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秦軍

秦始皇用了將近十年時間滅了六國,統一中國。然而擴張的腳步並沒有停下,始皇帝派大軍南下,一舉蕩平了中國南部,要知道中國南部很大一部分都是新佔領的,佔領以後設置郡縣,派兵駐守。始皇帝又拍蒙恬率四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修築長城。對於匈奴,能做的只是抗擊,修築長城防禦,卻未能像平定南方那樣一舉蕩平,這是為何呢?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嶺南風光

遠古至秦時,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為百越之地,這裡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中原人稱為越人("越"與"粵"通用,亦稱粵人),因其支系部落眾多,故稱為"百越",百越部落居住的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物產豐富、幅員遼闊,但由於為山川五嶺所阻隔,遠離中原。也就是中原人所說的蠻夷之地。因為悶熱多雨,且樹木繁茂,所以瘴氣瀰漫,蟲蛇遍佈,所以人煙稀少,居住在中原溫帶地區的人是肯定不想到這個地方去的,在後來的朝代中,這些地方大多用來流放犯罪之人。又因為這些地方的山川水系發達,所以阻隔了交通,沒有太大的人員聚集地,所以也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不像中原地帶都是以國家城池的形式存在。秦始皇南征百越,派出了剛剛經歷統一戰爭的精銳部隊,又從被滅六國抽調大量人力物力,這就好比當初西方殖民者對美洲土著的戰爭。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嶺南

秦始皇統一嶺南戰爭中,第一階段就很快打下廣東地區,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大的阻力。而在廣西則打了六年之久,並且是以“伏屍流血數十萬”的代價才能統一廣西及越南地區。主要原因在於廣東地區雖說經濟發展水平高於廣西及越南地區,然而並沒有龐大且穩定的政治團體出現,也就是說廣東地區過於鬆散經不起大秦軍隊的碾壓。而廣西及越南地區在戰國前後出現了西甌、駱越兩大方國的相對統一的局面,就好比兩個大的諸侯國,並且嶺南地帶的人自古就驍勇善戰(清朝對外戰爭大多以戰敗告終,唯有劉永福的黑旗軍屢次大敗法軍)。秦滅六國用了十年,每滅一國都是大量的人員傷亡,所以秦軍在廣西及越南地區受到重創也不足為奇。秦軍共分5路:一路由今江西向東進發,攻取東甌和閩越;中間兩路攻取南越,其一經今南昌,越大庾嶺入廣東北部,其二經今長沙,循騎田嶺直抵番禺;其餘2路入廣西,攻西甌,一路由萌渚嶺入今賀縣,一路經越城嶺入今桂林。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瘴氣瀰漫

秦軍第一路進展順利,出兵當年就平定了東甌和閩越地區(浙江、福建),設置了閩中郡。其餘4路進攻嶺南的秦軍由於山高路險、河道縱橫,行軍作戰及軍糧運輸極為困難,加之兩廣各部的頑強抵抗,相持3年未能取勝。後來秦在今廣西興安縣北鑿成靈渠,解決了軍糧運輸問題,秦軍才得以順利進軍。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秦軍南下

秦軍第三路軍由主帥尉屠睢親自率領,從今長沙宜章南下。公元前218年左右,尉屠睢軍進至今廣西桂林一帶,遭到兩廣越人夜襲,傷亡數十萬,尉屠睢戰死。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任囂與趙佗率援軍,經過苦戰,終於征服了南粵和西甌(廣東、廣西),秦在這裡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3郡。從此,東至海南,北至向戶,南至越南中部皆歸於秦朝版圖。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趙佗

不管怎樣,秦朝用了將近十年時間掃平南方,為以後各個朝代的版圖奠定了基礎。百越平定以後基本上比較穩定,妥妥的成了中國的領土,除了那個不要臉的越南。話說回來,秦始皇平定百越並沒撈到切實的好處,因為地處偏遠人煙稀少,收稅基本上沒什麼指望,還要派大軍駐守,純粹賠錢買賣。秦末大亂,南越幾十萬秦軍並未回援,為首的趙佗堵塞了北迴的路,自立為南越王,可以說今天兩廣地區很多人都是這幾十萬秦軍的後代。幸虧趙佗沒有回援,要不然嶺南的原住民便會趁勢而起,再次自立。趙佗的駐守為嶺南的穩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長城

中國南方平定了,並且比較穩定,也不會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那麼北方的匈奴為何這麼難搞定呢,要知道北擊匈奴的是蒙恬率領的三十萬軍隊,不比遠征南越的少多少。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陝西省榆林市東南)。“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蒙恬守北防十餘年,匈奴懾其威猛,不敢再犯。然而,蒙恬只是擊退了匈奴,並沒有消滅或統一他們,匈奴仍然不時侵擾邊境,秋冬時節南下搶掠。所以,沒有辦法蒙恬只能從榆中(今屬甘肅)沿黃河至陰山構築城塞,連接秦、趙、燕5000餘里舊長城,據陽山(陰山之北)逶迤而北,並修築北起九原、南至雲陽的直道,構成了北方漫長的防禦線,這就是萬里長城的來由。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秦長城遺址

匈奴為何如此難以消滅呢?在匈奴建國以前,東北亞草原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據著。那時的部落和部族聯盟的情況是“時大時小,別散分離”;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軍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然莫能相一”。當時分佈在草原東南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東胡部落聯盟;分佈在貝加爾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聯盟;分佈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謂“河南”(鄂爾多斯草原)一帶的,是匈奴部落聯盟。此外還有部落集團分散在草原各地。後來的匈奴國,就是以匈奴部落聯盟為基礎,征服了上述諸部落聯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國而建立起來的。

自西周起,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犬戎部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戰國時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等縣。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戰國末期,趙國大將李牧曾大敗匈奴。

秦始皇很快蕩平中國南部 卻為何消滅不了匈奴

秦軍

可以說,匈奴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統一的政權,擁有強大的人員動員能力。並且匈奴以騎射為主,自幼便在馬背上成長起來。所以匈奴騎兵來去如風,機動性太強,你連跟他決戰的機會都沒有。這就好比是一群賊,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也可以說我們在明處,他們在暗處,防不勝防。匈奴人的生活習慣是逐水草而居,可以說居無定所,一輛牛車就可以搬走全部家當,這些是南越名族不能比的。而看看我們中原人,大多是以農耕為主,擁有固定的住所,並且擁有明確的戶籍。所以說秦軍之所以無法徹底根除匈奴並不是秦軍無能,而是由於自身的侷限性所決定的。如果說秦軍與匈奴擺開陣勢決戰,可能匈奴已經被消滅很多次了。我們只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上萬裡的城牆希望擋住他們,就好比修了院牆,我們睡覺也能踏實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