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非遺強身健體|小身體大趣味!一隻南京空竹“抖”出十八般樣式

跟著非遺強身健體|小身體大趣味!一隻南京空竹“抖”出十八般樣式

在南京,抖空竹又叫“抖嗡”。

跟著非遺強身健體|小身體大趣味!一隻南京空竹“抖”出十八般樣式

每逢春節,夫子廟的燈市裡,除了五彩繽紛的花燈,還能聽到“嗡嗡嗡”的空竹聲。

“猴子爬杆”“鯉魚跳龍門”“海底撈月”“下麵條”“炒韭菜”“二龍戲珠”“八仙過海”……傳統玩法讓人眼花繚亂,一人一空竹,可以幻化出十八般樣式。

跟著非遺強身健體|小身體大趣味!一隻南京空竹“抖”出十八般樣式

空竹上下翻飛,既熱鬧又喜慶。

南京空竹,大如鑼鼓,小似陀螺。

跟著非遺強身健體|小身體大趣味!一隻南京空竹“抖”出十八般樣式

春來買竹,冬賣空竹,純手工製作要一年的時間。

跟著非遺強身健體|小身體大趣味!一隻南京空竹“抖”出十八般樣式

鋸木頭、車料子、泡竹子、刻花紋、粘擋片……78 道大工序,十七八道小工序,近百道手法反覆打磨,方能成一隻空竹。

如今,空竹已成為常見的健身器材,在街角花園舞動。看似簡單的上肢運動,實則需要四肢巧妙配合。

提、拉、抖、盤、拋、接,一招一式,猶如功夫大片,活絡全身。

跟著非遺強身健體|小身體大趣味!一隻南京空竹“抖”出十八般樣式

南京有支建鄴區空竹協會,上至92歲鮐背老人,下至30多歲而立青年,都在抖空竹。

於他們而言,玩的不是什麼高超技法,玩的是一種心情。俯仰轉合之間,身心得到放鬆,寓遊戲於運動,或許就是空竹的奧義。

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記者 李鳴 宋經緯 / 文 趙傑 錢念秋 鄭芮 /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