,俘獲了徽欽二帝時,當時從開封府搜出來黃金一百多萬兩,白銀兩百多萬兩,其他物品不計其數,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在北宋時期,政府積累了非常豐厚的財富,這還不包括分散在地方的財產。雖然說經濟只是綜合國力一方面的表現,但是從北宋的經濟狀況我們也可以知道,北宋王朝並非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弱小。

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靖康之恥

社會制度的完善,讓宋朝綜合國力遠強於其他政權

在北宋王朝時期,政府推行了很多政策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在宋徽宗時期,徽宗讓蔡京在全國興建社會福利機構如“福田院”,這是類似於今天的養老院一樣的機構。幫助對象主要是孤兒,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由朝廷撥款來確保這些社會下層人士的基本生活,蔡京為了取悅宋徽宗,花了三年時間在全國主要州府均設置了類似的福利機構。

而在另外一方面,宋徽宗撥款在全國各州府修建免費的醫館,用來幫助那些沒有錢治病的百姓看病。這個制度並非是宋朝時期才有的,在西漢時就已經出現了,之後各朝都有延續下來,由朝廷在各個醫館中安排有經驗的醫生,為百姓免費看病。

另外在中國古代,百姓是要為朝廷免費服勞役的,通常情況下,每年都有固定的服役期限,修建各種基礎設施,在服勞役的過程中,政府既不給百姓提供糧食,也不發薪水的,就是政府的免費勞動力,這種服勞役的制度,是對普通百姓的剝削。

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宋朝時期已陸續出現了一系列社會福利機構

但是在宋朝,服勞役的待遇比較特殊,首先宋朝讓百姓服勞役,會為服勞役的百姓提供糧食,在工作完成之後,還會為服勞役的百姓發一定的工錢。這種有償的服勞役,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既確保了社會的穩定,在另外一個方面,有償的勞動也會提高普通百姓服勞役時的工作效率。

宋朝政府非常有錢,在過去很多朝代裡,朝廷向民間徵收各類物品,通常是強制性徵收,有時候會象徵性的給一點經濟補償,但是在宋朝,政府向民間徵收物品的時候,從無償的逐漸向有償轉變,從布匹綢緞到祭祀供奉使用的器物,政府在徵收的時候,會按照市場的價格進行經濟補償。這種較為民主的制度,促進了宋朝社會的穩定,對推動宋朝市場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另外一方面,宋朝雖然和遼國,西夏,金國戰爭不斷,在軍事上失利後,只能與對方進行和談,通常都會花錢買和平。雖然在今天看來,這是一個非常恥辱的行為,但事實上,我們從總體來看,出歲幣換取和平,這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宋朝的經濟非常發達,我們以宋朝給金國的歲幣來看,每年歲幣約25萬兩銀子,這筆錢只是宋朝兩座小城一年的財政收入。

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宋朝給金國遼國歲幣

宋朝和金國除了談判給歲幣,另外一條是要求開放貿易,每年宋朝通過貿易從金國賺回的錢,就遠比交給金國的歲幣多很多,也就是說雖然宋朝每年給金國交稅幣,但這筆錢完全可以通過貿易再從金國賺回來,宋朝並非像我們想的如此羸弱。

與同一時期的其他政權對比,宋朝綜合國力並不弱小

當我們說一個國家比較弱小的時候,不能只單看軍事方面的力量,要綜合它的經濟,文化,政治,科技等多個方面進行討論,而從這些方面來看,宋朝在很多方面是很強的,宋朝享國運319年(兩宋加一塊),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除了大漢王朝外,就宋朝的時間最長。而宋朝和其他王朝又有一些不同之處,從北宋建立到南宋滅亡,這三百多年的時間裡,幾乎對外戰爭就從未停止過。

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宋朝軍事實力相對較弱

雖然在我們看來,宋朝最初打不贏遼國,在之後打不贏金國,和西夏算是五五開,但真的是這樣嗎?宋朝和遼國對比一下,宋朝在騎兵方面的確比不上遼國,但是如果遼國全力和宋朝交戰,遼國未必就能擊潰宋朝,宋朝更擅長防禦戰,長久打下去最先崩潰的一定是遼國,西夏還比不上遼國,宋朝和西夏的交戰中,兩國是互有勝負的。

實力比宋朝強大的是金國,兩國從交戰到互相對峙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了開封府,徽欽二帝被俘,所以這幾個國家中,除了金國的實力,比宋朝略強一些,遼國和西夏的綜合國力是遠比不上宋朝,而金國相對於宋朝,也只是在軍事力量上更加強大一些,如果對比科技,文化,兩國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進入南宋後,宋朝的綜合國力削弱了很多,但是即便如此,在蒙古南下的時候,西夏,金國相繼被蒙古消滅,而南宋卻始終在抵抗蒙古的入侵,而據說蒙古大汗孛兒只斤·蒙哥就是在進攻南宋時,攻打釣魚城身受重傷死在了四川,從這個角度來看,宋朝的國力其實並不弱小的。

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大蒙古國大汗孛兒只斤·蒙哥

結語

宋朝最後被開了掛的蒙古帝國滅亡了,但是和其他的幾個國家相比,除了軍事力量稍微薄弱一些,就綜合國力來說,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所以我們今天對宋朝的看法,可能過於片面了,畢竟要評價一個國家的強弱,我們還是應該從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來看。宋朝在經濟,文化上,放在中國的歷史上來看,也是非常輝煌的。

宋朝唯一的短板主要是在軍事上,但即便軍隊不強,宋朝仍然在幾個較為強大的國家之間,一直周旋下來,存在了三百餘年,先後見證了遼國的滅亡,西夏的滅亡和金國的滅亡。最後倒在了差點征服世界的蒙古帝國腳下,所以宋國並不弱小,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文明十分璀璨的時期。

宋朝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弱小,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時代

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文章原創轉載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